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1、钢的编号:(1)普通碳素结构钢,用Q+数字表示屈服度,牌号后面标注ABCD表示钢材质量等级不同A最低D最高,牌号后标注F为沸腾钢,未加标注的为镇静钢,eg:Q234-AF屈服强度为234MPa的A级沸腾钢(2)优质碳素结构钢,用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几万分之几,编号为几号,锰含量高则在钢号后附以Mn,eg:45钢含碳为0.45%左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碳素工具钢,以T开头,后面标以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编号为几号,高级优质钢在编号后 加A ,eg:T8平均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 (4)合金结构钢,用两位数字(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元素符号(钢中所含合金元
2、素)+数字(该元素的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平均含量低于1.5%不用标明,大于1.5%,2.5%以2,3表示,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在钢号后加A ,eg:20Cr12Ni14WA其平均含碳量为0.2%,铬为1.2%、镍为14%的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5)合金工具钢,编号与合金结构钢相似,仅含碳表示方法不同,平均含碳量大于或等于1.00%时不予标出,小于1.00%时以千分之几表示。Eg:9SiCr平均含碳量为0.9%,Si和Cr1.5%。2、钢的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碳钢和合金钢。分别又分为低中高。按质量分类: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硫磷的含量区分)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3、几
3、种常见合金:青铜、黄铜、铝合金、钛合金、铅合金、镍合金。4、几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陶瓷、玻璃、玻璃陶瓷、特种陶瓷、金属陶瓷、搪瓷。5、陶瓷性能的主要特点:具有不可燃烧性、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不老化性、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压能力,但脆性很高,对温度剧变的抵抗能力很低,抗拉、抗弯性能差。6、几种常见塑料: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苯醚(PPO)、聚矾、ABS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酚醛塑料(PF)、环氧塑料(EP)。7、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点:(1)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导热性且电阻
4、率的温度系数为正,绝大多数金属在冷却到某一特征温度以下时可转变为超导体,金属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并表现出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特点 (3)高分子材料具有重量轻、高弹性、滞弹性、塑性、迫弹性、强度低、韧性较好、减磨、耐磨性、绝缘性、耐蚀性、老化等特点(4)复合材料 它可改善或克服组成材料的弱点,成分发挥它们的优点它可按照零件部件、构件的结构和受力要求,给出预定的、分布合理的配套性能,进行材料的最佳设计它可造成单一材料不易具备的性能或功能,或在同一
5、时间里发挥不同功能的作用第二章 1、腐蚀是材料与它所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作用而引起材料的变质和破坏。2、腐蚀的危害:经济损失巨大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引发灾难性事故造成环境污染(跑、冒、滴、漏)阻碍新技术的发展。3、金属腐蚀破坏的形态:按形态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电偶腐蚀、小孔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选择腐蚀)。4、防止钢铁气体腐蚀的方法:合金化、改善介质、应用保护性覆盖层。考虑腐蚀防护方面的要求,在设计金属设备结构时,应遵循:1)构件形状尽量简单、合理。2)避免残留液和沉积物造成腐蚀3)防止电偶腐蚀4)防止缝隙腐蚀5)防止液体湍流腐蚀6)避免应力过分集中7)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要合理。5、应力作
6、用下的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磨损服饰微生物腐蚀。6、保湿材料的要求: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小越好。耐温性:有一定的使用温度范围,性能稳定,能长期使用。容重:小,并有一定的孔隙率,减轻保温管道的重量,减少支架。抗压强度:应0.3MPa。无毒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可燃物少。7、极化:指原电池由于电流通过,使其阴极和阳极的电极电位偏离其起始电位值的现象。极化减小了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导致金属腐蚀速度的降低。8、钝化:就是金属与介质作用后,失去其化学活性,变得更为稳定的现象。9、选择换热设备时应综合考虑:(1)热媒供给条件;(2)热工性能;(3)运行管理;(4)换热面积;(5)材质。10、设备保温的目
7、的:1)减少热损失,节能,降低总费用2)满足热水用户的要求。3)满足一定的劳动卫生条件,保障人身安全。11、除了针对设备工艺要求、材料性能与使用的环境介质条件合理选取材料外,还必须对水工艺设备从设计、加工、装配、维护等方面采取一整套的防腐措施与防腐技术。第三章 1、薄壁容器:容器壁厚t与曲率半径R之比一般小于1/10,即(t/R)max1/10的容器。2、封头选择:1)凸形封头(半球形封头、半椭球形封头、带折边球形封头、无折边球形封头)2)锥形封头(无折边锥形封头、带折边锥形封头)3)平板型封头。凸形风头、锥形封头强度计算均以薄膜应力理论为基础,平板形强度计算以平板弯曲理论为依据。3、带传动:
8、分为靠摩擦和靠啮齿传动两类。啮齿传动中主要是同步齿形带传动,它是依靠带内面的凸齿与带轮面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特点:既能减轻对轴及轴承的压力,又能使主动轮节圆上与从动轮节圆上的速度同步,保证准确可靠的转动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转动方式。但对制造和安装的要求很高,所以限制了其应用范围。4、链传动:是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环形链条组成。链轮上制有特殊齿形的齿,靠链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5、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的特点: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高需要的张紧力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小,可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同样使用条件下,链传动轮廊尺寸小
9、,结构紧凑能在灰尘、泥沙及高温等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地方工作。6、热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7、热传导:若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导热)。实例:锅、温度计等。8、对流换热:是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实例: 暖气管道; 电子器件冷却; 电风扇。9、传热过程的增强:增强传热的积极措施是设法提高传热系数,降低传热过程的热阻:增大换热面积增大对流换热系数小的一侧固体壁面的面积增加流体(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速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对固体壁面进行处理传热面或流体产生振动,强化对流换热选用热阻小的
10、管材,减薄管壁。10、传热过程的削弱:与增强传热相反,削弱传热则要求降低传热系数。在设备和管道外侧覆盖热绝缘层或称隔热保温层。真空热绝缘层。设备外表面涂镀氧化铜、镍黑等材料,改变表面的辐射特性,削弱本身对环境的辐射换热损失。加装抑制空气对流的元件,减少设备的对流热损失和对外辐射热损失第四章 1、阀门:楔杆闸阀、平行式双闸门闸阀、蝶阀、止回阀、排气阀、多孔板阀、减压阀、梳齿阀、球阀、锥形阀、活塞阀、套筒阀。2.法兰的分类:压力容器法兰(甲型平焊法兰、乙型平焊法兰、长颈对焊法兰),管法兰(板式平焊法兰、带颈平焊法兰、带颈对焊法兰、承插法兰、平焊环松套板式法兰、翻边松套板式法兰)。法兰连接:由一对法
11、兰、若干个螺栓和垫片组成。3、支座的分类:卧式容器支座(鞍座、圈座、支腿),立式容器的支座(腿支座、支承式支座、耳式支座、裙式支座)。4、安全泄放装置的分类:安全阀(重锤杠杆式安全阀、弹簧式安全阀)爆破片(正拱普通拉伸型、正拱开缝型、反拱型、剪切型、弯曲型)。5、填料的选用要求:单位体积(或重量)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要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即耐氧化、耐腐蚀、耐高温、耐冲刷磨损,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空隙率要满足工艺上的要求,不同的水处理工艺设备对填料的空隙率要求不同。易于再生。价格便宜,易于取得,运输和装卸方便。6、布水的类型:喷洒型、溢流型、冲击型、上向流填料容器的布水装置。
12、7、搅拌:是通过搅拌器发生某种循环,使得溶液中的气体、液体甚至悬浮的颗粒得以混合均匀。分类:混合、搅动、悬浮、分散。8、机械搅拌器:桨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桨式用于介质粘度低的液体。主要用于药剂溶解和混合。推进式用于药剂溶解和悬浮操作。9、换热器分类:按贮热容积的大小,分为容积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和快速式;按工作原理,分为间壁式和混合式;按换热方式可分直接式、蓄热式和间壁式。特点:1)容积式换热器是带有贮热容积的间壁式换热设备,具有加热冷水和贮备热水两种功能;2)半容积式换热器是一种带有适量调节容积的内藏式快速换热器,与容积式换热器的最大区别是换热部分与贮热部分完
13、全分开;3)快速式换热器在化工企业和建筑采暖系统中,因用热水较均匀,且被加热水不从系统中流出,快速式换热器应用较广,在建筑物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因生活用水不均匀,快速式换热器不宜单独使用,应与贮热设备如热水箱或热水罐配套使用,才能保证水温水压的稳定可靠第五章 1、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的流程:首先在一定压力(通常为34105Pa)下,将空气溶入欲处理的水中达到饱和值,然后将饱和液突然降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即以微小气泡(气泡直径约为20100m)释放出来,这些数量众多的微小气泡与水中呈悬浮状态的颗粒互相粘附,产生上浮作用。2、膜工艺分类: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过滤。3、膜组件分类:板式、
14、管式、螺式、中空纤维式、毛细管式。4、带式压滤机工作原理:把压力施加在滤布上,用滤布的压力和张力使污泥脱水;过程:污泥絮凝、重力脱水、楔形脱水、压榨脱水;安装位置:安装在平整的混凝土基础上。5、板框压滤机工作原理过程:板与框相间排列而成,在滤板两侧覆有滤布,用压紧装置把板与框压紧,即在板与框之间构成压滤室,在板与框上端和中间相同部位开有小孔,压紧后成为一条通道,加压到0.2-0.4MPa的污泥,由该通道进入压滤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下端钻有供滤液排出的孔道,滤液在压力下,通过滤布、沿沟槽与孔道排出滤机,使污泥脱水。第六章 1、常见的计量设备: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流量计、质量流量计、涡街
15、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孔口式计量设备、三角堰计量设备、虹吸计量设备、激光多普勒流速计、计量泵2、典型水质检测设备:pH监测仪表、电导率检测仪表、溶解氧监测仪表、浊度测量仪表、COD在线测量仪、UV紫外线光有机物检测仪表、生化需氧量(BOD)检测仪表、总有机碳(TOC)检测仪表、余氯在线检测仪表第七章 1、离心泵调节方式:变速调节或阀门调节。 2、水泵的调节类型:1)恒压调速:二泵站、建筑与小区给水系统;2)恒流调速:一泵站的典型情况;3)其他调节情况。3、恒压给水的控制点:1)控制点设在最不利点处,直接按最不利点水压进行工况调节,最不利点水压恒定;特点:改变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增加信号线的长
16、度,给工程管理带来困难。2)设于水泵出口,按该点水压进行工况调节。特点:水泵出口处恒压对用户而言就是变压水压波动范围为H0H,带来不便。第八章 1、高浓度水混凝控制技术:吸附架桥作用,以絮凝剂投加量控制。2、氯气的自动投加与控制技术:前加氯与后加氯宜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前加氯系统主要目的是杀死水中微生物或氧化有机物,对投加量准确性要求不高,宜采用原水流量进行比例投加为好。后加氯系统主要目的是对水进行消毒,并使管网水中保持一定的余氯量。这必须严格控制。由于要求水中的余氯量值比较恒定,而滤后水的需氯量是个变值,采用流量比例控制很难达到要求,因此,可采用投氯后水余氯简单反馈控制、复合环控制等方式。3、应用中氯投加的问题:1)投加点和取样点的选择:根据工艺要求选择确定氯气投加点,取样点选择根据第二章内容确定。2)余氯检测的精确可靠性:余氯检测是实现控制调节重要环节,定期监测和维护加氯与控制设备。3)系统的安全性:氯气危害很大,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九章 污泥界面计:利用光学和超声波的原理来检测。在设置和检测时,还应注意藻类与气泡的影响,以及污泥界面的凹凸不平等引起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