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报告的框架结构一般说,调查报告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是:第一部分,关于研究报告的“题目与作者的介绍”。包括:(1)题目,(2)作者,(3)作者单位,(4)作者说明。第二部分,研究的“正文”。包括:(1)问题的提出,(2)研究的方法,(3)研究的结果,(4)分析与讨论。第三部分,“附录”。包括:(1)参考文献,(2)调查题目与评定标准。一、调查报告的题目与作者调查报告的题目与作者将出现在论文集的目录、图书馆的文献目录卡、计算机信息网络上。读者首先接触的是调查报告的目录和作者,然后根据题目和作者来决定是否需要查找这篇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的摘要。(一)题目。研究报告的题目应用一句话尽可能反映出研究的
2、对象、内容、问题和类型。(二)作者。(三)作者单位。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便于读者对作者的了解并在需要时与作者进行联系。作者单位应用行政单位。(四)作者说明。需要时用脚注说明:1.该调查报告属哪一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2.该课题的级别与归属;3.如作者认为需要,可说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工作分工;4.在作者栏没有署名,但作者认为需要说明的对调查研究有贡献的其他人员。二、研究报告中“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部分应该向读者交待该调查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这一问题有何价值。这一部分的内容要点一般包括: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的课
3、题。即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包括:这一调查要解决的是哪一现象?我们要 解决的问题是“这一现象的现状如何?”是“两种现象之间有无联系?”是“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还是“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直接提出、开门见山,不要让别人去推理、体会。问题的表述在语言上必须明确、具体、容易理解。(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说明确定这一现象有何现实意义,使读者了解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在撰写时可用这一“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的涉及面”、“问题的存在有何影响和会造成何种后果”等加以说明。有时可以谈一下:怎么会去研究这个问题的缘由。(三)对这一问题别人研究的情况怎么样?说明研究课题
4、所涉及领域的研究情况,用以体现所研究课题的理论价值。可以说明的有“至今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有的话“研究过哪些内容”,?这些研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手段”?这些研究“获得过哪些结果”?对一项实践中需要解决的课题来说,如果已经有人进行过研究并有了研究结果,而我们又提不出不同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任务是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我们不需要再进行无谓的简单重复的劳动,因为这一课题已经不再有进行研究的价值了。(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一项研究课题在开始研究之前,总是需要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而分解出来的子课题就构成了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在调查报告中应该交待清楚,本调查将研究哪几个具体问题
5、?三、研究报告中“研究的方法”交待“研究的方法”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我们的调查结果和调查结论是用什么方法、经过怎样的步骤获得的,从而使读者可以据此判断调查结果和结论的可信程度和可适用范围。读者需要重复,也可“如法泡制”。“研究的方法”应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在调查报告中,“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调查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数据处理和研究的步骤等。(一)调查的对象。调查对象是怎样选择的,这一部分需要交待:1.调查对象的总体,应说明正式的调查对象是从怎样的对象范围内进行选择的。2.调查样本的容量。说明从供选择的范围内选择了多少对象。3.抽样方法。说明研究者是怎样从选择
6、范围内选择出实际调查的对象的。调查对象的选择方法关系到调查的结果能够适用怎样的对象范围和反映这一对象范围的可靠程度。(二)调查的内容。这一部分应该交待调查项目的框架结构,题目的类别、评定和合并方法。具体包括:1.调查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每一方面包括哪些调查项目。3.每一调查项目包括哪些调查题目。4.每题目怎样进行评定。5.同类型的题目评分时要否和如何合并。(三)调查的手段。调查的手段一般有观察、访问、座谈、问卷、测试、收集现成材料等。这一部分需要交待在本调查中我们是用什么手段从调查对象那里调查规定的内容,以及运用每种调查手段的具体步骤。(四)调查的组织。有的调查需要调查的对象数量比较大,需要
7、对调查对象进行组织,保证调查的质量。有时由于调查的工作量较大,调查需要其他人参与,于是产生要不要对调查者进行培训的问题。如何组织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和如何对调查者进行培训和组织调查者进行调查都需要在这儿加以说明。(五)调查资料的处理。从原始资料不能直接看出研究结果,必须对通过调查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这一部分需要说明:1.是根据内容按逻辑进行整理后加以描述,还是进行数量的统计处理。2.进行数量的统计时,需要对哪些数据进行统计,是进行描述性统计还是进行推理性统计。3.具体的统计手段是什么。(六)调查研究的步骤。须交待何时完成调查方案设计,何时开始进行调查,何时进行数据处理,何时完成研究报告。四、研
8、究报告中“研究的结果”对调查后获得的原始数据,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统计处理后。可获得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果一般采用统计表加以概括,并伴以文字说明。这一部分在具体处理时应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部分,分别对研究结果加以说明。每一部分研究结果可以包括:1.统计表的编制办法。2.统计表本身。3.从统计表可以得出的结果要点,必要时还可用统计图加以直观描述。4.统计图的编制办法。5.统计图。研究结果的主体是统计表。统计表的主要结构成份有:1. 表号。当一份研究报告中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统计表时,应用表号加以区分。采用表号后,研究报告中涉及该统计表时,不再用统计表的题目,而只需引用表号即可。2. 题目。用一句简要
9、的话把统计表的数据是怎么一面事加以说明,并用这句话作为统计表的题目。一个好统计表的题目应该将统计表的主栏、宾栏和数据三者加以反映。3. 线条。统计表的各项内容是用线条予以隔开的。为使研究结果的内容清晰,统计表的线条不宜过多、过繁。一般的统计表上,上下两条将统计表的内容与统计表前面的内容加以分隔线条,与统计表后面的内容加以分隔的线条,在统计表内将主栏与数据分隔的线条,将宾栏与数据分隔的线条共四条线条是最基本的线条。4. 主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表内数据的所属主体项目的主语名称。主栏内各项目应处在同一个维度上。主栏往往是不同调查样本的名称。样本的人数有时在主栏内加以说明。5. 宾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
10、表内数据的所属主体项目的宾语名称。宾栏内各项目应处在同一个维度上。宾栏往往是对样本进行调查的内容项目。当同一调查项目内的各种数据的单位一致时,单位名称应在宾栏内注明,而数据格内不再标明。6. 数据。统计的结果,统计表要反映的内容本身。统计表的其他一切内容都是为说明数据服务的。数据必须准确,数据格内不应有空格。调查数据空缺,应用“-”标明。数据为零,应用“0”表示。每一宾栏所属数据若有小数。小数的位数一般应该相同,并使小数点对齐。每一宾栏所属“数据格”数据的单位尽可能要一致,不一致的单位要在数据格内注明。五、研究报告中的“分析与讨论”(一)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对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作出结论式的回答。
11、研究的结论应具有客观性, 结论应从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应该是经过提炼的、最主要的东西,并用准确的、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述。(二)解释。对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或从理论上给予解释。收集有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己研究结果中有价值的结果;学习有关领域的理论,进行思维、想象,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显得特别重要。(三)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工作提出建议。建议应该从调查的结果出发,应该是有依据的,切合实际的,同时又是可行的。(四)存在问题。在对研究全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设计上和实际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存在不足是正常的,自然的。说明研究上
12、存在的问题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交待清楚研究中的问题比遮遮盖盖聪明得多。(五)新的研究课题。根据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提出为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还需要研究的课题。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一开始提出的研究课题,经过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总结整理获得了对问题的结论性认识。但是对事物的认识并没有结束,这时我们提出新的课题,再一次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总结整理,获得进一步的认识,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如此螺旋式地上升,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入。六、研究报告的附录(一)文献资料。编写书籍与专著、研究报告应有区别。研究报告须对具体的引文注明出处。编写的书籍、普及的读物、通俗文章只要说明参考过哪些书籍、文章。(二)问卷
13、与评分标准。在“研究的方法”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将调查用的全部题目一一列出。有时对每一题目的评定和同类题目进行合并的办法也不能具体加以说明。为了让读者了解具体情况,可以附录的形式在研究报告的正文后面加以表述。八、研究报告的“提要”许多刊物在发表论文时要求在论文正文前加一内容简要。日趋普及的情报检索,也将提供论文提要。因此,为发挥研究报告的作用,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准备一个内容提要已经成为必要。(一)“提要”部分总的要求。1. 反映研究报告最主要的内容;2. 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500个。(二)调查报告中“提要”的内容要点。1. 调查方法。说明:由谁进行的调查研究?向谁进行调查?调查了些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调查的?2. 调查结果。说明通过调查发现了什么?即调查研究论性认识。3. 解释。研究者对结论产生的原因有什么看法?4. 建议。通过研究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