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7122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目标要求:l 了解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弄清记叙中的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何区别,了解什么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l 通过训练掌握抒情的方法,特别是学会借描写、叙事间接抒情。l 通过训练学会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来表明观点,突出中心。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写作教学要注重实战演练,以学生活动为主,精讲多练。可采用活动法、范例法、读写结合法,综合运用听、读、说、写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建议:1“写作指导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采用读、说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阅读典型的材料,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了解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弄清记叙中

2、的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何区别,了解什么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第二课时可采取学生的写、评、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学会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学会借描写、叙事间接抒情。2作文是职高学生的软肋之一,多数学生怕写、厌写作文,所以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兴趣的激发和方法的指导。3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典型、精彩、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是完整的篇章,也可以是零星的片段。4写作训练要形式多样,尽量活泼有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改写、续写、创写结合,口头和书面结合等。5教学基本环节和内容:第一课时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要点,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二、通过品析例文,深入体会记叙中穿插议论的作用(例文

3、详见教学资料)1阅读例文。如:门的悬念、一碗馄饨、人的光芒等文章。2例文评析,找出以上文章中的议论语句,体会记叙中穿插议论的作用和特点。议论的作用:先议后叙,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夹叙夹议,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先叙后议,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注意的问题:无论先议后叙、夹叙夹议,还是先叙后议,文章都应以记叙为重点,议论要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在详细

4、记叙的基础上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只语的议论,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议论既可以是作者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也可以借文章人物之口,品评其他人物或事件,阐述人物自身的见解。无论怎样,议论要有说服力,见解要独到,不能人云亦云。3模仿例文口头练习。在一段叙述之后给出几种议论,请学生选择最恰当的,并说说理由。给出几段叙述文字,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加上几句恰当的议论,如:人桥、亲情等。三、通过品析例文,体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作用(例文详见教学资料)1阅读例文。如朱自清的背影、三毛的背影节选等。2例文评析,总结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作用及抒情的两种方式。抒情的作用: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思,有效地增强文章的吸引

5、力和感染力,进而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是指作者在行文时,自己直接对于所叙述、描写的对象进行评论,抒发感情,或喜或恶,或褒或贬。这种抒情要求作者具有强烈的感情,抒情语句是从作者心中喷涌而出的。间接抒情则是借景抒怀或触景生情。这种抒情要做到情景交融,真切自然。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运用抒情,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感情必须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作基础。感情必须是自然的流露。抒情应该是因为对人、事、景、物有感而发,要有所借助,或借人、借事抒情,或借景、借物抒情。二是抒情语句要精练生动、具体感人。抒发的感情要具体,不能空泛地用几个“啊”字,或是几句“我多么高兴啊”、“他真伟大呀”之类的空话来抒情。3模仿例文口头练习。给出几段叙述性文字,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加上几句恰当的抒情,如:小扇轻摇的时光、为父亲流泪等。第二课时一、命题作文1我发现了2离别二、出示评改标准,各小组互改作文并推荐佳作。三、评选优秀文章评选出最具感染力抒情奖、最有见地议论奖、别出心裁奖等奖项,给学生以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