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书画艺术I 要点梳理兰亭序: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洛神赋图: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仅存宋代摹本。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洛神赋对传统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蒙娜丽莎:文艺复兴时代画家
2、达芬奇所绘的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为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
3、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日出印象: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在艺术观点上,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向日葵:荷兰画家梵高的著名作品,创作地为阳光明媚的法国南部。梵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画家通过描绘向日
4、葵,向我们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真草千字文:隋代僧人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汉族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最后的晚餐: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画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仅标志着达
5、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八大山人:指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是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巴洛克美术: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最先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以后遍及欧洲各地,成为17世纪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巴洛克美术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文艺复兴盛期时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贝尼尼和圣德列萨祭坛,波罗米尼和圣卡罗教堂、鲁本斯和
6、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拜占庭美术:拜占庭美术是一种宗教美术,源自罗马,确立于56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繁荣期延续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建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拜占庭美术是封建帝国的艺术,炫耀帝国
7、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强调人物精神的表现,被看作东西方融合的艺术。特点是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并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创造出了很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毕加索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
8、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代表人物及作品:张旭唐 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等。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颠张醉素:张指唐朝书法家张旭,素指唐朝书法家怀素;颠指张旭书法激情勃发、甚至达到狂颠的程度,醉指怀素书法圆转飞动,空灵剔透的气韵。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
9、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董其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等。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10、。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代表作品天空星夜、新向日葵与小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飞白: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书”。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枫丹白露画派: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
11、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枫丹白露派画家融合了意大利样式主义与法国本土的哥特式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他们重视线条的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郁的贵族化气息。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顾恺之: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代表作品:洛
12、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书: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甲骨文: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
13、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金文:金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西周金文、东周金文和秦汉金文。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楷书名家有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等。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
14、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代表人物:郑簠、金农;代表作品:曹全碑、张迁碑。篆书: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代表人物:李斯。李思训:唐代杰出画家,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山水画“北宗”之祖。代表作品:江帆楼阁图、九成宫纨扇图。李思训身为皇室,其作品反映
15、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因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佛道思想及文人隐居习尚的影响,也使他在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一种出世情调。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主要作品: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卢浮宫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
16、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洛可可艺术:洛可可艺术是17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因而又称作“路易十五式”,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东亚艺术的影响,有人认为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颓废和瓦解的阶段。洛可可艺
17、术风格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潢、绘画、文学、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米芾是北宋最杰出的艺术大家之一,造诣全面,主要体现在书法、绘画与收藏三个方面。泥人张:天津泥人张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它在继承传统的
18、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俨然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汉族民间手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
19、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主要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仲尼梦奠帖。日本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
20、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代表作品: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代表作品:楷书千字文、秾芳诗。书画同源: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画同源是指绘画和书法源于一处,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体字: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
21、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宋体是生而具来的印刷体,产生于雕版,成型于明朝。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它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
22、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同光十三绝: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作参照清代中期画家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中的戏曲人物,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同光十三绝是一幅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绘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均是画家选择的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该画原图高约三尺,长有丈余,所绘人物形态自然,各具表情,衣帽须眉,真实细腻,通过绘画中演员之扮相、面部之表情及服饰之特点等,生动地展现出每位演员的人物性格特点,此画的诞生又为研究京剧早期的服饰、扮相和各行
23、角色的艺术特征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魏碑: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代表作品:郑文公碑。文房四宝:中国汉族
24、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文徵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
25、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吴道子的人物画称作“吴带当风”,并且开创了“兰叶描”。吴道子的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的许多画家所效仿、借鉴。席勒: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
26、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代表作品:斜卧的女人、死神和少女(漂浮者)、干洗房。席勒虽然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颜真卿: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
27、”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扬州八怪: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由于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所认同,而且他们追求的是自然、真实、现实,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这种行为使得统治者的利益受损,说他们都是画坛上不入流的“丑
28、八怪”,扬州八怪因此而得名。野兽主义: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永字八法: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 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书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张择端:北宋画家,擅画楼
29、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赵孟頫: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主要作品:松雪斋文集、秋郊饮马图、秀石疏林图。赵之谦: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
30、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实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代表作品:二金蝶堂印谱。祝允明: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
31、、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祝允明书法史上最巨大的影响莫过于其重新倡导北宋尚意书风,并上承唐人狂草之路,使唐宋后狂草一脉的没落的局面有所改观,使得狂草重新出现在书法史上。祝允明草书审美风格的确立开创了明代浪漫主义风格,同时也为后代的书家将这种风格推向高潮埋下了一颗种子。II 习题自测一、选
32、择题1、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_的杰作。(2013年暨南大学)A、米芾 B、张择端C、郭熙 D、吴道子2、八大山人是指指明末清初画家_,是中国画一代宗师,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A、顾恺之 B、董其昌C、朱耷 D、李思训二、填空题1、颠张醉素是指唐朝书法家_和_。三、名词解释1、兰亭序2、 达达主义III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由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2、C八大山人指明末清初画家朱耷。二、填空题1、张旭、怀素三、名词解释1、兰亭序: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2、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