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和要求.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4683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和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和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和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和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和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大纲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ssembly Language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是其他所有计算机课程(包括软件、硬件)的基础。(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任务和地位)2、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计算机应用基础 、 数字电子技术。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对计算机的数和编码;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磁盘操作系统相关知识应熟练掌握。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应对基本门电路(与、或、非门)的逻辑表达式及真值表;加法器

2、、译码器(以 138 译码器为主)的基本工作原理;触发器(D 触发器) 、寄存器基本工作原理;TTL、CMOS 电路相关知识应熟练的掌握。(明确本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先开课程和后续课程)3、能力要求:本课程通过讲述 80X86 微处理器和 PC 机的软硬件分析,阐明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以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芯片与 CPU 的接口方法。本课程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两部分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微机应用系统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基础,接口技术是微机应用系统硬件组成的设计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外设的硬件的连接,建立微型机系统的整体

3、概念,掌握串、并行通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应用微型机系统软、硬件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本课程的总体学时安排本课程学分:4.5学 时 分 配教 学 内 容 章 目讲课 上机 习题 小计第一章 基础知识 6 2 8第二章 80X86 计算机组织 3 1 4第三章 80X86 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12 6 6 24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6 2 3 11第五章 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3 2 2 7第六章 子程序结构 3 2 2 7第七章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6 2 8第八章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6 1 7第九章 BIOS 和 DOS 中断 3 1 4合 计 48 16 16 8

4、02、具体要求:第一章 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和微机的结构教学内容1、计算机中的数的表示和编码2、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8086/8088 微处理器重点难点 二进制补码及运算,微处理器的结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P14 1、2、3、4、5、6 中的一半,要求独立在作业本上完成课 时 8第二章 80X86 计算机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存储器的分段结构和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教学内容 1、8086/8088 处理器2、存储器的结构3、I/O 端口及外部设备重点难点存储器的分段和处理器内部各寄存器的主要功能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P33 本部分习题自己作为简单练习并加以

5、理解课 时 4第三章 80X86 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目的要求 1、掌握 8086 寻址方式 2、掌握 8086 指令系统 教学内容 1、80X86 指令一般格式 2、80X86 寻址方式 立即寻址,存器寻址,存储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串寻址) 3、80X86 指令系统 数据传送指令 ,算术运算指令 ,位操作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 串操作指令 ,处理器控制指令 重点难点 各种寻址方式和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串处理类指令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P107 中的部分习题,并结合上机操作独立在作业本上完成课 时 18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目的要

6、求 掌握常用汇编伪指令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运行方法 教学内容 1、伪指令与算符2、常用系统功能调用和 BIOS3、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重点难点 伪指令和常用系统功能调用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P155 中的部分习题,并结合上机操作独立在作业本上完成课 时 9第五章 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目的要求 掌握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内容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重点难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有关方法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和作业上机编程课 时 5第六章 子程序结构 目的要求 掌握子程序的调用和参数传递方式教学内容 1、子程序的

7、调用和返回2、子程序的参数传递3、子程序的嵌套重点难点子程序的参数传递方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和作业上机编程课 时 5第七章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目的要求 掌握宏指令的定义和使用教学内容 1、宏指令的使用 2、用于宏定义的其它伪指令 3、重复块宏指令 4、宏指令与过程的比较 重点难点宏指令和宏展开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和作业上机编程课 时 6第八章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目的要求 掌握中断有关的概念和数据传送方式教学内容1、/O 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2、程序直接控制 I/O 方式3、中断方式重点难点 中断传送方式的特点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结合课本上

8、的例题和作业上机编程课 时 6第九章 BIOS 和 DOS 中断 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 DOS 中断调用教学内容1、键盘 I/O2、显示器 I/O3、打印机 I/O重点难点系统功能调用的用法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 业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和作业上机编程课 时 3三、大纲说明1、考试要求与考试方法。闭卷笔试和上机考试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直观和黑板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教学。3、选修内容提示。计算机基础、C 语言、数字电子技术4、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IBM-P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沈美明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微计算机原理 潘名莲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5、编写大纲执笔人 敬成西南交通大学峨

9、眉校区课程简介中文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 总学时 80课程名称 英文 Microcomputer Principlesand Assembly Language 学分 4.5开课单位 计算机系 授课方式 多媒体电子教案授课教师 敬成,陈林秀,钟瑾 撰搞人 敬成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通信,测控等 课程属性 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C 语言课程简介课程地位: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学时: 80 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64 实验教学:16)教学目标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使用;学会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树立起计

10、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为后继的相关课程教学及微机技术应用做好铺垫。对于一般本科教育来讲,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不过度强调理论的深度和系统性,要注重面向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力争做到:微型计算机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应用均以基本要求为主,突出实用的特点,在表达上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做到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在教学内容的上,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同时适当引入微型计算机的最新技术,关注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教学参考书 IBM-P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沈美明 等主编微计算机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潘名莲 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