收藏 分享(赏)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84486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高考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材料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 一、提炼本质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去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 例如: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

2、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

3、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材料:在贝尔之前,爱迪生等科学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们最终认为电话没有使用价值而放弃。可贝尔没有放弃,她将螺母转动了4.1周,改变了电流幅度,致使电话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电话的发明权归贝尔。参考立意:1、贵在坚持2、永不言弃3、勇于尝试4、切勿功亏一篑(目标、自信、创新)归纳抓住关键词语(没有放弃、4.1周)材料:有这样一则关于“铁棒与钥匙”的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

4、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点拨:寓言类材料语句含义具体化方法归纳2、找准点睛语句3、弄清相互关系:对比关系找矛盾参考立意: (1)知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校长的惩罚)(2)交友贵在知心(2)遵循规律,抓住根本。材料:有一天,我发现家中的含羞草竟然不害羞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图书馆查资料得知:含羞草的小叶与茎轴连起来的地方叫叶枕,叶枕内部含有许多水分子。当有人碰到叶片时,叶枕上部的水分子就很快流到别的细胞空隙去,叶枕上部就褶皱起来,就会出现“害羞”的状态。但是,如

5、果连续不断地碰它,叶枕内的水分子就越来越少,于是含羞草在这时候就不再“害羞”了。点拨:含羞草象征意义在于懂得羞耻、自尊。参考立意1、做事要适度。2、适度的批评有助于进步,过多的批评则失去意义。二、道理升华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1990年高考作文材料提供的是法国寓言小姑娘与玫瑰园,2003年的智子疑邻都属于这一类型,分析这类材料,就要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 例如猎户引淮南子中有一段“畋不掩群,不取麕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材而猎。”就这一段话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有同学就事论事谈打猎,有的同学谈要保护小动物,要有恻隐

6、之心;有的同学从效益的角度谈方法。这些都不得要领。也有的同学谈要保护生态平衡,不能把野生动物灭绝,这似乎都扣题了,但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俯瞰”生态平衡这一问题。 不论是打猎,还是捕鱼,这几种做法有着共同的实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这就是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凡事要有长远眼光,要留有余地。再用它去联系联系现实生活,我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些与此相似的事情,如弃学经商等。 漫画这种形式也常被采用。如1996年的“截错了”就是如此,漫画一般用夸张,幽默,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多属于隐寓型的,所以也应该揭示画面所蕴涵的

7、那个道理,再放之于现实,加以升华,而不能就画论画。材料: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进水里团团转,他当即就决定帮它。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她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的手指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蜇了他一下。但这个人还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试图把蝎子捞上来,但蝎子又蜇了他一下。旁边一个人对他说:“蝎子老是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这个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的天性呢?”点拨: 抓关键语句“蜇人”比喻遇到艰难、挫折、威胁、伤害等参考立意:1、保持高贵的天性2、让心中的天使飞翔3、艰难更显良知的可贵4、不失本心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

8、一篇作文:(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2)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点拨:前两幅:从无路到有路强调创新、实践、勇敢、探索等等;后两幅画面“乱走”是题眼,从有路到无路强调的是混乱无序、不守规则、不守法律的危害。难点是把两则联系起来,人与路的关系应该是敢于创新也要遵守规则,是创新与规则的关系。材料: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就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别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校长宠爱的狗。校长知道了,决定

9、给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克劳德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的解剖学家点拨:从孩子角度:好奇心是成才的关键从校长角度:要保护孩子好奇心、教育必须讲究方法、美丽的惩罚等。最佳角度应是后者 材料:(1)虹与桥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2)花谢与弦断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泰戈尔点拨:第(1)题虹羡慕、赞美桥的生命长久,桥羡慕赞美虹的美丽永恒。两者的共同点在于相互的态度。立意可为:学会赞美第

10、(2)题:突出过度、过分的危害。立意可为:把握限度、过分的爱是伤害归纳总结:并列关系找相同 三、同异互求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如有这样一组作文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伤病困扰,不辍写作;第二则材料写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过失,晚年不堪外族入侵,保持名节,骂敌遇害;第三则材料中的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曾犯过严重错误,晚年赋闲,贫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敌。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保持晚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 另外,这种“互求法”还适用于看似矛盾的多元材料。例如有这

11、样两则作文材料: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经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一个兵,后来转回地方,我也是一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一个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也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马玉祥与拿破仑的话其矛盾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提炼论点时,关键在于分析其统一点。所说的统一点,就是指合理点。“要做一个好兵”有没有合理点?想当元帅是否排斥做一个好兵?“想当元帅”是否有合理的地方?如果前者与后者都合理,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正确地想通了,那么提炼出来的观点就可能符合辩证统一的观点。雕琢心中的天使(2006广东卷) 一位

12、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点拨:1、天使的比喻义是美德、良知、智慧等。2、补充完整话题:确立主语“谁”;如何雕刻?(学习、锻炼、实践、信念、恒心等)材料:母猫夸赞它的孩子:“我的心肝多么像一只小老虎呀!”母猪夸赞它的孩子:“我的宝贝多么像一只象!”母狮说:“我的孩子谁也不像,就像她的爸爸!”点拨:前两者是

13、并列关系,相同点是虽为弱者却极力夸耀、缺乏自信;与第三者构成对比关系。母狮身为强者(百兽之王)只是赞美自己、充满自信。因此,在对比之中凸显出寓意:弱者夸耀自己,而强者相信自己,话题是“自信与自夸”。四、自由评论这种方法适用于是非型材料,这类材料作者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向,需要我们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见。一般说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某车间主任的人选在大黄和小黄之间难以确定,新厂长想通过下棋测试性格确定一个人,与大黄下,大黄稳扎稳打,出手老练,三局都握手言和,与小黄下,小黄猛打猛杀,咄咄逼人,既有开局三斧头又有“半路杀出个程咬

14、金”,前两局直杀得厂长无还手之力,第三局宣称一定要赢厂长,不料只下了个平局,小黄不肯罢休,拽住厂长再干,厂长不干了,因为他已物色好车间主任了。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将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以下这则材料: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的断臂就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设计能获得普遍的赞赏。材料:吕洞宾学艺 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涌而来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

15、会变成石头吗?”汉钟离道:“会,但那是在3000年以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以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那岂不是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点拨:1、心存善念即圣贤2、不可见利忘义3、保持高贵的天性 五、反弹琵琶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我们可以把材料中

16、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种立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以上五种方法,并不能包括审题立意的所有方法,也还都是纸上谈兵,要想使之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写作中去实践,去摸索,去总结,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

17、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2006福建卷) 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戈多今天已经来了留一点空白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象、感悟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篇作文。点拨: 1、理解词语含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一般来说在材料中多用其本义、常用义,但在作文时需要在准确把握本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懂词语的引申义

18、、比喻义,这是写好的关键。将其比喻义联系实际具体化。2、填充完整话题:谁、在哪些方面留空白,从而使立意更明确。 参考立意:空白可以指不满、空缺,人在学业、事业、工作的追求上,空白是促其前进的动力;在艺术创作与欣赏,空白可以给人留有想象联想的空间;人际交往中的空白,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因时间、空间的距离而产生美感;生活节奏上的空白可以使人闲适恬淡等。拟题如:生活因空白而精彩、空白产生美、空白,前行的动力等。方法归纳:揣摩词句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联想” 实际立意(历史/现实)古人云:例不十,法不立。变通:例不三,文不立。(有话可说、内容充实)审题方法和步骤:1、找准关键词句(看-划-思)2、找准点睛语句3、揣摩词语含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4、弄清材料关系:并列关系找相同 对比关系找矛盾5、“联想”实际立意(联想:历史/现实)6、观点简明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