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点1. 前庭大腺(巴多林腺)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大小1-2cm2. 女性生殖系统淋巴分为盆腔淋巴和外生殖器淋巴3. 子宫肌层排列内环,中间交叉,外纵4. 阴道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已形成血肿5. 子宫峡部非孕期长1cm,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6. 子宫内膜上2/3为生发层,下1/3为基底层7. 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宫骶韧带和圆韧带8. 子宫主韧带固定宫颈,防止子宫下垂,9. 子宫全切除时易损伤输尿管有:切断结扎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卵巢漏斗韧带,子宫动脉结扎10. 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倾斜,内2/3包裹输卵管,外1/3移行为卵巢悬韧带11. 子宫附件淋巴汇入
2、腰淋巴结12. 骶岬是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标志,骶棘韧带(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重要指标,坐骨棘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重要标志。13. 扁平骨盆特征是:变直向后翘或呈深弧形,较常见。14. 会阴切除术切断的肌肉依次为: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部分肛提肌。15. 组成骨盆底外层的肌肉有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坐骨海绵体肌和肛门外括约肌。16. 骨盆底内层最坚韧,主要由肛提肌构成,耻尾肌是肛提肌最主要部分17. 中骨盆平面是指从耻骨联合下缘中点,经过坐骨棘止于骶骨下端18. 骨盆出口横径是指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19. 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子宫颈
3、管黏膜上皮细胞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子宫颈阴道部为复层鳞状上皮;子宫体黏膜为柱状上皮;输卵管黏膜为复层高柱状上皮20. 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内生殖器则由自主神经支配21. 加强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作用的肌肉是肛提肌22. 从子宫角前面至大阴唇前端为圆韧带;从宫颈到达骨盆侧壁的韧带是主韧带;卵巢动静脉从骨盆漏斗韧带穿过23. 左侧卵巢动脉来自肾动脉;右侧卵巢动脉来自腹主动脉24. 盆底的浅层肌肉的肌腱在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会合形中心腱;覆盖于耻骨弓与坐骨结节之间的三角形平面上的是尿生殖膈;盆底最深部最坚韧的一层,有提肛肌及其筋膜组成的是盆膈25. 中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26. 乳房发
4、育是女性青春期发动标志和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月经初潮在之后2.5年左右,为青春期重要标志27. 正常月经量为30-50ml,80ml称为月经过多28. 卵泡的发育: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29. 卵巢基本生殖单位为始基卵泡,胚胎20周时最多,生育期约400个左右卵泡发育成熟,其余自行退化闭锁。始基卵泡由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构成。30. 窦前卵泡由初级到次级分化,出现透明带,颗粒细胞出现FSH、E2、T受体,卵泡内膜细胞出现LH受体。窦前卵泡具备合成性激素的能力。31. 窦状卵泡形成卵泡液和卵泡腔,颗粒细胞出现LH、前列腺素、催乳素受体。32. 排卵前卵泡(成熟卵泡)又
5、称为格拉夫卵泡,结构包括卵泡外膜(与卵泡间质无明显界限)、卵泡内膜(内含血管),颗粒细胞(不含血管,营养来自卵泡内膜)、卵泡腔(含卵泡液和雌激素)、卵丘(内藏卵细胞)、透明带、放射冠(直接围绕卵细胞的一层颗粒细胞)(外内)33. 卵母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其内分泌调节为排卵前血LH/FSH峰的出现34. 黄体成熟在排卵后7-8天,退化在排卵后9-10天。35. 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前体为卵泡内膜细胞)+卵泡外膜包围=黄体36. 卵巢合成并分泌的激素为甾体激素(属于类固醇):雌激素(C18)、少量雄激素(C19)、孕激素(C21)。孕烯酮醇为所有甾体激素的前
6、身物质。37. 雌激素在月经第7天分泌迅速增加,排卵前形成高峰(第一次高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次高峰(低于第一次),月经前为最低水平。(雌激素由雄激素转化形成)38. 孕激素在卵泡早期不分泌,成熟卵泡分泌少量,排卵后增加,排卵后7-8天分泌达高峰,月经来潮时降至卵泡期水平。39. 卵泡内膜合成分泌雄烯二酮,卵巢间质合成分泌睾酮。40. 卵泡膜细胞中胆固醇(孕激素)在LH作用下转化为雄激素(雄烯二酮和睾酮),在颗粒细胞内雄激素在FSH作用下转化为雌酮和E2,最后转化为E3。41. 腺垂体激素包括:FSH、LH(糖蛋白)、PRL(多肽)42. FSH作用:直接促进窦前和窦状卵泡生长
7、发育;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进E2的合成和分泌;调节优势卵泡选择和非优势的闭锁;在卵泡晚期与雌激素协同作用诱导颗粒细胞合成LH受体,为排卵和黄素化做准备。43. LH作用:卵泡期刺激卵母细胞合成雄激素;排卵前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排卵;黄体期维持黄体功能,促进E、P的合成与分泌。44. 雌激素低于200pg/ml时对下丘脑GnRH和垂体FSH分泌负反馈,当高于200pg/ml正反馈,形成FSH和LH排卵排卵峰45. 促使子宫发育,促使第二性征发育为雌激素46. 对丘脑下部及脑垂体前叶的反馈雌激素-正负反馈,孕激素-负反馈47. 子宫内膜增殖期(5-14d)特点:早期(5-7d)内膜薄1-2mm;
8、中期(8-10d)腺上皮细胞呈柱状,有分裂象,间质水肿;晚期(11-14d)血管增生呈螺旋状。48. 子宫内膜分泌期(15-28d)特点:早期(15-19d)出现糖原空泡;中期(20-23d)内膜呈锯齿状,出现顶浆分泌,排卵后7天分泌活动达高峰,与囊胚植入同步;晚期(24-28d)内膜厚10mm呈海绵状,间质细胞分化为蜕膜样细胞。49. 雌激素受体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含量最高,孕激素受体在排卵时达高峰。50. 宫颈粘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在月经周期6-7天出现,排卵期最典型,22天左右完全消失,代之为椭圆体。51. 雌激素促进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促进乳腺小叶和乳腺腺泡发育52. 雌激素促进高密度脂蛋白
9、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生成,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53. 肾上腺是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由于21-羟化酶缺陷,致使雄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女性男性化54. 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伴有卵巢功能低下55. 合体细胞由朗汉斯巨细胞分化而来,朗汉斯巨细胞是分裂生长的细胞,妊娠晚期朗汉斯巨细胞退化稀疏呈断续排列56. 精子获能的部位在子宫腔和输卵管腔,受精的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和峡部连接处,受精卵着床部位多在子宫后壁上部57. 受精72h(3d)分裂为16个细胞的实心细胞团,称为桑葚胚即早期胚泡;受精后5-6d受精卵透明带消失,体积迅速增大形成晚期胚泡,受精后6-7d受精卵着床。58. 受精卵着
10、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分为底蜕膜(胎盘的母体部位),包蜕膜(妊娠14-16周包蜕膜和真蜕膜逐渐融合,宫腔功能消失),真蜕膜59. 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内到外: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胎膜(平滑绒毛膜和羊膜构成)、脐带(1脐静脉2脐动脉)、羊水。60. 羊膜为胎盘最内层,表面光滑,无血管神经。61.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为叶状绒毛膜,为胎盘主要部分。长入底蜕膜的绒毛称为固定绒毛。胚胎发育至13-21天,绒毛形成,受精后3周,胎儿血循环建立。62. 晚期胚泡着床后,滋养层细胞内层分化为细胞滋养层(即朗汉斯巨细胞,生长分裂),外层分化为合体滋养层(执行功能,细胞滋养层分化而来)63. 胎
11、盘物质交换的部位在血管合体膜。交换方式有简单扩散:氧气、二氧化碳、水、Na、K、脂溶性维生素易化扩散:葡萄糖主动转运: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Ca、Fe等64. 母血中IgG通过胎盘,胎儿获得被动免疫65. 胎盘合成激素和酶:HCG:糖蛋白激素,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受精后6天形成,10天可测出,妊娠8-10周高峰,产后2周消失,诊断早孕最敏感HPL人胎盘生乳素:多肽激素,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妊娠5-6周测出,妊娠34-36周高峰,产后7小时消失,调节代谢,抑制排斥雌激素:早期卵巢黄体产生,10周后胎儿-胎盘单位生成孕激素:早期卵巢妊娠黄体产生,8-10周后胎盘合体滋养层主要产生。66. 脐带足月长3
12、0-100cm,平均55cm,胎儿含氧量最高的为脐静脉血,含氧量最低的为脐动脉血。67. 羊水早期来自母体血清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为主要来源。足月胎儿吞咽羊水500-700ml/h,通过胎膜母体与羊水交换400ml/h,通过胎盘母儿液体交换为3600ml/h。妊娠8周羊水5-10ml,妊娠10周为30ml,妊娠20周为400ml,妊娠38周为1000ml最大,妊娠40周足月为800ml,过期妊娠为300ml。羊水PH7.20.68. 雌激素生成:母体胆固醇在胎盘内转为孕烯醇酮,经胎儿肾上腺产生大量硫酸脱氢表雄酮,经胎儿肝脏后至胎盘转化成雌三醇再由母体尿中排出69. 胚胎8周B超可见心脏
13、搏动;12周外生殖器已发育;16周确认性别;18-20周胎动。妊娠前5个月胎儿身长=妊娠月数的平方;妊娠5个月后胎儿身长=妊娠月数*570. 胎儿脐静脉闭锁为肝圆韧带,脐动脉闭锁为腹下韧带,动脉导管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卵圆孔于生后6月内完全闭锁,胎儿血全为混合血。71. 胎儿红细胞来自卵黄囊,妊娠10周由肝脏生成,后期骨髓和脾脏造血。妊娠8周后出现粒细胞,妊娠12周后胸腺、脾脏生成淋巴细胞。妊娠6周甲状腺分泌(最早发育的内分泌器官),妊娠12周分泌胰岛素。72. 妊娠足月时子宫增大为35*25*22cm,多右旋;宫腔容量增加1000倍;子宫重量增加20倍;子宫增大最初受激素影响,中期子宫肌细胞
14、肥大,晚期宫腔压力导致肌细胞伸长。73. 子宫宫底妊娠后期增长最快,子宫下段次之,子宫颈最少。74. Braxton Hicks收缩: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律无痛性收缩,特点是宫缩稀发、不规律、不对称,随妊娠进展不断增加直至妊娠晚期,宫腔压力为5-25mmHg,时间不足30秒。75. Chadwick征:妊娠后,阴道黏膜变软,水肿充血呈紫蓝色。阴道PH降低,防止感染。76. 妊娠后母体心脏左上前方移动,心尖搏动左移1-2cm,多数心尖处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孕32-34周心排出量及血容量达高峰,易发生心衰。77. 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右侧居多78. 孕妇血液相对稀释,血红蛋白11
15、0左右,网织红细胞,血浆白蛋白,白细胞7-8周增加,妊娠30周达高峰,中性粒;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变化不大,ESR,凝血酶原时间缩短。79. 妊娠期孕妇胸式呼吸为主,肺活量无变化,通气量40%,潮气量39%,残气量20%,肺泡换气量65%。80. 妊娠期孕妇空腹血糖略低于非孕期,糖耐量试验血糖增高幅度大且恢复延迟,靶细胞有拮抗胰岛素功能。妊娠期基础代谢率早期,中晚期,身体处于正氮平衡。81. 子宫复旧一般需要6周,产后1周如孕12周大小,产后10日子宫降至盆腔82. 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血管形成血栓,若子宫复旧不良血栓脱落,造成晚期产后出血;非胎盘面血管发生玻璃样变逐渐吸收。83.
16、 初乳:产后7天内分泌;过渡乳:产后7-14天;成熟乳:产后14天以后。初乳和成熟乳都含有大量IgA84. 产后72小时血循环量增加15-25%,最易发生心衰;白细胞高,中性粒高,淋巴减少,血小板高。85. 产后雌孕激素1周后恢复正常,胎盘生乳素产后6小时测不出。86. 分娩动因:前列腺素能诱发宫缩并刺激宫颈成熟,高雌激素激发子宫收缩,内皮素是子宫平滑肌的强诱导剂,子宫肌细胞间隙链接增多被动扩张。87. 枕先露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88. 胎头(枕左前)双顶径进入骨盆,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胎头矢状
17、径与右斜径一致,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89. 初产妇多在预产期前抬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90. 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和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为胎儿下降。91. 胎头到达盆底肛提肌使胎头俯屈,使枕额径变最短径线枕下前囟径通过骨盆92. 胎头进入中骨盆到出口平面完成内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肛提肌帮助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93. 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胎头仰伸,胎儿双肩沿骨盆入口斜径进入骨盆94. 足月胎儿胎头最短前后径线为枕下前囟径(9.5cm),最长为枕颏径(13.3)95. 子宫下段是子宫破裂的好发部位96. 产褥病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每日测4
18、次体温,间隔4小时,有2次38度,以产褥感染为主,还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炎症97.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最常见98. 流产:妊娠不足28w、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12w为早期流产,28w12w为晚期流产99. 早产: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1000g体重20cm。106. 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B超下单一,羊水暗区深度小于3cm,AFI5cm107.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中输卵管妊娠以壶腹部妊娠最常见,其次为峡部108.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孕37周后,胎儿体重2500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
19、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数,死亡率为正常的4-6倍109. 胎儿发育分类:第一阶段(孕17周前)主要是细胞增殖;第二阶段(孕17-32周)细胞增殖增大;第三阶段(孕32周后)主要是细胞增生肥大110. FGR分类:内因性均称型FGR(原发性):抑制因素在孕早期(第一阶段),体重头围身长相称都小于正常,外表无营养不良,各器官细胞数量少,胎盘小功能无异常,胎儿无缺氧表现,出生缺陷高,预后不良外因性不均称型FGR(继发性):多在孕晚期受有害因素,身长头围正常,体重偏低,发育不均称,外表呈营养不良或过熟儿状态,各器官细胞数量正常体积小,胎盘体积正常功能差,胎儿常有宫内缺氧,易发
20、生低血糖外因性均称型FGR(混合型):多因缺乏重要生长因素,整个孕期均有影响,体重头围身长都小于正常,外表营养不良,各器官细胞数量少体积小,胎盘小功能正常111. 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为死胎,多为胎儿宫内缺氧112.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28周前诊断为胎盘低置状态。113. 前置胎盘是孕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最常见原因。114. 前置胎盘分类: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型):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最严重,出血早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未覆盖低置胎盘:胎盘位
21、于子宫下段,边缘极为接近但未达到宫颈内口。以最后一次检查结果决定分类115.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116. 胎盘早剥主要病理表现为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早剥处受损的胎盘绒毛与蜕膜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入血,可分为显性剥离(阴道流血)、隐性剥离(腹痛明显,宫底升高)、混合性剥离(前两种),可出现血性羊水117. 子宫胎盘卒中:胎盘早剥(特别是隐性剥离)时,胎盘后血肿增大压力增加,血液浸入肌层导致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血液渗入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造成宫缩乏力、产后出血。118. 胎儿窘迫: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机健康和生
22、命综合征状。急性缺氧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由于脐带和胎盘因素;慢性缺氧多发生在妊娠晚期,主要由于并发症或胎盘功能减退。119. 胎膜早破(PROM):在临产前胎膜破裂1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12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胆汁酸高值)为特点,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122. Rh溶血主要是Rh(-)母亲和Rh(+)胎儿之间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ABO溶血主要是O型血母亲和A/B型胎儿之间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ABO溶血最常见。都是由于产生IgG抗体产生的溶血123. O型血母亲血液中天然
23、抗体为抗A抗B的IgG抗体,A或B型血母亲中天然抗体为IgM抗体,只有IgG抗体可以通过胎盘124.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分3级:级临界性狭窄骶耻外径18cm,入口前后径10cm大多数可经阴;级绝对性狭窄骶耻外径16cm,入口前后径8cm必须剖宫产,两者之间为级可试产,跨耻征可阳性,主要影响是易发生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胎位异常、脐带脱垂、PROM、子宫破裂等125. 单纯扁平骨盆:骶耻外径18cm,入口前后径10cm,横径正常,内测量对角径11.5cm,骨盆入口平面狭窄126.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骨盆入口平面狭窄,骶耻外径18cm,入口前后径10cm,髂棘间径髂嵴间127. 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
24、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15cm,主要是影响胎头内旋转,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包括漏斗骨盆:骨盆入口平面各径线正常,见于男型骨盆横径狭窄骨盆:见于类人猿型骨盆,三个界限的横径均变短。骨盆出口平面狭窄不应试产。128. 均小骨盆:女型骨盆,三个界面均狭窄,每个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以上,体型匀称129. 胎位异常分类: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儿枕骨在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侧)方(枕后位胎头俯屈好以前囟为支点娩出,俯屈不良以鼻根为支点娩出)胎头高直位:胎头以不屈不仰姿势以枕额径衔接,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
25、一致,双顶径与入口横径一致,枕骨向前为高直前位,枕骨向后为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枕横位的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一致)以前顶骨先入盆面先露:胎头以极度仰伸的姿势通过产道,以颏骨为指示点臀先露:最常见异常胎位,以骶骨为指示点,又分为单臀先露(腿直臀先露,髋弯膝直)、完全臀先露(混合臀先露,髋弯膝弯)、不完全臀先露肩先露:见于横产式,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最不利胎位复合先露:先露部伴有肢体同时进入骨盆130.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500ml,占分娩总数的2-3%,包括三个时期: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80%),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首要原因。131. 产后出血病因:宫缩乏力(最常见占70-80%)、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胎盘滞留、嵌顿、剥离不全、部分性胎盘粘连或植入)、凝血功能障碍132. 子宫破裂:为产科最严重并发症,病因包括:(1)自然破裂子宫切口瘢痕破裂梗阻性难产(最常见)缩宫素应用不当(2)创伤性破裂(手术不当)133. 病史主要组成成分为现病史,生育情况书写:足月产-早产-流产-现存子女数134. 女性阴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为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135. 妇女白带来源:子宫内膜分泌物、宫颈腺体分泌物、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及阴道的脱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