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新的学期已经快开始,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有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
2、材分析: (一)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2.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3.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21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二)选择的内容具有弹性和拓展性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
4、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弹性化设计,适当拓展内容。教科书安排了“资料”、“化学 . 技术 . 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并在一些课题后安排了“拓展性课题”。 (三)单元之间的融合 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是生活经验与化学基础知识,第四单元到第五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事实,第六单元到第七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四)知识内容的呈现和处理 1.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2.创设学习情景,设计不同的编写模式 3.对知识本身呈现的处理 - 理论和概念的淡化 (五)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画 随着教科书功能的变化,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图画不只是
5、作为插图来呈现,而是作为教科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具有了提供资源信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功能,井逐渐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 (六)化学实验的设计 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选择实验内容,参考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知识安排选择部分实验,根据教科书中具体内容的安排,自行设计编写一些实验等等。三、教学目的要求(一)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
6、)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五)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
7、,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学措施(一)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
8、)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三)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四)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五)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9、 (六)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绪言 物质的化学变化22第一单元课题2、课题343第二单元课题1、课题244二第单元课题3、第三单元课题145月考测评46国庆节小长假7第三单元课题2、课题348第四单元课题1、课题249第四单元课题3、课题4410第四单元课题4、期中复习411期中考试412第五单元课题1、课题2413第五单元课题2、课题3414第六单元课题1、课题2415第六单元课题3、复习416第七单元课题1、课题2417第七单元课题3、 第八单元课题1418第八单元课题2、课题3419期末复习420期末复习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