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gj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4474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j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j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j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j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j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年级:高三 科目:地理 教师:王晶20012002 第一学期第八周一、本周学习进度我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也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种类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大,世所罕见,有“聚宝盆”之称。已探明和发现的矿种都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其中,盐类资源最为丰富,锂资源居世界首位。教材以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为例,来反映我国国土整治的一个侧面。为帮助学生了解本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材首先概述了本区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包括干寒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矿产资源类型

2、和分布特征,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经制约的关系,能够分析干寒环境对本区农牧业生产的影响,阐述本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接着教材从本地区城镇和交通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资源开发前景和发展战略三个方面,讲述了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盆地矿产种类很多,不要求一一记住教材中列举的矿产,只要大致了解本区优势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即可。二、重要内容分析:本单元知识网络气候极端干燥、气温低,日变化大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辐射量大,春季多大风河流:冰雪融水补给、短、小,季节性湖泊:盐湖和咸水湖为主景观:荒漠草原(东)裸露石山、戈

3、壁和流沙(西)水资源: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畜牧业:西部单一牧业、东部农牧业并重灌溉农业:东南部和东部(春小麦高产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盐渍化,植被破坏,风沙灾害加剧搞好农田排灌系统,平整土地,防止土地盐渍化绿洲内实行用地和养地耕作制度,适当发展蔬 菜、果树和经济作物搞好乔、灌结合的农业田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土地整治和利用农牧业发展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2格尔木市:西芷建设的后勤基地,四省区交通枢纽,有“兵城”之称。茫崖镇:石棉城冷湖:石油城察尔汗:盐及钾肥交通建设成就巨大矿产丰富多样 “聚宝盆”开发模式:油气、盐湖、有色金属基础设施条件差严寒、大风等自然条件恶劣加快柴

4、达木资源开发、带动全区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由农牧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盐、油气为重点) 合理利用水资源、稳定农牧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柴达木盆地是全国著名的矿产资源蕴藏地,素有“聚宝盆”美称。主要矿产资源种类及分布,就成了命题的热点之一。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高天寒,气候十分干燥,但由于光照强,利于作物、牧草的养分的积累。因此,分析自然因素和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也是考试命题的热点问题。开发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和建设高原工业的新兴市镇、发展交通运输业事业是紧密相关的,以格尔木为代表的市镇建设和铁路、公路交通情况,考试命题也势必涉及。7.1 自然条件和资源特征柴达木盆地

5、的自然特征和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极端干燥和低温日变化大的气候,光照充足、辐射量大,牧草营养价值高;春小麦生长好,每公顷产量高达7500kg,小麦千粒重高达 80g,其内在关系如何?可说是一个难点。这部分知识,首先要读图,正确认识柴达木盆地的区位: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之间。接着对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河流水、植被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正确理解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柴达木盆地的农牧业生产和以湖盐为突出代表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而了解地下蕴藏的石油、天然气、煤、铅锌、石棉等多种矿产资源及其特征,要结合地图,要搞清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7.2 资源开

6、发与经济发展本节重点是:戈壁新城格尔木市的区位和城市发展特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潜力;柴达木盆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教材没有什么难点,但认识柴达木盆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仍是需要很好理解的。本节内容围绕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这个中心展开,要发展经济,开发资源,就得先进行一定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在原来千里发展中的市镇和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 不利条件开发利用的方向3瀚海,人烟稀少的地方,必须加强市镇居民点和道路交通建设。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资源的开发以促进经济发展。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目前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如何加快开发的步伐,推动经济结

7、构由农牧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化,是一个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本节知识的综合有一定的纵向逻辑思路,即:市镇、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三、典型例题分析:1关于柴达木盆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柴达木盆地号称“聚宝盆” ,地下有丰富的煤、铁、铜、锡、钨等矿产资源。B柴达木盆地湖泊众多,尤以盐湖、咸水湖为主,青海湖就在盆地中,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C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盆低海拨 3000 米,是一个干寒的盆地。D柴达木盆地的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类似于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景观。分析:分析一个地区的特征,可以从自然、人文两方面考虑。从本题选项内容看,主要是考虑自然特征。A

8、 项前半部说明的正确的,但后半部讲到具体矿产种类就有了问题。本区的铁、铜、锡、钨并不多。项中青海湖划在柴达木盆地中是不对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海省东部,有“鸟岛”之称。此外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的一部分,当然也是青海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不能代表整个青海省,特别是在地理区域范围上。C 项的说明应是正确的。对“干寒”的理解要注意:盆地海拨高,达 3000 米,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尤其是平原地区低得多,可谓“寒” ;盆地地形闭塞,降水多在 50mm 以下,可谓“干” 。用“干寒”概括盆地的气候特征是可以的。D 项中的荒漠草原为主的景观概括是不全面的。由于降水量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东部稍

9、多些,表现为荒漠草原,而西部因极度干燥,石山裸露、戈壁和流沙分布较广,完全是一派荒漠景象。答案 C2对比,新疆的棉花,棉桃大、纤维长;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柴达木盆地蔬菜体大,肉肥,小麦产量高,面粉好吃。两地都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柴达木又位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都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在农业的投入中,自然因素,特别是光、热、水等气候因素的比重很大。就植物生长来说,气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决定条件,其中,光照是必要的,热量是重要的,水分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来说,光、热、水的条件优越,特别是协调搭配好对农业生产、作物生长是极为有利的。新

10、疆和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差异在于热量的不同,而光照、水的条件几乎是一样的。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即便是柴达木盆地,对春小麦来讲,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有水灌溉,就可发展农业。但新疆和柴达木盆地有一个共同特点,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这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特别是我国南方所没有的。光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低温易于养分的积累。答案:两地的气候均属于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确实对农业的发展不利。但只要解决了灌溉水源,作物一年一热还是没有问题的。气候干旱,日照好、辐射时间长、气温日变化大:白天,光合作

11、用好,利于作物制造养分,晚上,气温低了,作物养分的消耗少,利于积累。正是这种大量制造养分消耗低,多积累的生长循环中,作物积聚了大量营养物质。气候干旱,蒸发强,又使水分大4量蒸发,干营养物质积淀就多。所以,新疆的棉花品质好,瓜果特别甜;柴达木的小麦不但能高产,质量也很高。3以盐湖资源的开发为例。说明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分析: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题目要求的盐湖资源开发即以化学工业的发展为例,说明盆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是典型分析方法的运用。柴达木盆地盐湖多,盐类资源丰富。它们的生成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柴达木盆地的自然条件及其与盐湖资源的关系是答好本题的前提。

12、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是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慢,长期以来以放牧为主,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不富裕的地区。因此,开发各类资源对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支援国家四化建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应是本题的落脚点。答案: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也是我国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油气、湖盐和有色金属是盆地具有特色的三大类资源,但开发利用差。初级产品多,经济效益低。以盐湖为例,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藏量巨大,类型繁多。大小盐湖、盐矿遍及各地。这是和盆地的地质历史变迁和多次的干湿气候交替分不开的。而目前开发利用形成优势的只有钾肥资源,建在察尔汗盐湖的表海省钾肥厂是国家钾肥生产基地,但是

13、其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全国的钾肥需求,足见其生产潜力之大。因此,大力开发盐湖资源,以盐湖资源为龙头,调整结构,综合开发利用,就可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把柴达木盆地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四、练习题:A 组1有关柴达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盆地降水量西北部多、东部边缘较少B盆地内瓜果不太甜C盆地内云量较多,日照时数较短D春季多大风2有关柴达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盆地形状西宽东窄,近似三角形 B盆地海拨较高,气温很低,因此耐凉作物很难生长C气候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D盆地大部分属内陆区域、东南部一小部分属外流区域3有关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A石油

14、中西部B天然气 冷湖和花土沟地区C石棉 西北部D锌矿 北部边缘4目前柴达木盆地已形成开发模式的资源有A石油、天然气B盐湖、有色金属C煤炭、石棉D硼、芒硝5有关柴达木盆地开发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5A化学工业已处于成熟阶段,世界闻名B盐石油工业已发展成勘探和开发并重C铺通了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原油和轻质油输油管D原油和天然气大部分用于生产燃料6有关柴达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柴达木盆地内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B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存在有大量的天然原始林C柴达木盆地内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骆驼、马、驴和骡D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是盐湖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A 组题答案:1.D 2.A C 3

15、.C 4.A B 5.B C 6.C D B 组1关于柴达木盆地交通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铁路已通车至拉萨B青藏铁路有十多条铁路专线通往盐场和矿山C盆地内公路干线纵横连贯,其中多数已建成高速成公路D茫崖是青藏、青新公路干线的交会点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青海钾肥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企业B茫崖石棉厂是全国同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C青海油田已成为全国十大油田之一D青海有可能成为全国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3关于能源基地建设,正确表述的是:A柴达木盆地的煤藏丰富,青海省能源以煤为主B青海能源,以锡铁山的油气田为最重要C冷湖、格尔木是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城D花土沟 格尔木 西宁的输油管线已辅通4关于格尔木市的表

16、述,正确的是:A格尔木市位于盆地的西部B格尔木市联接新疆、甘肃、西藏、四川的门户C格尔木市是青海省的老工业基地D格尔木市青藏铁路的中继站5关于柴达木盆地的地表结构,正确的是:A河流水系发达,有部分内流湖B盆地中湖泊众多,多为盐湖和咸水湖C石山、戈壁和流沙主要在东部D盆地总体地形平坦、草场和戈壁交错,宜牧面积大6分析下面资料后回答:6矿种 探明地质储量 占全国总量(% )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锂氯化钠硫酸钠石棉锶矿3143 亿吨443 亿吨13915 万吨325 亿吨6686 亿吨43195 万吨15917 万吨99719783381086674834736(1)表中所列矿产多数是:A能源矿产 B非金

17、属矿产C盐湖矿产 D金属矿产(2)除表中所列矿产外,柴达木盆地还有哪些矿产:_(3)人们因此称柴达木盆地是_(4)基于上述情况,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只有将_优势转变_优势。(5)开发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基本线略应是 _ _ _ _7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回答:柴达木盆地示意图(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市镇是:A _ B _ C _ D _(2)石油城_(字母)_名称,石棉城_(字母)_(名称)铅锌矿在_地(字母)_(名称)(3)用字母 H 代表察尔汗盐湖,填在图中适当位置上(4)简述盐湖成因B 组答案:71B 2A 3C 4 D 5B 6 (1)C (2)石油、天然气、铅锌矿、金、银、硼、铷等

18、 (3)聚宝盆 (4)资源 经济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稳定农牧业生产 保护生态环境7分析 :此题要对柴达木盆地的地理事物分布有明确认识,第 4 问要联系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古地理环境及地形、气候、水等各要素相互联系才好得出答案。答案:(1)格尔木 茫崖 冷湖 锡铁山(2)C 冷湖 B 茫崖 D 锡铁山(3)略(4)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藏高原是随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而隆起的大高原。多次的地壳运动,褶皱隆起和拗陷交替进行,形成了夹在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也是同时形成了盆地内数量众多的盐湖盆地。从盆地周围高山上流下的冰雪融水夹带着各种化学元素和盐类物质。由于盆地闭塞,积聚在大小湖盆中,气候的多次干湿交替变化,特别是干旱期水分蒸发,湖水中的沉积物浓缩沉淀,就形成今日盆地中无数大小不一的盐湖。有的盐湖水分蒸发殆尽,盐类析离结晶则形成干盐湖;有的水分还存留不少,虽然干旱的气候,蒸发仍在继续,但湖水中盐类部分积淀湖底,部分尚溶在水中,故为咸水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