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毕业设计小知识点.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09390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小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小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小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小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小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牵引销牵引销是半挂全挂车中应用的连接牵引车和挂车的金属标准零部件。 一, 牵引销的分类。 牵引销按照形状可分为蘑菇式、十字式、双勺式、“l”式等等,按照直径牵引销可分为50(毫米)号和90号。根据我国的标准,牵引销按照形状可分为A型和B型,按照装配方式可分为焊接式和装配式。其加工材料一般采用碳钢和合金钢。 二,产品加工采用标准。 50号牵引销加工生产采用GB/T 4606-2006/ISO 337:1981标准。该标准全称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90号牵引销加工生产采用GB/T 4607-2006/ISO 4086:2001标准。该标准全称道路车辆半

2、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50号和90号牵引销的强度试验标准采用GBT 15088-2009 道路车辆 牵引销 强度试验。 三,牵引销的加工生产过程。 简单来说牵引销生产遵照以下程序: 1)钢材的选择。一般选用化学成分稳定的清洁低合金钢作为牵引销的选用材质。目前市场上多用40铬圆钢。 2)锻造。一般采用冷镦锻造。锻造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精确形变。锻造前和锻造中要注意尺寸检查、磁力探伤和宏观浸饰。 3)产品检验和热处理。2、轮距: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的轮距有

3、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设计时,轮距和轴距的关系一般为 B=K*L (B为轮距,L为轴距)。其中k值一般根据需求在0.55到0.64之间。3、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4、前悬(FRONT OVERHANG) 指前轮中心与车前端的水平距离.前悬的长度应足以固定和安装发动

4、机、散热器、转向器等。但也不宜过长,否则汽车的接近角过小,上坡时容易发生触头现象,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5、后悬 名词解释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从图可见:车长=前悬+后悬+轴距。所以轴距越长,前后悬便越短。最短的悬长可以短至只有车轮,即为车轮半径1/2。 但除了一些小型车要竭力增加轴矩来扩大乘坐空间外,一般轿车的悬长都不能太短,一来轴矩太长会影响灵活性,二来要考虑机械零件的布局。例如前横置引擎前轮驱动的轿车,引擎一般会安置在前轴的前方,因此前悬必须有一定的长度一;但前悬也不应过长,以确保爬坡通过性,越野车为了保证爬坡、越台的能力,前悬都很短;一些高性能跑车的前后悬取值主要

5、是出于对前后重量平衡和动态重心转移的考虑。近年为了满足严格的正面撞击测试法规,有加长前悬的趋势,目的是容纳车架的撞击缓冲结构。后悬则可以比前悬稍长一些。6、最小离地间隙:简介 “最小离地间隙”的标准号为GB/T3073.3-1993,其定义为:汽车在满载(允许最大荷载质量)的情况下,其底盘最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的距离,并以图示的形式,给出了具体的测量方法,但并未规定具体的数值范围。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详细信息关于最小离地间隙,在以前的标准中,对最小离地间隙是有规定的,大概在150160mm之间,但现在的标准取消了这项硬性规定。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

6、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最小离地间隙要考虑到运输时装卸平台的通过性,要考虑到轿车在靠近一般人行道边沿时不会发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个国家或地区销售,还要考虑到当地道路质量的情况。同时,最小离地间隙的数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与车型功能、空气动力学有关系,例如跑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小,而SUV的最小离地间隙就会比较大。SUV,是Sport Utility Vehicl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7、最小转弯半径中文名称:最小转弯半径 英文名称:mi

7、nimal curve radius 定义:掘进机在其所适用的最大宽度巷道中行进时,可转弯通过的巷道中心线最小弯 曲半径。 最小转弯半径是指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能越好。8、回转半径中文名称:回转半径 英文名称:radius of gyration 其他名称:惯性半径 定义:在转动惯量不变的条件下,设想构件的质量集中在某一点,该点到转动轴线的距离。 回转半径是一个物理量,虽与动力学中回转半径有相似的数学表达形式,但含

8、义不同。 回转半径是指物体微分质量假设的集中点到转动轴间的距离1,它的大小等于转动惯量除以总质量后再开平方。 当一力矩作用于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呈现应有的旋转运动。物体对于一个直轴的回转半径,是此物体所有粒子,对于此直轴的均方根距离。 回转半径的单位:CM(厘米)。 物体对于一个直轴的回转半径,是与对于此直轴的转动惯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理上认为,刚体按一定规律分布的质量,在转动中等效于集中在某一点上的一个质点的质量,假设此点离某轴线的垂距为k,刚体对该轴线的转动惯量与该等效质点对此同一轴线的转动惯量相等,即I=mk2,则k称为该刚体对该轴线的回转半径。 回转半径的大小与截面的形心轴有关。最小

9、回转半径一般指非对称截面中(如不等边角钢),对两个形心轴的回转半径中的较小者。这在计算构件的长细比时,如构件的平面内和平面外计算长度相等时,它的长细比就要用最小回转半径计算。9、通过角:汽车的通过性是描述汽车通过能力的性能指标,亦称越野性能。通过性的主要的几个参数: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和横向通过半径等。通过角是汽车满载静止时,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通过角是汽车满载静止时,通过障碍物的能力。一般常用的指标是纵向通过角(Ramp Angle),是指在汽车空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它表征汽车可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

10、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纵向通过角越大,汽车的通过性越好。除了纵向通过角,还有横向通过半径其表述原理与纵向通过角相同。 纵向通过角:Ramp Angle,是指在汽车空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3 。它表征汽车可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纵向通过角越大,汽车的通过性越好。接近角:(APPROACH ANGLE)是指在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即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前轴前面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离去角:(Departure angle

11、)2(如图),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突出点向后车轮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即是水平面与切于车辆最后车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位于最后车轮后面的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它表征了汽车离开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离去角越大,则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相对于接近角用在爬坡时,离去角则是适用在下坡时。车辆一路下坡,当前轮已经行驶到平地上,后轮还在坡道上时,后保险杠会不会卡在坡道上,关键就在于离去角。离去角越大,车辆就可以由越陡的坡道上下来,而不用担心后保险杠卡住动弹不得。10、半挂车支撑装置半挂车支撑装置,俗称-支腿。利用了“立木顶千斤

12、”的原理,位于半挂车车架前端,供半挂车与牵引车脱离后使用。支腿一般为手摇操纵双速单动、联动的机械式的左右两个支腿构成。但是现在也出来一种电动机装置安装在原支腿上就可以当电动使用了 。支腿的主要部件有双速齿轮箱、支撑套、支撑杆、传动螺杆(摇把)和支撑盘,结构很简单功能很重要。 支腿双速的解释:摇动支腿有两个速度,分别适合空载和重载时。一档慢速,是将摇杆拉出摇动,适合重载。另一档快速,是将摇动杆推入齿轮箱的档位,摇速加快适用于收起支腿或空载时。 操作支腿注意事项: 1、空载时可以用快速档也可以用慢速档。但是重载时严禁用快速档。 2、脱离牵引车时要注意地面是否平整,必要时支撑盘下应垫垫木以保证支撑面基本水平一致。 3、支腿收起时一定要将摇杆收回原安放卡位。以防行走时出现“打腿”现象损坏支腿。 保养事项: 1、要时常检查支腿螺栓的紧固情况,防止出现松动失去支撑力。2、在使用一年或是三万公里以后要加注锂基润滑脂保证齿轮部件正常使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