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教师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9938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专题训练:文言文断句1. (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答案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

2、线部分断句。(限6处)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问则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我看了你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是文章的志趣、气概不凡,文辞情调美妙,追慕古代为文之道并且崇尚仁义的人,如果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再加上渐

3、深的学问,那么古代作者所能到达的境界也是不难达到的。古代的那些文人,没能在当世有良好际遇,他们把自己的志趣寄寓在文章之中,希望他们的思想能在后世被认同,从两汉以来,富贵之人,成千上百,按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富贵之人的显赫名声哪里比得上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杨雄这些人!当初这些人难道也企求被当世人所赏识?!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补不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是

4、以 圣 人 为 而不恃 功成 而 不 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解析 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道法自然)自然规律,就犹如射箭一样,弓位高了就往下压一压(高者抑之),弓位低了就往上抬一抬(下者举之)。用多余去补不足。人之道(规律)

5、,则不是这样。它是损不足去奉多余。什么样的人才能用有余去奉天下呢?唯有有道者。因此圣人为而恃,功成而不处,不会去想在众人面前立贤名,以均天下。 2008年高考题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者自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

6、/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阳子到宋国去,住在一个旅馆里。旅馆里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长得漂亮,另一个长得丑陋。长得丑陋的受人尊敬而长得漂亮的被人轻视。阳子问其中的缘故。旅店的仆人说:“那位长得漂亮的自认为漂亮,我不知道她什么地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认为丑陋,我不知道她什么地方丑陋。”阳子说:“弟子们记住,(一个人)品行很好而又能去掉自己认为很好的这种品行,到什么地方不受人尊重呢?”2.(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暴 其 尸 而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其是吾 弟 与 嗟 乎 严 仲 子 知 吾

7、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史记刺客列传)答案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聂政的姐姐聂荌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大概是我弟弟吧?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于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聂政 2009年联考题1.(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8、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 存焉君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而 所 以 自任者轻。【注】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答案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说:“言语浅显但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所操持的简约,但成效广大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谈,讲的都是眼前的事,然而道却蕴含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在于舍

9、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他人的太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少。”2.(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美也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美 恶 矣答案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鲁国有个长的很丑的人,他的父亲出门看到商咄,回来对他的邻居说:商咄还不如我儿子呢。

10、但是他儿子是长得最丑的,而商咄却是长得最美的啊。他把长得最美的说成不如最丑的,是受到他的偏爱所局限啊。所以,只有明白了美的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丑的,丑的可以被人们认为是美的,然后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美和丑了。3.(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诗 人 多 用 野 老 字 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 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 篇 注 云 六 国 时 人 在齐楚间 应 邵 曰 年 老 居 田 野 相 民 耕 种 故 号 野 老 则 二 字 所 出 最古矣。(陔余丛考野老)答案诗 人 多 用 野 老 字/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

11、注 云/六 国 时 人/在 齐 楚 间/应 邵 曰/年 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种/故 号 野 老/则 二 字 所 出最古矣。诗人多用“野老”,不过说的是田野老人而已。根据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注:六国时期的人,在齐楚间。应邵说:“年老居田野种田,所以号野老”。这是二字最早的出处。4.(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二模第二学期统一练习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答案弹棋,

12、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弹棋是始自魏宫的,它的内部装有器械用来戏玩。文帝十分擅长玩弹棋,用手巾来甩动,没有不击中的。有个人向文帝说自己也能。文帝就请他来,客人拿下头上的葛巾(葛布制成的头巾)来击打棋,比文帝的技艺更精妙。5.(北京市朝阳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

13、至于成功。答案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的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到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2009年9月更新1.(2010届广东省梅州揭阳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群断句。对 曰 夫 兵 在 御 之 得 其 道 不 在

14、众 多 陛 下 取 其 壮 健以 道 御 之 足 以 无 敌 于 天 下 何必多取 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答案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魏征回答说:“军队在于治理能够得法,不在于人数众多。皇上征召那些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就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体弱的人来增加虚数呢!2.(广东顺德伦教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答案 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

15、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用针有深浅,经常有超过深度和深度不够的情形,外加恐惧害怕的心理,还有审慎小心的想法,臣想都想不过来,哪还有心思治病!这就是给达官贵人看病看不好的原因。”皇帝认为他说得对。郭玉年老死于任上。3.(湖南省浏阳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用/给文中句子断句。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答案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 以善雍齿 / 雍齿 / 高祖之仇 / 陵又本无从汉之意 / 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王陵最终跟随汉王平定了天下。因为和雍齿友好,而雍齿是高祖的仇人,王陵又本来没有服从汉的意思,所以后封王陵,做

16、了安国侯。4.(重庆市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用斜线()断句: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答案 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他弯腰透过围墙往里看,见有十多人,男男女女交叉坐在一起,中间摆有美味佳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他的妻子也坐在其中,谈笑风声。15. 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赏 罚 之 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可不 平 罚 不 可 不 均 赏赐知其所施则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 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赏 不 可 虚 施罚 不 可

17、妄 加赏虚施则 劳臣 怨罚 妄 加则 直 士 恨。答案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参考译文】 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被给予好处的原因,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惩罚使他们知道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