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 莲 高 速 公 路 B3 合 同 段K77+100(1-1.5m )圆管涵首件施工方案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二 0 一一年一月二十日K77+100(1-1.5m)圆管涵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K77+100(1-1.5m)钢筋砼圆管涵全长 54.76m,左幅长 29.36m,右幅长25.40m,与线路交成 70角,左侧填土高 8.89 米,右侧填土高 7.71 米。该涵现已经具备施工条件,拟对其进行施工。二、施工准备1、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水平仪进行测标高。2、材料:圆管涵的管节外购,管节钢筋构造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配合比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3、设备:挖掘机 C
2、AT325 一台,平板振动器及插入式振捣棒各一个,发电机 300w 一台,小型夯实机等。4、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 2 人,工班长 1 人,模板工 4 人,振捣工 1 人,砼工 4 人,其它 4 人。三、工程目标1、质量管理目标:工 程 验 收 质 量 为 合 格 , 辖段内分项验收质量为最优,竣 工 验 收 质 量 评 定 为 优 良 。2、 工 期 管 理 目 标 : 加 大 资 源 投 入 , 优 化 施 工 方 案 , 加 强 科 学 管 理 , 确保 本 合 同 段 全 部 圆 涵 工 程 在 2011 年 3 月 30 日 内 完 成 。3、安 全 管 理 目 标 : 全 面 贯 彻
3、 “安 全 第 一 , 预 防 为 主 ”的 安 全 生 产 管 理方 针 , 实 现 “三 无 , 一 杜 绝 , 一 创 建 ”即 无 重 伤 、 交 通 、 火 灾 事 故 , 杜 绝伤 亡 事 故 , 创 建 安 全 文 明 工 地 的 安 全 管 理 目 标 。4、文 明 施 工 目 标 : 维 护 施 工 区 域 周 边 环 境 , 无 人 为 破 坏 环 境 情 况 的 发 生 ; 无 新 污 染 源 发 生 ; 加 强 施 工 现 场 及 生 活 区 卫 生 , 保 持 清 洁 。5、工艺目标:切实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图纸的技术要求,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
4、度,以最佳的工艺路线满足设计的要求。 作为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施工的依据,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来编排施工计划;劳动力的组织,生产成本的核算等。四、施工计划K77+100 圆管涵施工计划表类 别 基础开挖 砂砾垫层 模板安装 基础浇注 管节安装 模板安装 浇注侧墙 洞口工程开始时间 2011.01.21 2011.01.22 2011.01.24 2011.01.26 2011.01.26 2011.01.30 2011.02.1 2011.02.02结束时间 2011.01.21 2011.01.23 2011.01.25 2011.01.26
5、 2011.01.29 2011.01.30 2011.02.1 2011.02.05设备 挖掘机 小型夯实机 振捣棒 吊车 振捣棒 振捣棒材料 河砂 钢模板 商品砼 1.5m 圆涵 钢模板 商品砼 钢模板人员数量 3 10 5 10 6 6 10 10资金准备 充足 充足 充足 充足 充足 充足 充足 充足资金使用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五、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案开挖基坑基底处理灌注管底以下管基吊装运输管节安装管节灌注管底以上管基修筑出入口端翼墙施作防水层和沉降缝台背回填。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中心桩号,利用坐标进行放样,在地面上标定位置并设置圆管涵的纵向轴线,并将放样结果
6、及时报工程师批准。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基础开挖,基坑上部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底部分采用人工开挖修整以符合设计尺寸要求。开挖后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变更换填处理。2、基础砼浇注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砼罐车运输,振动棒捣固密实。3、管节采用离心法施工,在预制场购买,运输至工地。4、运输管节砼的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 70%,并经检查符合圆成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时,采用汽车吊装卸。管节在运输过程中,小心谨慎,勿使管节碰撞破坏。严禁由汽车内直接将管节抛下,以免造成管节破裂。为了减轻振动时的冲击影响。在运输时,在汽车上铺稻草、木垫板或者用圆木或方木将管节固定。5、管节安装 检 查 已 浇 注 好
7、 的 基 础 尺 寸 , 包 括 长 度 、 宽 度 、 厚 度 和 顶 面 的 设 计 标 高 。用 红 油 漆 或 墨 线 在 基 础 顶 面 标 出 涵 洞 的 纵 向 中 线 。 检 查 管 节 的 尺 寸 及 有 无 损伤 。 铺设砂垫层:基坑开挖后砂砾材料运至现场后用人工铺设。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测出砂砾垫层顶面标高和边线,人工摊铺并整平后,用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压实。管涵砂砾垫层厚度为 20cm,一次铺设完毕,一次压实。管基砼分为两次灌筑。先灌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砼 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灌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结合以及管基砼与管壁的结合。管节
8、采用对头拼接,管节接头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接头外面用涂热沥青的防水纸包裹,每层两端搭接按 30cm 计算。管壁外表面涂刷热沥青两遍。6、回填涵洞以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分层夯实,相对密实度达到 95%。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 0.5cm 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六、质量保证体系质 检 工 程 师:董明会 质 检 员:达选勇试 验 负 责 人:李德生 技 术 负 责 人:岳 伟试 验 员:黄 俊 现场技术负责人:徐德锋七、安全保证体系:安全负责人:尹有宽安 全 员: 何 禹工地负责人:张全国八、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一) 、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
9、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质量要求,项目部、项目队均配备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配专职质检工程师,强化项目的质量管理。、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安全质量科科长为副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员为各业务口负责人及各施工队队长。 、各队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队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下辖各口负责人、各工班长。设质量安全室,有专职质检工程师一名,工班内设专职质检员。2、制度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本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执行。在本项目施工中,全面贯彻实施 ISO9001 体系标准,严格按国际标准办事。(2) 、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管理,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操作者,均制定岗位责任制,
10、签订质量保证书,做到指导工程施工者负责质量;检查质量者评定质量。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3)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的检查签证制度,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一律推倒重建。实行工序间的转序检查制度,每一道工序完成后,经自检、专检达标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把好工序质量关。3、技术保证措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 QC 小组活动。对关键工程,组织专家攻关。贯彻 ISO9001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实行标准化作业。、采用先进技术,投入精良设备,高标准建设好乐温高速公路。测量采用控制测量技术,保证测量精度。、施工过程中认真
11、积累、整理内业及原始施工资料,做到准确、详实、工整,使工程质量检验资料统一化、规范化,适应重点工程档案资料立卷归档要求。(二)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项目部成立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员为相关的业务口负责人及各施工队队长。、各施工队相应成立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队长为组长,副队长为副组长,下辖各口负责人和工班长。队设质量安全室,有专职安全监察工程师两名,工班内设专职安全员。2、制度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交通部关于安全施工的有关规定制度、办法执行,认真遵守交通部现行安全标准,不折不扣地按标准执行。 。、建立施工安全责任制。根据“谁主管
12、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各级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哪一级出了问题,追究哪一级的责任。3、思想建设保证措施 、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自觉遵守交通部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加,全员实施的目的,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 、抓好安全岗位培训。开工前,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分批培训,每人参加安全培训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四小时
13、,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印发给各基层单位,对照检查,对照实施,特种行业作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九、施工测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必须建立测量控制网。对业主提交的基线、基点及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办理签证手续。2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指定的水准点,设置临时水准点,设置临时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固定物上。设置临时水准点设置的要求如下:(1)每隔 200-300m 设一个;(2)结构物附近应加设;(3)设置临时水准点与沿线桥梁或下水道设置的水准点相校核;3设置临时水准点必须回测闭合。闭合差不得大于 12Lmm(式中 L 为水准线长度,单位为 km)在进行中线测量前,根据设计数据,实地核对道路设计中心线(包括转折点及
14、其攀线桩) 。中心桩桩距在直线地段一般为 20m,曲线地段为 10m,地形变化处应视实际情况加密,对线路的控制桩,应妥善加以保护。若道路设计中心线桩遗失或移位,应设法补钉或校正,转折点桩应增钉攀线桩。4平曲线地段,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放设曲线。5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边线桩和雨水口位置及交叉口的转角曲线。6放样过程中,若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应向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提出,不得擅自更改。7施工放样及复核工作应分别由专人负责。对仪器和记录应作检查和核对,原始资料应妥善保管并交监理工程师。8对基线、基点及高程点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并定期复测。9使用仪器的测量仪器、器具必须在规定的周期内,施
15、工中定期自检校检。十、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1、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洞身部分的一体性强度、刚度弱,只依靠节下的垫层来保持,当有不均匀沉降时,就会造成管节接头的上部或下部分离,错缝。2)管节之间的平口对接形式,虽中间缝隙用沥青麻絮填塞,但其侧向抗剪力仍很小,当涵管两侧路基土在填筑和夯实不均匀时,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涵测的路基土必然是一侧先受压,另一侧再受压,致使产生某管节的侧向移位,管节接口部位产生错口。3)洞身两侧台背回填不对称,有不均衡分层填筑和夯实,过早通车或单车通车等。4)为节省费用加快工程进度,基础入土深度不够,对洞口铺砌和隔水墙的施工思想上不重视,应付马虎。2、混凝土圆管涵的预防措施1)施工方面的预防措施:要严格监理程序,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协调,消除先天隐患;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中的要求施工,来杜绝偷工减料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2)设计方面的预防措施:依据水文资料,使涵洞具有足够的宣泄能力,保证洪水的排泄;严格按照图纸设置纵向链接结构,使各个涵管连接一体,不产生管节间的纵向分离;涵管上的填土高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