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2538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选题意义及存在问题: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偏高,内向的学生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国内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覆盖面很广,已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课题对于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的困扰、更加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存在问题:1定量研究少,定性研究不够深入。2多把孤独看成是单一维度来测量,没能充分揭示孤独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3关于孤独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的研究很少涉及。在影响因素的讨论上关于生物、文化因素特别是孤独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目标:能够帮助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减少孤独感。使学校对教学、生活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校园资源的分配有所帮助。内容:1通过对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调查,分析出孤独感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2 通过对对象的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查,了解产生孤独感的原因。3通过对对象自身如何对待孤独感的看法,总结出排除孤独感的方法。4通过孤独感心理测试掌握本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施步骤: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资料法、观察法进行调查:1.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同时做网上测试调查。2.对

3、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同学进行访谈。3.到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资料。4.访问学校心理咨询师,获得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5.整理调研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一.发放了200份问卷,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性格的人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如下:大学生孤独感的调研问卷亲爱的同学:你们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这份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程度。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非常重要。本问卷的答案无对错之分,问卷也将是匿名和保密的,请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的真诚合作!1性别 A男 B女2是否是独生子女 A是B否3出生于哪里A城市B 县城 C乡村4所在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

4、大四5所学专业A理学B工学C文史D艺术6你主要依赖的对象是家人 朋友 恋人7你感觉孤独吗? A是B否8你常感到羞怯吗?从不很少有时一直9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从不很少有时一直10你常感到你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从不很少有时一直11你常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吗?从不很少有时一直12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总能寻求到别人的帮助吗?从不很少有时一直取得的成果:小组成员对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问卷调查,从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以及年级四个维度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共发出问卷200份。在资料整理过程中,16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184份,有效率92。分

5、析问卷的结果如下: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A男86人(46.7),女98人(533);B文科48人(261),理工科100人(543),文史类20人(109),艺术类16人(87);C大一学生30人(163),大二学生57人(310),大三学生66人(359), 大四学生 31人(168)D源于城镇大学生99人(538),源于农村大学生85人(462)根据184份问卷分析,共有34人表现出孤独感(18. 5)。A其中男生有11人(598),女生有23人(125),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即女生高于男生;B大学生孤独感在专业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C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变量上主

6、效应并不显著。D源于城镇的大学生表现出孤独感的为10人(5.43%) , 源于农村的大学生表现出的孤独感的为24人 (13.0%),源于城镇的大学生孤独感的程度低于源于农村的大学生孤独感的程度问卷统计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有点偏高,内向的学生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同时,大学生在与家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感最严重,与恋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程度最轻。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恋爱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人际信任、缺乏社交技巧、与父母联系弱化等是大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二.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小组成员在5月8日随机对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访谈时我们对内容进行了记录,在小组成员探讨分析后

7、表明:大学时期是个体认识自我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特别是在刚走出家门的大学新生身上,可以更容易看到这种需求。这种心理特征上的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大学生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的四个因素:1.“社会孤独感”维度2.“人际孤独感”维度3.“自我孤独感”维度 大学生将自我划分成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一方面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注意内省和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为图解释自己的

8、情感和心理变化苦恼;另一方面注重自觉地从外界各方面了解自己,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与客体自我的矛盾与冲突。大学生面临如何客观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自我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开始面临有关自我同一性的问题4.“发展孤独感”维度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概念形成、发展、完善的时期。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个体就会产生角色混淆或反向认同。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1.许多同学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关于孤独感这个问题。2.有一部分同学不太愿意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比较内向的。3.范围不够广泛,如果能涉及不同学校的同学的调查的话,分析结果会更准确些2.访问学校心理咨询师,获得相

9、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孤独感情况。1.组织一个讨论会(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让我们周围的朋友结成对子交流,每组成员两到三人。人员主要根据性格来安排,性格开朗(相对来说平常很少有孤独感的同学)与性格比较内向(相对来说平常孤独感比较强烈的同学)的同学结成对子,一起讨论交流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和解不开的情节,让性格活泼的同学带动那些内向的同学活跃起来。也可以就针对“孤独感”这一问题,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让周围的同学试着了解他们,给他们出点子如何慢慢地消除孤独。大学生孤独感调研的感想大学生,尤其是刚走出家门的大学新生身上,因为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他们感到迷茫,感到无所适从,会感到

10、特别的孤独。而对于内向的学生的孤独感也是十分的强烈。同时,大学生在与家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感最为严重,与恋人之间的孤独感程度较轻。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恋爱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人际信任、缺乏社交技巧、与父母联系弱化等是大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此外,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有的时候呆在寝室里,不知道做什么事,感觉也没什么话可以和同学们说,就产生了自我孤独感。要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够好时,心里自然而然的便产生了人际孤独感。又当看到很多同学不是参加学生会活动,就是兼职工作,然后自己却只能看看书,玩玩电脑感觉社会把自己遗忘了,就产

11、生了社会孤独感。再者,长时间的孤独感会让自己出现发展孤独感。所以要乐观,要多于乐观的同学接触,因为快乐是可以收到感染的。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除了写日记,还可以去和同学,和那些乐观的同学说说话,让自己轻松一下,或是找亲友,最好是同辈的聊聊,也可以出门走走,看看小树小草,这也不失一个良机。有时候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注意内省和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为解释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苦恼;然后又注重自觉地从外界各方面了解自己,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与客体自我的矛盾与冲突。大学生面临如何客观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自我的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感到孤独的其中一项原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说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憋着,一定要说出来,如果不方便和朋友说,可以写日记,说完之后,要让自己放松一下,不要让精神紧绷,可以找乐观的同学带动自己的快乐,但是如果自己本就是乐观的同学那最好,这时就要让自己休息一下,做一些别的事,聊天也是很好的方法。不要被孤独感所抑制了自己的生活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