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中短期对策.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7484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中短期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中短期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中短期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中短期对策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其存在的差距及问题,有助于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一、中国目前科技发展的差距及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9.7%的速度递增,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位,但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科技实力上的差距仍然很大,并且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经济水平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它也对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有力的研究经费支持,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经

2、济发展水平可以从对现代化程度的评估结果中得到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指标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1998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标准(也可称为现代化指数)为81.9%,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上升了7位,比1994年上升3位,比1995年上升1位。尽管如此,我国的现代化程度还是较低的,1998年世界各国平均现代化指数为100.8%,比我国高19个百分点。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美国,总指数为277.7%,其现代化指数是中国的3.4倍。其它居前10位的国家还有挪威、丹麦、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日本、奥地利、加拿大和芬兰等,总指数均在250%以上,也是中国的3倍以上。从总的指标来看,我国有

3、人口净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多少人有一名医生、成人识字率等4项指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居世界后列的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非农业产值、第三产业、城市化、非农业人口就业比例和大学生比重等。在所有指标之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现代化程度,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几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第七位,但人均gdp仅为730美元,相当于日本的1.56%,美国的2.3%,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300美元以下)的2.79%。因此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却总体上说还。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

4、.9%,r&d经费总支出占本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只1.0%。上述两年的研发经费投入非但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甚至研发经费投入的总量仅和福特公司1997年的投入相当(后者为107亿美元),而和通用汽车公司1997年的140亿美元的尚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知我国在r&d方面的相对值和绝对值上都是远远不够的。科研发展投入的不足导致了我国科研效率不高以及研发机构科研效率的低下。据1996年有关报道,我国近一半的研究开发机构,一年中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我国只有5%的研究开发机构创造了国家级科研成果,只有15%的研究开发机构创造了部级科研成果;我国的研究开发机构平均只获得0

5、.09项发明专利;我国97%的研究开发机构其科技成果的应用每年不超过10项。这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我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之间的差距非但缩小难,还可能进一步加大。(2)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事关全民素质,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同时它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教育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也为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因而发达国家都大幅度的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也尽了很大的努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逐年不断增长。199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2949.06亿元,比上年的2531.73亿元增长16.48%;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349.04亿元,比199

6、8年增长13.56%,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高于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教育上投入的增长,使得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目前的8年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毕业生由80人上升到400人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由1050人上升到1380人,初中毕业生由2600人上升到4000人,文盲从2800人下降到760人,所有这些使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来看,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偏小,从业人员中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不到14%,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4%左右,和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距离。其原因和我国教

7、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企业和研究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国家的发展尽管需要有所侧重,却也必须平衡发展,其比例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我国这些年在科技方面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还是较大的,据统计1999年和2000年分别比上一年度可比增长26.8%和17.9%。科技投入由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组成,据1991年1993年的资料统计,发达国家企业和政府支出的科研经费的比值(企业p政府)都在1:0.5以下,而日本仅为1:0.341。而我国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1993年为2:

8、2.09、1999年为1:1.68,2000年政府投的比例有所降低,为1:0.67,但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比例,这表明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以政府行为占主导地位,而企业参与的程度却较低,该情况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这说明企业在科研和科技创新中起着被动的作用,主动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总体不够。2000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2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75%。2000年全国共有科技活动人员28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6万人。而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国每年所获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令人乐观,其原因部分是科研经费的不足,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5、经济环境存在较

9、多的不稳定性因素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上升至世界第七位,表明我国在经济上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同时由于历史因素等的影响,经济上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如国有企业问题、农业问题、人口问题、入世问题、政策优惠问题等。这些问题也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存在着难于割断的联系。其中最关键的是国有企业和农业的问题。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与生俱来的行政干预和管理,计划经济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尽管经历了多年以来市场经济的磨难,主观和客观的不适应性仍然是多数企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加上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面对国外大垄断集团的冲击,两者之间实力的悬殊会使国企陷入更加不利和艰难

10、的境地,这至少在短期内是必然的,甚至有许多企业会面临破产的命运。国企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体,它所面临的问题必然会导致许多相关问题的产生,特别是会从企业游离出大量劳动力,并将导致和加剧经济乃至政治的不稳定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并且多数仍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但是它承担了中国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生活。面对wto框架下外国农产品的进入,农村也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必然导致国内农产品需求量的降低和相当大一部分人口生活条件的降低,由此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流动,进一步加重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压力和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二、我国科技发展的对策中国经济

11、尽管面临一些差距及问题,但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化的趋势中,我们也存在许多的优势和机遇,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取长补短,逐渐克服问题、缩小差距,在科技总体质量上赶超世界一流科技大国的水平。1、维护和加强稳定的科技发展环境稳定不仅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和科技问题。稳定的环境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动荡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科技的发展非但得不到保障,还有可能使原有的基础遭受严重的损害。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动荡,使十年来俄罗斯经济和科技持续低迷不振,科技实力由一等科技大国沦落为二等科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由原来中国的数倍变为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

12、前南斯拉夫主体国家的命运就更悲惨了,战争是昔日繁荣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经济和科技基础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几十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科技也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稳定的发展环境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曾经饱受了动荡和动乱之苦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但所有的改革都必须在确保宏观控制和稳定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进行。2、建立确实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的科技投入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是比较低的,这是不争得事实,但这不是我国科技竞争力不足的最关键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宏观指导和控制。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科技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加强科技发展超前性研究方向的预测和研究,并且在立项和经费投入上进行扶持和引导,以使我国的科技发展能够把握先机。(2)加强法制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教育,加大执法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相关成果的商品或产品化。(3)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和研究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和研究人员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它们的科研投入程度是决定成果数量和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