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整合提升一、近代前期重大抗争与探索的特点、贡献及影响1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具有广泛性。(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3)革命具有层次性、阶段性。(4)革命具有继承性。(5)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2抗争与探索的贡献和影响。(1)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为建立起以天京为中心的政权与清政府对峙;颁布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在义和团运动中打出了“灭洋”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旗帜,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
2、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美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2)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变,使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达到顶峰。针对训练1(2017益阳调研)“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A结束了被奴役的历史B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C建立了一个民主共和国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据材料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上思想上的解放作用”可知从政治上推翻了二
3、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D二、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时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内战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大陆分离,中国长期不能统一针对训练2(2014福建卷)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解析:根据题干“长征期间”信息予以判断。“长征期间”是指19341936年,八七会议是1927年,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是长征期间的会议,但
5、它是解决党内矛盾问题,与材料“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八一宣言是1935年红军在长征中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材料“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一致,中共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故C项正确;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不属于长征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C鸦片战争前夕(19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国情对比比较项中国英国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军事力量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政策闭关自守殖民扩张中英贸易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综合国力日趋衰落世界
6、强国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针对训练3(2017佛山质检)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解析:材料“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体现了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B项正确;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领先于中国的农业文明,但材料强调文化层面,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近代中国在文化层面的落
7、后,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故C项错误;英国靠坚船利炮打败中国,故D项错误。答案:B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真题展示(2016海南卷)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
8、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解析:由“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可以看出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并四处传播,可见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合,故A项正确;B、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A备考指导熟悉掌握重要的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等;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如主客观两方面、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与片面的观点等。1宗藩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宗藩关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中国“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赐予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
10、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而提前来华朝贡,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由此可见,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2曾国藩和湘军。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
11、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被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事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为首的
12、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媚外卖国,屠杀人民,激起公愤。3东南互保。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于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
13、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之后在武昌起义后各省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而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及各地方长期割据,则是源自强势人物袁世凯去世后,中央权力出现真空、各地派系拥兵自重,与东南互保并无直接关系。4“门户开放”。为了分享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
14、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没有影响到列强的利益,因此也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反而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5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
15、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康有为对它大加赞赏,将保皇会改为“帝国宪政会”,期待从清朝的立宪中寻找政治出路。立宪派张謇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等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他们在各省咨议局中占据多数,希望
16、从此走上政治舞台。他们发起16省咨议局联合请愿,要求立即召开国会。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6左倾和右倾的区别。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
17、”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目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右倾”是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7城市中心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要是指革命发展道路以城市为革命中心、以工人阶级为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
18、在和平时期在城市进行合法斗争,到革命时机成熟时,在城市中举行工人起义,先占领城市,后进攻乡村。即瞿秋白所说的“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形式。这是一条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所经历的、被俄国十月革命证实是正确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是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的。8绥靖政策。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
19、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推向了顶峰。9“双减双交”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就逐步确立了“双减双交”政策。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双减双交”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这与国共十年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有着不同的性质,其特点有三:首先,这一政策是在日本全面侵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制定这一政策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这一政策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抗战时期最
20、符合实际的进步性土地政策。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它使解放区的土地占有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有利于革命的变化,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阶级和物质条件;它联合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0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召开。瓦窑堡会议批评了党内那些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27日,根据会议决议,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
21、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坚决抗日,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抗日,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甚至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包括蒋介石在内也有可能抗日。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11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22、。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支援英军作战,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下旬由滇西入缅。战争分为二个阶段,即滇缅路之战和打通中印公路之战。滇缅路之战:1942年3月8日,日军攻陷仰光后,分三路北进,中国远征军狙击中路和东路正面之敌,英军狙击西路之敌。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保卫战中沉重打击日军后,由于联络和给养被切断,被迫撤退。西路英军不断败退,4月16日,英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中国远征军新38师在师长孙立人的带领下,攻破日军封锁,击溃敌军主力,光复仁安羌,救出7 000多名英军及被俘的英国士兵、美国传教士、记者等500多人,创造中国军队扬威于异国的纪录。此后,日军长驱直入,攻陷云南腾冲。中国
23、远征军一部退入中国云南境内,采取守势,另一部撤往印度。6月6日,战斗终结。撤往印度的远征军经过整顿改称中国驻印军。打通中印公路之战:中印公路是从印度的列多,经野人山区、胡康河谷、密支那至八莫,与滇缅路衔接,史称中印公路或史迪威公路。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春,中国驻印军和盟军开始了缅北反击作战。中国军队勇猛进攻,日军节节败退。到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攻占芒友,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至此,完成了作战任务,战斗结束。中国远征军在这次作战中,歼灭日军四个师团的大部或一部,牵制了日军缅甸方面军的预备队,为收复缅北及支援整个缅甸战场做出了贡献
24、。12关于“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问题。所谓“敌后战场”,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当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所谓“正面战场”,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关于这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传统观点认为,作为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持全面抗战路线,采取游击战略,实行人民战争,不断发展和壮大抗日力量,抗击了多数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些年来,如下观点得到不少人认同:当时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并非敌后战场,而是“正面战场”,国民党也并非只是奉行片面抗战路线,其总体战略方针是“持久消耗战”;即使在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也没有完全放弃正面进攻,在正面战场上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敌后战场。关于“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过去多年来注重于其矛盾与对立方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其间的密切联系,认为两个战场之间有着互相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缺少哪个战场,中国抗战都难以坚持,更不能取得最后胜利;两个战场都是在总的持久战方针指导下整体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割裂与对立起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