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三思”教学课堂.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113916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三思”教学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三思”教学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三思”教学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三思”教学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三思”教学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 谈“三思”教学 课堂新授课巧家县第三中学数学教师 张志凌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关键词:概念课 命题课 思习 思究 思做 思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将 2001 年版“三句话” :“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修改成:“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修改的基本理念使基本理念更广。新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

2、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还强调数学教育,就是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基本思想,并得到磨练,在数学学习中,能获得知识,能接受数学思想,能提高数学思维,能端正态度,能丰富情感,能 发展价值观,能收 获 快乐不同的学生能拾起不同的果实,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做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

3、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不同的课型在课堂的教学模式及导学案的制作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就新授课型,跟大家交流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及导学案制作上的几点心得。一、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导出全部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是相互联系,由简到繁形成的学科体系。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提高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整个数学学科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数学概念在数学学科中的知识层次上又是属于比较基础和简单的。概念内容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概念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它更应该注重的应该是对知识的深化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达到这一目的

4、我把概念课分为以下几个流程来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质疑,概念深化。(一)自主学习(导学案的思习部分)。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一定数量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引入课题,再给出预习目标, 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包含的内容有:各知识要点、知识点的备注及存在的问题。知识点的备注又包括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实例说明、补充的内容等。存在的问题可以是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二)合作交流。交流讨论要完成以下任务:在小组内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将存在的问题提出请教组内其他成员。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用于各组相互质疑时的提问)

5、完成展示准备。(三)展示质疑。展示质疑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预习成果。其他各组做补充。各组相互质疑提问,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作补充。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概念中容易出现混淆的地方,并采用小组相互质疑、 对抗、提 问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轴对称图形这一节,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找的时候很容易将立体图形中的一部分当成轴对称图形,在此,教师就可以以此机会让学生讨论:轴对称图形包含立体图形吗?答案肯定有包含和不包含两种,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6、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四)概念深化(导学案的思做,思展部分)。概念深化有以下几种形式: 选择一些简单的巩固练习来辨认、识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变式或变式图形,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形成正确的概念;归类整理,形成系统和网络,以求巩固、深化、发展和应用。下面我就以“轴对称” 这 一节概念课为例, 对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几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生活现象开始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并将生活中的轴对称抽象到数学中的翻折的过程,是一节体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课题。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小学

7、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课我采用自学交流展示对抗,质疑练习的教学流程,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题导入1、1、学生的剪纸游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剪裁,将剪出来的东西,与同学们分享,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轴对称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3、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学生观察,总结,回答。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

8、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通过丰富的轴对称图形实例让学生体会“ 对称”的感受,从而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对称”的概念,从而进入新课。二、出示学习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师板书学习课题,并利用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学生迅速浏览学习目标,重、难点,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些任务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学习目标,重、难点的展示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自主学习三、思习1、布置预习任务:按照预习要求预习课本第 58 到第 59 页,并将预习成果列举在下面:学生通过预习,按照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预习任务

9、包括:(1)本节知识点。(2)对知识点的理解。(3)自己存在的问题。(4)制作简单的教具。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自学中思考、归纳 、总结 。并通 过简单教具的制作让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归纳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交流任务:(1)预习成果的分享。(2)存在问题的学生按照交流任务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迅速完成,并做好展示分工。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流 请教。(3)小组智慧的结晶即:针对本节知识点,小组共同设计问题。展示质疑3、小组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展示时使用自己制作

10、的简单教具进行讲解。讲解完成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提问,质疑,回答,做到将概念理解透彻。同时所有同学做好笔记。小组展示不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4、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内容。学生对比,订正。概念深化四、思做、思展教师布置思做任务。1、学生先独立完成对应练习。2、小组进行交流、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展示完成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错。4、在展示过程中出现意见不同的地方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如:找出身边的辩论、质疑能很好的加深学生对错解的印象及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很多同学会将桌子等立体图形包含在里面,但对概念理解透彻的

11、同学就知道: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在此就可以组织学生辩论,得出正确答案,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补充、纠错后用多媒体给出标准答案。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后,学生再进行对比,订正。五、课堂小结 1、先由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再做总结。最后得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要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要快乐学习。二、命题课命题课也叫探究课,它是数学课的又一重要课型,通过探究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推导、类比、观察、 归纳 、迁移得出新的知识技能,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情景中去解决问题。命题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实际事物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或从已有的数学知识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

12、步提高学生从实际(或旧知识)中“类比猜想”、“ 归纳概括”以及“推理论证” ,最后得出“ 结论”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探究课的基本流程应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理解、知识应用。探究 课我不提倡自学、看书,因为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都有一个不自主的习惯:看到结论后直接应用结论,对结论的发现、验证、推导不引起重视,忽略了数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自主探究(导学案的思究部分)。由图片、旧知、视频、问题等引入课题,并从中 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再经过类比、猜想、归纳、概括、推理、论证得出新的公式,定理,并将公式、定理 转化成数学语言。在此过程学生

13、还需将不会的、不懂的、不理解的作好记录。(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要完成以下任务: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出来。将存在的问题提出请教组内其他成员。针对公式、定理设计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完成展示准备。(三)展示理解(导学案的思展部分)。展示理解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以小 组为单位展示本组探究过程。各组相互质疑提问。归纳总结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作补充。(四)知识应用(导学案的思做、思展部分)。知识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学以致用和练习反馈。学以致用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目作为范例。 练习反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适量的、有梯度的练习,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交流讨论;最后在展示、纠错、归纳;教

14、师作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要让学生纠错、归纳。对易错的地方反复纠错, 对解题的方法,规律进行总结,从而生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下面我就以“实际问题 与二次函数” 这一节探究 课为例,对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后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学生有了一定的二次函数的知识,并且在前两节课已经接触到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而本节课需要利用建模的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对学生而言比较困难,尤其是关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需要学生经历分析、讨论、对比等过程,进而得出结论。学生在 经历

15、“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利用求解的结果解释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题导入一、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投篮游戏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个非常好玩的游戏里边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学生观察,总结,回答。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对图像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抽象出数学问题,而很多数学知识又都可以应用于生活,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出“ 二次函数” ,从而进入新课。二、出示学习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师板书学习课题,并利用多媒体

16、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学生迅速浏览学习目标,重、难点,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些任务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学习目标,重、难点的展示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三、思究1、旧知复习:学生采用必答、轮答、抢答的形式迅速回答问题。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的复习能更快的进入学习氛围中,并为后面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扫清知识障碍,做好铺垫。必答、轮答、 抢答的方式能很快的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自2、自主探究:问题:用总长为 60m 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学生按照自主探究的要求完成探究任务,并将不会的、不懂的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实际事物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或从已有的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