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社会活动独自在家时说课稿一、说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家长们往往忙于加班、应酬,孩子在家的独处时间越来越多,而孩子独处的过程又与幼儿的安全息息相关。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设计此活动,力求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的相关点,在懂得一些安全常识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此活动的目标是: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能力目标:提高幼儿在危急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认知目标:引导幼儿了解独自
2、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活动目标,我们把重点定位于:提高幼儿在危急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活动难点是能运用完整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三、说活动准备为顺利完成以上目标,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询问家长,了解幼儿独自在家时的情况。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表演“独自在家时”(内容是设计的短小情节)四、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1、采用直观法:以多媒体课件直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使活动
3、生动活泼,2、采用提问法:在活动中教师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幼儿获得新的知识和发展智力,3、采用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他的活泼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通过直观法这时让幼儿交流讨论是个很好的时机,4、采用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独自在家的孩子,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我在幼儿旁边利用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理解的进行引导或表演好进行表扬。五、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情感,本活动让幼儿采用的学法有:1、直观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
4、体情景表演直接获得印象。2、讨论谈话法: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3、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采用游戏体验法,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六、说活动过程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知识掌握程度为由,我这样开展活动过程,谈话导入、引入情景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自由探索讨论,获得新知游戏体验、升华新知。1、谈话导入:一开始我就与幼儿谈话:齐齐是住在老师隔壁的一个小男孩,最近他的爸爸出差了,妈妈是医生,要去医院值班,让齐齐一个人在家,齐齐一个人在家是怎么做的呢
5、?老师带来了齐齐一个人在家的动画片,小朋友想不想看?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简短的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内容是设计表现独自在家时的小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看课件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提问:齐齐是怎么做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此环节,让幼儿懂得独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来时该怎么办,懂得不能给陌生人开门)3、自由探索讨论(1)、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幼儿观看课件后,在这环节中,我作为引导者、合作这、支持者,帮助幼儿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
6、,齐齐在家是怎么对待陌生人的?齐齐是不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幼儿分组讨论如果有陌生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的情况发生时该怎么办?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请每组2-3名幼儿总结交流,师幼共同为独自在家时出点子想办法,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保护方法。)(2)、小朋友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你认为自己勇敢吗?互相讨论一下,独自在家时还可以干什么?请部分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交流。(通过谈话,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乱动的,以及一个人在家时应该做哪些事情,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四)游戏体验法:玩游戏:大灰狼和小兔子。让幼儿通过实践的游戏活动,在玩中学,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7、。这时,老师给做的好的幼儿及时表扬,能让每个幼儿都在游戏中找到快乐,这样不仅能使幼儿真正掌握知识,也能让幼儿亲身体验独自在家的感觉,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五)家园同步活动结束后,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独自在家创造适宜条件,让幼儿亲身体验独自在家的感觉,并将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进行展出。活动反思: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们越来越忙碌,孩子们独处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他们能照顾好自己,安全地成长吗?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孩子尽快学会自护自救。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看动画、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幼儿懂得了自己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孩子们知道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知道了危险发生时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培养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本活动,“演”能让孩子身临其境,“争”能使孩子遇事更加机智。符合幼儿的兴趣,所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勇于结合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概括力及表达能力,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新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