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下)语文期中测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28小题。2答案必须用黑色或蓝色水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答题卷共 4 页。3、请把学校、班级、姓名、号次分别填写在试卷装订线内规定的位置上。一、书写(5分,其中卷面3分)1抄写下列诗句,要求做到笔画工整、书写美观、格式规范。 (2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重荷h 浊流zh哽住gngB哺育f 锲而不舍qi 亘古gng C嫉妒j 骊歌l 胡骑qD屏障png 磐石pn 炽痛ch3根据拼音,在横
2、线上写出汉字。(4分)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们瞻仰了鞠躬尽cu_的邓稼先,目光深su_的贝多芬;还聆听了惊涛澎pi_的黄河,端木蕻良掷地有声的sh_言你一定收获不匪,让我们一起捡拾甜美的果实吧! 4用课文原句填空(11分,每空1分)(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3)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4)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5)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在寒风冷雨中,你应该高声朗诵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6)木兰
3、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7)黄河,母亲河!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请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完整的诗句: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B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作者是宋代的郭茂倩。 D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著名作家。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夏日的南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C观看纪录片
4、2008,北京,激励着每个人的心弦。 D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7名著阅读。(4分)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的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1)上段文字选自 (作者名)的 。(2分)(2)“我”的名字是 ,我的性格特征是: (2分)8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修辞相同,语意连贯。(2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 , 。 9第三单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
5、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尤为明显。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在崇拜的偶像中,85 %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68.3%的学生崇拜活着的“明星”。结合材料,请你谈谈中学生“追星”的利与弊。(4分,各2分)利: 弊: 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 重要的是心存美好(13分)薛峰他从小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父母的工作时常变动,他们经常搬家,而他也常常跟着变换学校。这让他总是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他更加沉默寡言,不敢与人接触
6、,也从来没有过一个知心朋友。 12岁那年,他随父母搬到了圣保罗,住在一个富人区的旁边。他每天都会看到富人们的孩子在小区旁的草地上踢足球,每一次看到他们欢跃的身影,听着他们畅快的笑声,他都想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踢足球。但是,他心里又非常担心,害怕这些富人家的孩子看不起他这个给富人擦皮鞋的穷孩子,担心他们会嘲笑他,拒绝他,甚至担心他们会合伙捉弄自己。内心的顾虑,使他闷闷不乐。 有一次,那群孩子又在踢球,他站在不远处,羡慕地看着他们。 有一位孩子冲他喊:“嗨!来和我们一起玩吧!”他却没有接受邀请,他想这些孩子是想把他骗到草地上,要捉弄他。他转身跑开了,回到家里,在母亲面前掉下了眼泪。 母亲问他:“孩
7、子,你怎么了?”他哭着说:“妈妈我想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一起踢球可是,我怕他们会看不起我,会捉弄我。”“他们欺负过你吗?”母亲问。“没有。”“他们捉弄过你?”母亲又问。他摇了摇头。“那你怎么认为别人会看不起你,会欺负你呢?”母亲说,“孩子,别总在心里把别人想像得那么可怕,鼓起勇气加入他们,你会发现你周围的孩子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友好。再说,你并不比他们缺少什么啊去吧,孩子。” 听了母亲的话,他走出家门,在母亲的注视下,加入到那群踢球的孩子中间,愉快地和他们玩了起来。很快,他便和那群孩子成了好朋友,他们果然如母亲说的那样可爱、友好。 他叫卢拉,现任巴西总统,被人认为是世界上出身最低微的总统。可他却像
8、阳光,像河流,总是给人温暖清澈的感觉。他领导着巴西人民为减少失业、消除饥饿、稳定社会而努力奋斗,使巴西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升。2005年母亲节那天,他发表电视讲话,向巴西所有的母亲祝贺节日快乐,并讲述了上面的小故事。当他回忆自己少年时这段经历时,他语重心长地说:“ 不要去想这个世界有多么肮脏和黑暗,重要的是心存美好。只要你抱着一颗友爱、信任的心去面对别人,你也会收获友爱和信任。你笑起来,世界就荡漾起了笑容;你欢呼,天空也充满了回声。”10.踢球的孩子们请卢拉加入时,他为什么跑掉了?(2分) 11.联系全文看,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分) 12.“他们捉弄过你?母亲又问”中的“又”字能否去掉
9、,为什么?(2分) 13.你觉得卢拉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2分) 14.读了本文,你认为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存美好?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二)天安门前看升旗(14分) 在琐碎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在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
10、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去看看呢?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是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
11、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
12、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15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简析第四、五两段中加点的“居然”“竟”两个词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4分) 17.观看升旗后,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18文章结尾写“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请结合文中的人和事,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设想一下,如果你亲临现场,你会走过一条怎样的长长心路?请用简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出来。(5分) 四、古诗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
13、分)田园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9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20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二) 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14、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患:担心 俟s:等待。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 稍稍宾客其父 _ (2) 泯然众人矣_ (3)尝主编资治通鉴_ (4)及长,遍览古籍_ 22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分) _23.方
15、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 (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 (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2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 _(三)攘鸡(8分)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2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4分)(1)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_ (2) 或告之曰_(3)请损之_ (4) 而后已 _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是非君子之道。 27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_五、写作 (60分)28.以我不再 了为题,提示及要求:1.在初中生活中,你的行为或思想认识常常会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请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或短语,例如“骄傲”、“自卑”、“感觉孤单”、“相信命运”、“和妈妈顶嘴”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