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金山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二期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工作,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紧紧围绕学校教务处工作的具体要求、年级组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向课堂要质量,力争让初三化学学科的优质教学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自身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课堂的教学效果等。二、工作要点1、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1)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同探讨教学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
2、资源共享。(2)积极主动参与各级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及听课活动,提升各自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2、聚焦课堂 40 分钟的教学实效(1)继续二期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改变来带动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做到:精心于教学设计,重心于课堂教学,爱心于全体学生,偏心于后进学生。(2)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化,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3)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科学过程的乐趣,以此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4)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
3、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3、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强化课前研究,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觉等。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等。4、要正确理解教学研究对业务素质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确参与教学研究是自身的工作范围,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自觉承担课题研究及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5、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要进行研究,找出规律,精选习题,减负学生。三、教学进度(9
4、 月 1 日1 月 9 日)第一周(9.19.2):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第二周(9.59.9):物质的性质。化学研究的内容和化学的魅力。第三周(9.129.16):如何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化学实验和探究化学实验的方法。实验仪器的认识和某些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第四周(9.199.23):元素是构成地球万物的基石,认识一些元素符号和名称。化学语言的交流。第五周(9.269.30):复习、月考和运动会第六周(10.310.7):国庆节第七周(10.1010.14):人类赖以生成的空气组成的研究。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相对原子质量及式量。人类离不开氧气,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化学反应。第
5、八周(10.1710.21):怎样得到氧气,化学式,物质的量。第九周(10.2410.28):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第十周(10.3111.4):期中复习及考试第十一周(11.711.11)试卷分析。天然水和水资源的问题,水的组成,水的特性。第十二周(11.1411.18):分散体系,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第十三周(11.2111.25):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溶液的组成和溶液质量分数。第十四周(11.2812.2):溶液的酸、碱性和 PH,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第十五周(12.512.9):燃烧的条件,灭火与防火,燃料的充分燃烧。第十六周(12.1212.16):碳,同素异形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第十七周(12.1912.23):石灰石,钟乳石,常见的有机物,化学燃料。第十八周(12.2612.30):复习与练习第十九周(1.21.6):期终复习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