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能建华一风电场220KV架空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开鲁百万风电基地220KV接入过度工程华能建华一风电场220KV架空输电线路新建工程I阶段(单回路)应急预案实施细则 编 制 人: 编制时间:2010年09月23日 审 核 人: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批 准 人:山东华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华能通辽开鲁建华风电项目监理部题目: 220KV I阶段(单回路)线 路 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年 月 日说明:对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监理实施细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
2、变化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山东华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华能通辽开鲁建华风电项目监理部2010年09月 23日监理细则审阅会签表目 录一、工程特点.31、工程概况.32、编制依据.3二、组织机构.4三、本工程的目标.5四、应急响应预案.61、现场消防安全应急响应预案.62、防范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二次灾害应急预案.73、预防强降雪或特大暴风雪灾害应急响应预案.94、人员安全应急响应预案.105、防汛、防风应急响应预案.136、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14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为规范和加强华能通辽开鲁建华风电场安全管理,确保各参建单位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防范各种安全事故、自然灾
3、害的发生,力保在各种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各种事故,根据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委员会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防患于未然,制定下列预案。一、 工程特点:1、 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华能建华一风电场220KV架空输电线路新建I阶段(单回路)工程1.2建筑结构概况华能通辽开鲁建华300MW风电场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以北,距开鲁县城北约55km处。扎开公路东侧附近。本工程线路电压等级为220KV,单回路(标),线路全长5.0km,导线截面选用1LGJ-400/35,线路架设2根地线,选用12芯OPGW光缆。输电
4、线路塔采用混合结构,全线电压等级220kv,共用铁塔33基,线路全长12.5km,铁塔总重375吨,混凝土体积870 m。其中本标段(I)单回路铁塔13基,线路长度长5.0km,铁塔重135吨,混凝土体积391 m。2、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2004.2.1实施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 第397号 2004.1.13实施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2007.6.1实施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373号令,2003.6.1实施5、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2006.9.1实施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5、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3号令 1999.10.1施行1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二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 50092-2004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 50093-1997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9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01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93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16、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6、JGJ 88-92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18、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200419、风电工程建设考核标准中国华能集团20092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796-200121、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 666-199922、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试行)华能集团安2003319号23、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管理办法华能集团安2009412号24、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电气部分)(试运)华能集团200725、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试行)华能集团200526、风力发电场设备吊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华能新能源200927、风电生产事故调查实施办法(试行)华
7、能新能源200728、新能源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华能新能源200829、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程序文件华能通辽公司200730、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策划华能通辽公司200931、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华能通辽公司200932、华能通辽开鲁建华风电项目部监理规划二、组织机构组 长(总指挥):刘心军主要职责:负责定时召开各种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各种安全事宜。副组长(副总指挥):宁廷俊主要职责:具体负责监督各参建单位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组长安排的各项任务。成 员:孙宗会、司世民、杨云龙、王新建 主要职责:具体检查各参
8、建单位现场预防各种安全的措施及排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负责各种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时对现场指挥调度,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各种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监理单位预案小组对现场各参建单位各种预案的检查监督情况及时向业主通报。三、本工程的目标1、总体目标1.1工程无质量问题移交,达标投产率100%;1.2力争“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1.3争获“国家优质奖”。2、具体目标1.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本公司员工),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参建单位);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 3)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4)不发生重大及
9、以上交通责任事故;5)不发生重大跨(坍)塌事故;6)投产风机设备年平均可利用率:95%;7)一般设备事故率:0.1次/台年;8)发生非计划停运率:0.5次/台年;9)不发生各类误操作事故;10)不发生计算机网络及监控系统瘫痪造成的事故。1.2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不超标排放,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落实环保措施;废弃物处理符合规定,力争减少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植被的破坏,不发生水土流失事件、环境污染事件;建设过程中环保水保措施执行到位,工程环保、水保验收合格率100。1.3质量目标:1)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现行国家及行业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优良级要求。其中,建筑工程:单位工程优
10、良率为100%,观感得分率95%;安装工程:单位工程优良率为100%;2) 在施工、安装和服务质量管理上,符合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3) 所有风机均通过240小时试运,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及监测仪表投入率100%;4) 不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工程无永久性缺陷;5) 档案资料合格率100%,归档率100%;6) 投产后风电场的可利用率、利用小时及发电量满足设计要求;7) 确保建设项目高分达标投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四、应急响应预案1、现场消防安全应急响应预案1.1现场消防安全应急管理,实行分兵把口,落实责任,完善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体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
11、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1.2 施工现场各参建单位成立义务消防队为其应急队伍,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1.3 施工现场各参建单位做好人员消防意识和灭火急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训。1.4 应急小组对施工现场各参建单位的防火、防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落实防火、防爆措施。1.5 潜在的火灾、爆炸事故分析1.5.1 易燃易爆气体引起的爆炸或火灾,主要有氧气、乙炔、石油液化气等。1.5.2易燃易爆液体引起的爆炸或火灾,主要有汽油、柴油、乙醇等。1.5.3 电气设备引起的爆炸或火灾。1.5.4 由于安全防火措施不到位引起草原火灾。1.6 监理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各施工单位按要求配置的消防应急物资和各类消防器材。1.6
12、.1 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1.6.1 配置必要的防烟防毒面具和临时照明器具。1.6.1 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时所需隔离材料。1.6.2 做好应急物资和各类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其有效性。1.7 火灾应急步骤1.7.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7.1.1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知情人员按现场公布的电话立即报警。1.7.1.2 预案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人员进行灭火自救,灭火基本程序如下:A. 参加灭火人员应及时掌握主要燃烧物质的性质,防止有毒气体中毒、窒息或引起爆炸,选用适宜的消防器材按照相应的灭火方法进行补救。B. 当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通知设备的管理单位切断电
13、源后在进行灭火。1.7.1.3 当应急组织的自救行动无法控制事故蔓延时,现场指挥人员和其他人员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求援。1.7.2 草原发生火灾1.7.2.1 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对火情作出全面分析评估、对扑火工作做出总体部署。1.7.2.2 派专人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扑火人员立即赶赴指定地点进行扑救。1.7.2.3 立即封锁着火区域,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或在区域。1.7.2.4紧急疏散、转移区域内非扑火人员及财物。1.7.2.5 灭火后留部分人员重新搜索火点,并加强监测,防止出现二次重燃。1.8 报警程序和内容1.8.1 准确报告火灾、爆炸等事故地点及时间。1.8.2 简要说明事故性质、状态等
14、情况。1.8.3说明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1.8.4 联系人员在岔口引导消防车和应急人员到达现场。1.8.5 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火灾现场所有人员服从消防队的指挥的灭火救援行动。1.9 疏散和撤离1.9.1 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相关的紧急情况威胁到人身和重要物资的安全时,各施工单位应组织实施人员疏散和物资撤离。1.9.2 疏散时要带领人员从指定的安全通道处撤出至安全的地方,受伤人员应优先撤离。1.9.3 现场应配备防毒或防烟面具等应急设备,以防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或烟雾对人员造成伤害。1.9.4 应立即组织伤员的救护。1.9.5 爆炸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安排有关物资撤离,主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
15、、重要的文件、资料、图纸等、贵重精密仪器、重要设备以及其他需要撤离的物资。2.0 监理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灭火急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及灭火演戏。2、防范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二次灾害应急预案2.1领导小组负责处理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施工单位提出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所需的资源要求,对突发和紧急事件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人力、物力抢险。2.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防汛责任的落实情况。2.2.1监理督促和监督各参建单位的项目部成立了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在雨季汛期,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指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专门组织培训,学习
16、雨季施工的业务知识,明确职责。2.2.2施工期间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并及时发布信息,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切实做到了将应对强降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2.3防范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应急物资及用品的准备。2.3.1施工单位应配备油布、雨具、应急照明用具、医药用品、食物等必要的应急物资,大型机械、设施加固材料。在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侵袭之前,配备车辆等候调用。2.3.2在强降雨到来之前,提前做好雨季施工所需要的物资,设备的储备工作;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防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准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备场地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
17、施是否齐全。2.3.3对运输道路、施工机械、脚手架、塔吊、电气设备等全面检查;遇有雷雨大风天气停止吊装及露天、高处作业;雨季前对施工电源、生活电源进行全面的检查测试,现场电气设备进行接地测试;雨后及时排除设备周围的积水,使用机械前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良好。2.3.4机械操作工、电工、电焊工持证上岗,熟悉并掌握触电紧急救护知识;雨天运输混凝土时,为了防止车轮陷入泥坑内,适当减少混凝土运输车的装载量使车辆顺利运行,在强降雨来临之前暂停所有车辆的运输,并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场所。2.4 应急步骤2.4.1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来临前2.4.1.1 施工单位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各类生产设施、辅助
18、设施进行检查和加固。2.4.1.2施工单位在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后,应急办公室应安排人员值班,密切注意灾害动态,值班电话应予以公布。2.4.2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期间2.4.2.1 在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时施工单位应停止一切(除进行抢险作业外)露天作业。2.4.2.2 发生意外事件,防范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应最大限度保护抢险人员安全。2.4.3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结束。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过后,组织施工单位应对临建设施、机械设备、电源线路、脚手架等设施进行检查,排除存在
19、的险情或隐患,组织恢复施工。2.5加强应急值班完善报告制度落实情况2.5.1各参健单位高度重视汛期的值班工作,建立健全了汛期值班制和值班人员安排,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畅通。2.5.2要求值班人员要熟悉防治强降雨的措施和应急方案,熟悉业务,尽职尽责,不得擅离职守;各参建单位准备足够的应急力量,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妥善处置,能够同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各项目部能够严肃防汛纪律,服从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的调度命令,能够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协作配合和联系沟通,在信息资源、抢险救援等各个环节能够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6 监
20、督检查施工单位组织防范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抢险队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演习。对施工单位防范强降雨、雷电、地质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应急抢险队的应急准备、应急演习/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预防强降雪或特大暴风雪灾害应急响应预案3.1 预防强降雪或特大暴风雪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分兵把口,落实责任,完善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监管监察体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3.2 监理负责强降雪或大暴风雪灾害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3.
21、2.1各施工单位设备基础浇筑混凝土施工,要采取防寒保温措施。监理重点检查防冻和保温的落实情况。3.2.2施工现场进场设备要进行加固,要具备防寒措施。3.2.3运输车辆要配备防冻液,要有防滑措施。3.2.4物资配备齐全,各项目部人员要有保温,防寒措施,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3.2.5临建要进行加固稳定,有防风,防雪措施。3.2.6天气寒冷,要求各施工单位注意防火,安全用电。3.2.7监理单位对现场的检查和监督情况及时向业主汇报。监理内部也要注意安全,做好自身物资的储备工作和监理人员的人身安全。3.3 应急小组各成员指定气象预警信息,及时逐级报告。确保与业主、施工单位沟通联络畅通。3.4 监理监督检
22、查各参建单位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应急行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3.5 雪灾发生后,监理向参建单位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下发紧急通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除雪救灾工作。3.6 灾后复工3.6.1 监理审查施工单位复工方案,以及对复工情况进行跟踪检查。3.6.2 监督检查参建单位对生产、生活临建、施工机械、设备修复,尽可能快的恢复施工。3.6.3 检查施工单位因抢险救灾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4、人员安全应急响应预案4.1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
23、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可制定本应急预案。4.2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4.2.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快速有效”的原则。4.2.2对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以便于工作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的原则。4.3 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4.3.1 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4.3.2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3.3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4.3.4当地的行政法规。4.4 工程建设中潜在的现场人身意外事故4.4.1 高处坠落。4.4.2 物体打击。4.4.3 起重伤害。4.4.4 触电。
24、4.4.5 灼烫。4.4.6 机械伤害。4.4.7 坍塌、塌方。4.4.8 火灾。4.4.9 施工现场交通责任事故。4.4.10 雷击等自然灾害事故。4.4.11 食物中毒。4.5 监理检查应急设施的配备4.5.1 配备简易急救箱,用于存放一般的急救物品,并由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补充。4.5.2 院前急救应配备呼吸器、专用急救箱及必要的通讯设备等。4.5.3参建单位在施工现场备用一台车辆应急备用。4.6应急划定区域各铁塔、输电线路。4.6应急组织应急领导小组职责: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施工单位下达抢救指令,协调项目部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
25、向110、119、122、业主、当地政府安监部、公安部门救援或报告灾害,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值班者即为临时救援组长。4.7应急救援措施4.7.1应急救援目的各施工单位项目工程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火灾、有毒气体中毒等多种常见恶事故所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在发生险情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救援,保护现场,及时上报业主、监理单位,协助调查,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4.7.2应急救援具体措施4.7.2.1高处坠落应急救援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最早发现者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
26、经理组织现场营救小组人员迅速对伤者施救,如有骨折伤员,应注意对骨折部位的保护,使用木板平抬,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拨打120或直接送医院抢救,项目经理按照报告程序逐级报告,并协助开展调查。4.7.2.2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者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组织现场营救小组人员迅速对伤者进行紧急清理包扎止血,同时拨打120送医院抢救,项目经理按照报告程序逐级报告,并协助调查小组对事故展开调查。4.7.2.3事故发生后各施工单位项目部严格保护事故现场,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应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立即疏通通道等原因
27、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4.7.2.4事故发生后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10分钟内到达现场。4.7.2.5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4.7.2.5.1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1.尽量选择新鲜的食品,不吃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物;2.注意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用过期食品;3.讲究个人卫生,水果要洗净去皮后食用,生食蔬菜要反复清洗干净;4.不要食用不知名的菌类。 4.7.2.5.2发生食物中毒后的处置一旦出现可能的食物中毒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
28、疑中毒食物,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争取急救时间,尽早把病人送往就近医院诊治,同时注意保留好可疑食物和吐泻物。4.8应急救援联系方式4.8.1 火警1194.8.2 救护中心1204.8.3 交通巡警1224.8.4 报警服务1104.9 事故处置4.9.1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后,各单位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外,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照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4.9.1.1轻伤事故,应由各项目部在24小时内报告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公司相关部门。4.9.1.2重伤事故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24小时内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
29、理局。4.9.1.3 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12人的事故,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应该接到项目部报告一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查机关,区域行政主管、企业工程部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到达现场。4.9.1.4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事故,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应立即报告当地市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察机关和监督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4.5. 事故调查1)各施工单位按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及本公司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程序执行调查。2)成立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前往事故现场实
30、地勘察,对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核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的经验教训,为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写出调查报告提供科学的依据。4.6. 结合本工程自身特点,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各施工单位项目部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按照本预案规定事项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5、防汛、防风应急响应预案5.1 防汛、防风组织原则本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减少损失,确保安全的原则。5.2 汛期、风季潜在紧急情况5.2.1 雨水或洪水倒灌施工工地、设备、机械、材料存放地,宿舍、库房等。5.2.2 施工用电线回路损坏。5.2.3 露天高处作业设施
31、倒塌、损坏。5.2.3 露天施工设备倒塌、损坏。5.2.4 露天施工机械倒塌、损坏。5.3 监理监督检查施工单位防汛、防风的应急准备。5.3.1 配备油布、雨具、应急照明用具等必要的应急物资。5.3.2 大型机械、设施加固材料。5.3.3 在汛期、风季侵袭之前,配备车辆等候调用。5.4 应急步骤5.4.1 汛期、风季来临前5.4.1.1 监理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各类生产设施、辅助设施进行检查和加固。5.4.1.2 预案小组安排人员值班,密切注意汛期、风季动态。及时和业主、施工单位互为通报情况。5.4.2 汛期、风季期间5.4.2.1 汛期达到大雨,风力达到6级以上施工单位停
32、止一切露天作业。5.4.2.2 发生意外事件,应急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最大限度的保护抢险人员的安全。5.4.3 汛期、风季结束汛期、风季过后,监理积极配合业主,及施工单位对临建设施、机械设备、电源线路、脚手架等设施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险情或隐患,组织恢复施工。5.5 加强施工现场防汛、防风安全防护工作5.5.1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在建和停建工地的深基坑防护设施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深基坑围护失效坍塌危及毗邻建筑、道路和公众人身财产安全,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基坑安全。5.5.2监理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物上的模板、支顶木等,强制清除停建工地建
33、筑物上存留的模板、支顶木、悬挂物等,杜绝坠物伤人和机械倒塌等各种安全隐患。5.5.3督查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水设施,避免建筑材料水浸受潮,减少财产损失,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巡查,预防触电事故发生。加强人员高空作业的管理,避免各类人员高空作业坠落事故发生。6、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6.1为了建立健全突发沙尘暴预防和灾后救援的组织管理,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防范突发重大沙尘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6.2预警机制。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的原则,在接到气象局沙尘暴灾害预警预报后,包括沙尘暴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移动路径、影响区域等。监理配合业主、施工单位做好防范沙尘暴预防工作。
34、6.3 沙尘暴灾害分级按照沙尘暴灾害的严重性和危害程度,将沙尘暴灾害分为4级。6.3.1 特大沙尘暴灾害(级):影响县城市区或较大区域,造成人员死亡1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6.3.2重大沙尘暴灾害(级):影响县城市区或较大区域,造成人员死亡510人,或经济损失1000万元至5000万元,或造成机场临时关闭、高速公路和公路网线连续封闭及铁路停运12小时以上。6.3.3 较大沙尘暴灾害(级):造成人员死亡5人以下,或经济损失500一1000万元,或造成机场临时关闭、高速公路和公路网线封闭及铁路停运的。6.3.4一般沙尘暴灾害(级):对人畜、农作物、经济林木影响不大,经济损失在500
35、万元以下。6.4灾害应急措施6.4.1发生重、特大沙尘暴灾害后,立即组织做好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现场处置应按照统一领导、处置果断,依法办事、积极稳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要求进行。6.4.1在重、特大沙尘暴灾害处置过程中,都要建立沙尘暴灾害应急联络渠道,保持通讯畅通。预案小组要明确主要联络人员、专用电话和备用电话。6.5 指挥和协调沙尘暴灾害的预防和控制主要由风电场各级领导小组指挥和协调。6.6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充分利用社会基础通信设施,建立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要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应急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及现场工作组之间的联络畅通,保
36、证防灾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要建立和落实备用通讯系统。6.7 施工现场的人员防范6.7.1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1、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2、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3、施工单位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物上的模板、支顶木等,、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4、施工现场停止一切施工。6.7.2强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1、用纱巾蒙住头防御风沙的行人要保证有良好的视线,注意交通安全;2、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临时搭建物逗留;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化,小心驾驶;4、各类机动交通工具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5、其它同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6.7.3特强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1、人员应当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不要在户外活动;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3、其它同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6.8灾后过后,监理积极配合业主,及施工单位对临建设施、机械设备、电源线路、脚手架等设施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险情或隐患,组织恢复施工。第 16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