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社区资源 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社区“四就近”工作新模式-平谷区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平谷区现有离休干部230人,平均年龄83岁,处级以上退休干部746人,平均年龄67岁,利用社区资源为离退休干部搭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平台,是中央在新形势下适应离退休干部进入“双高期”的特点,提出的新举措,如何推进这项工作,为离退休干部高龄养老服务趟出一条新路,就成为摆在我们老干部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贯彻(组通字【2010】24号)和京组发【2010】13号文件精神的实践中,思考和探索一些做法和措施,借此机会与各位领导和同仁们交流探讨。一、解决认识问
2、题,建立联动机制按照京组发【2010】13号文件精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根据我区社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区老干部局牵头,两个街道工委主抓,财政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任务上,两个街道抓具体落实,财政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民政部门对社区功能建设加强管理,医疗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下发了平谷区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意见。 二、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利用社区课堂,让老同志就近参加学习。围绕满足离退休干部了解新思想、新
3、事物、新政策的学习需求, 先后在林荫、金乡等22个社区成立老干部党校社区课堂,由社区统一配备了电视机、DVD等教学设备,并成立了老干部学习、活动小组,选择热心服务、身体较好、责任心强的老干部担任组长,负责服务协调工作。充分结合社区和各单位的资源坚持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的原则,社区课堂每月组织1至2次政治学习,主要采取看录像、听讲座、集中座谈讨论的学习方式。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干部,社区通过送学上门的服务方式,由社区老干部工作者将学习资料送到老干部家中,并传达相关学习内容,与老干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学习,使老干部了解新形势,紧跟新时代,不出社区便知天下事。(二)利用场地资源,让老同
4、志就近开展活动。各社区根据离退休干部居住情况、特长爱好和身体状况,开设老干部活动室,组织老同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健身活动,切实丰富老同志晚年生活。如滨河社区组织老干部开展老年扑克牌、象棋等娱乐活动;林荫家园社区春节前夕,与老干部共摆“饺子宴”,一同庆祝新春佳节;府前社区在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以“翰墨飘香、丹青异彩、情献社区”为主题的离退休干部书画作品展;滨河社区与平粮社区组织辖区内的离退休干部开展“我爱家乡一日游”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老干部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做好服务工作,让老干部得到就近关心照顾。随着离退休干部的年龄增长,“
5、双高期”特点日趋明显,各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在做好其他“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为老干部提供就近生活照顾,并根据老干部情况变化,对“八个一”和“五必访”制度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即:一是为每名老干部发放一张“社区联系卡”,将社区的联系电话、工作职责、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姓名、手机号码以及物业维修电话等都记录在卡上,保证老干部在有困难时能和社区取得联系;二是为“空巢”家庭以及身体较弱的老干部安排“一助一”服务对子,关心照顾老干部的生活;三是为每名老干部建立一份社区健康档案,对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四是建立一支社区医疗服务队,定期开展义诊服务;五是为老干部提供家庭保洁、上门理发等一系列生活照
6、顾服务;六是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为老干部开展定向服务;七是每半年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征求老干部对社区建设及工作的建议;八是为每个社区老干部活动小组配备一名服务人员,协助开展工作。“五必访”,即:老干部生病必访、住院必访、生日必访、喜事必访、特殊情况必访。(四)搭建社区平台,让老同志就近发挥作用。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经验优势,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参与社区党建、维护社区治安,在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涌现出群众公认的一批老干部先进典型。如原公安局政委离休干部王敏撰写出版了一系列有
7、关养生保健、道德伦理、青少年教育的丛书,被大家广泛传阅,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离休干部庞瑞琪同志把自己在区老年大学学习的书法知识带到了农村,成立了农村书法学习小组,吸引了大批老年人前来学习、交流。近年来,在庞瑞琪老同志的带领下,农村书法小组向新农村、旅游接待户等捐赠书法作品千余份。四、健全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切实为老同志提供个人性、人性化的亲情服务,区老干部局与社区协作针对全区范围内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85岁以上离休干部提供三项个性化服务,即:每月安排一次免费上门理发;每周安排一次免费家政服务;每月发放一次免费洗衣票。管理上,由街道统一监督、协调,社区直
8、接管理,社区居委会选派服务人员定期到老干部家中进行服务,定期由社区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软、硬件条件较好的社区也自行增加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措施,如滨河街道服务中心,成立了由40、50人员组成的缝纫小组,负责帮助老同志缝制被褥、衣物等。同时,滨河服务中心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对辖区内存在心理障碍离退休干部进行全面地统计,掌握具体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并把心理咨询服务作为社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五、存在的问题六、今后工作思路六、经验与体会平谷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受到老干部的认可和好评。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区委领导高度重视老干部“四就近”
9、服务工作,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组织人员进行讨论,研究工作方案,布置工作任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区委主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并强调要把好事办好,让老同志享受党和国家的关心照顾,更好的安度晚年;二是强有力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基础。开展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以来,老干部工作人员认真组织,周密布置,同时,还有各社区数十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如:滨河街道的张淑兰,义务为离休干部到家中料理家务;金乡东社区的共产党员董艳争几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上门为老干部免费理发。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是重点。社区服务人员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10、、义务与补偿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加强考核和监督机制,服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四是资金及时到位是保障。区财政及时足额拨付“四就近”经费,老干部局按时下发街道、乡镇,作为组织老干部活动,服务人员补贴,购置器材、文化娱乐活动用品的费用支出,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平谷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老干部感到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街道、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整体水平不够完善。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离退休干部高龄养老的新途径、新方法,使老干部依托社区、村委会实现就近学习、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发挥自身作用,使老同志更好的安度晚年生活! 北京市平谷区老干部局 2011年8月9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