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目标择定】1.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魅力2.在朗读和想象联想中,再现作者笔下的风景,品味古代文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品格。3.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一部分【探究一径】【主问题】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便捷的交通,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丰富吗?1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朗读全文,先用原文回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2高雅之士欢度在怎样的美景中的?朗读原文,并用诗意化的语言再现。 3. 儒雅之士必有儒雅之行。他们进行了哪些的活动?请用原文回答。 4.古代没有网络,没
2、有电视,没有便捷的交通,可古人心灵的快乐却并不比当代人少,为什么?请先朗读全文后作答。 5.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1. 神龙本兰亭集序(书法)2. 兰亭集序花开并蒂 第二部分 必修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对应检测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 会稽(kui) 修禊(x¬) 巳日(s¬)B峻岭(ln) 激湍(tun) 流觞(shn) 骋怀(chn)C娱乐(y²) 会晤(w´) 形骸(h&c
3、ent;i) 国殇(shn)D虚诞(xi¢n) 酣畅(hn) 玄理(xi¢n) 清冽(li)2 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 B. 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 悟言一室之内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足以极视听之娱 或取诸怀抱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列坐其次亦将有感于斯文
4、俯仰之间,以为陈迹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其致一也 死生亦大矣 当其欣于所遇? 仰观宇宙之大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8.翻译以下句子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二、课文探究检测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
5、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10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1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三、课后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
6、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 ,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
7、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
8、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稷、契: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羲之叹惜弥日 弥:满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抗:抵挡C.意甚悦,固求市之 市:买D.顷正赖丝竹陶写 赖:依赖13.下列全部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见棐几滑净,因书之书其扇,各为五字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焕若神明,顿还旧观采药石不远千里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A. B. C. D.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已将善啼叫的鹅烧煮
9、时,感到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B.王羲之自认为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王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芝书法的风貌。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译文:(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译文: 16.用“/”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性 爱 鹅 会 稽 有
10、孤 居 姥 养 一 鹅 善 鸣 求 市 未 能得 遂 携 亲 友 命 驾 就 观。四、文苑小憩1.兰亭名联清响拟丝竹;真契齐古今。沙孟海题绍兴山阴兰亭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钱君匋题绍兴山阴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是日也天朗气清。绍兴山阴兰亭(集兰亭集序句)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座放言无古今。绍兴山阴兰亭竹荫满地清于水;兰气当风静若人。绍兴山阴兰亭深林闲数新添笋;曲治时现旧放鱼。绍兴山阴兰亭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少长咸集,畅叙幽情。绍兴山阴兰亭修竹风吟,似闻群彦咏;清流雾结,想见大王书。王遽常题绍兴山阴兰亭寄傲林丘,三春陶和气;散怀山水,千载挹遗芳。杨思树题绍兴山阴兰亭临内史书,每抚斯文多感慨;入山阴道
11、,得逢胜地且勾留。杨昌浚题绍兴山阴兰亭斯地占有情风月,无尽湖山,胜会记千春,不识几经癸丑岁;何人继两晋衣冠?一时觞咏,清游追上巳,可能重返永和年。张荣培题绍兴山阴兰亭2. 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我读兰亭集序白坤峰王羲之也认识到人总是要死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超出常人的地方在于他思索而且正视死亡,向死而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千年之后,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坦然地思索着同样的生与死的问题:“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一千年之前,王羲之同样认识到人的可悲。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
12、高朋满座的集会之后突然心生悲凉,这是对生命易逝的悲凉,是面对冷冰冰的时间却无可奈何的悲凉,是灿烂的生命面对必然毁灭的悲凉。文章的第一段,王羲之以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山阴县兰亭的美丽:正是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名士们都来了,饮酒赋诗,流觞曲水,写不出诗就罚一杯,其乐融融,王羲之不由游目骋怀,笑逐颜开。在朋友的推荐之下,他带着浓浓的醉意,挥动鼠须笔,写下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虽有涂改之痕,但瑕不掩瑜,自古及今让很多人赞叹不已。 东晋时期的中国并不太平,人命如草,我们可以想像,这短暂的欢乐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悲凉,尤其是当王羲之想到古人发出过有关生命短暂
13、的感叹却同样没有一点办法的时候,他的悲凉就更加深重了。 是的,“死生亦大矣”死与生是大事啊,人都是要死去的。他明白活着美好,他反对把“生与死、长寿与短命”等同的观点,其实那种表面荒诞的生死观也是面对多难人生的无奈自我安慰啊。 王羲之的感叹至今也让我们有同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是的,我们今天也发出过“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浩叹。 王羲之的思想并不是多么深刻,但是真实,真诚。 时间最终战胜了王羲之,时间最终战胜了帕斯卡尔,时间也最终会战胜我们。然而,我们活过,我们思想过,我们比时间伟大,虽然时间比我们有力量。 王羲之因为思索生命的终结,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14、而帕斯卡尔不仅思考生命的终结,而且进一步明白了人的伟大与高贵,“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到自己可悲。”所以,帕斯卡尔由芦苇长成了参天大树。 中国的土壤没有提供让芦苇长成大树的营养。 中国的芦苇王羲之影响了中国的书法。 赏析:本文是读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写的感想。说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见解深刻独到。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就像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非常脆弱的东西;二是人毕竟是有思想的,人因为能思想而坚强、伟大。但王羲之最终没有成为思想家,却成了
15、一代书法家,这一点和法国的帕斯卡尔有所不同,帕斯卡尔有适合他生长的土壤,他由一棵芦苇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影响世界的思想家。 必修第三单元第8课 兰亭集序(王羲之)参考答案【探究一径】1原文略。总结: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2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风习习;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小,飞花溅玉。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3.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 他们少了过度的物欲的追求,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对事物
16、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生命本体有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和执著。5点拨: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人生无常,欢乐短暂。同游孙绰也有同感,在兰亭后叙中说:“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
17、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会如此悲叹,回过来我们在看王羲之,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文章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
18、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 C A癸:u;B岭:ln;D诞:dn,玄:xu¢n。2 A3 A语气词4 D(“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5暮春:指春季最后一月。 咸:副词,皆。 丝竹管弦: 泛指乐器,这里指音乐。致:达到,此指达到的效果。 极:尽,尽情享受。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6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 次要的地位。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 句8A.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
19、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B.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C. 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9 C10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1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2. B。抗:匹敌,相当。13. C。“
20、任率”意为“任性率真,不做作”。是写王羲之很喜欢鹅。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书法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自己感觉到过去张芝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是讲王羲之晚年热衷于炼丹制药。均与“任率”无关。14. B。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并不是“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15(1)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2)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将池水都染成了黑色,假如让我也像他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16.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