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第五节 两栖类 李亨垣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学生应该知道青蛙的生活习性;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 2、学生应该理解青蛙的各项功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原理; 3、学生能叙述青蛙的发育过程; 4、学生能叙述两栖类动物的基本特征。二、 能力目标:1、学生应学会生物的生存环境及各项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原理; 2、学生应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三、 情感目标:学生应该形成保护青蛙的自觉行动及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旨在渗透绿色教育。教学重点:1、青蛙的生理功能与生理结构相适应的特征 2、青蛙的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特点,循环系统的结构特点,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教学难
2、点:青蛙的运动系统、青蛙的消化系统、青蛙的呼吸系统、青蛙的循环系统板书设计:青蛙1、 青蛙的生活习性潮湿环境、体温不恒定、冬眠、保护色2、 青蛙的运动系统:A、身体分部 B、运动方式及其结构3、 青蛙的消化系统:A、结构(肝脏和胰腺的作用)B、食性4、 青蛙的呼吸系统:A、结构(肺和皮肤)B、气体交换5、 青蛙的循环系统:A、结构(心脏、血管)B、循环系统的作用6、 青蛙的生殖与发育:A、结构 B、发育过程7、 两栖类动物的特征: 课后分析1、 通过猜谜等方法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投影和录像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构建两栖类生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典型动物的特点;2、 从学
3、生的课堂表现 来看,学生能根据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原理去理解教学内容;3、 由于对生物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开放性不够强。4、 建议本节内容分成两课时进行。有条件时可用实物代替录像,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阶段一:课题的引入:1、 出示“立也坐、行也坐、卧也坐、坐也坐。请打一动物”的谜语2、 谜底为“青蛙”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3、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两栖类动物青蛙的主要特征阶段二:新课教学1、 关于青蛙的生活习性录像展示:青蛙的生存环境、保护色、冬眠。(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体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背部为绿色或黄绿色,腹部为白色;体温不恒定,具有冬眠现象,冬
4、眠时,不吃不动,以减少能量的消耗,通过皮肤来呼吸)2、 再次展示关于青蛙保护色的录像将三只青蛙分别放在甲乙丙三只玻璃缸中,其中甲的玻璃缸颜色为白色,乙的玻璃缸用绿色,丙的玻璃缸用黑色,将青蛙放在玻璃缸中一星期左右发现青蛙的体色与玻璃缸的颜色相近。说明了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 蛙的运动系统a) 青蛙的身体分成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蛙没有尾,b)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跳跃和游泳c) 引导学生从录像中了解青蛙的骨骼结构、适应运动功能的结构。青蛙的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部分,其中中轴骨包括头骨和脊柱两部分,附肢骨包括前肢骨和后肢骨,由于后肢骨比前肢骨粗大适应青蛙的跳跃;指骨和趾骨特别长,趾间
5、有蹼适应青蛙的游泳。青蛙的运动与其骨骼和肌肉结构相适应。d) 引申到实际:蛙泳4、简单介绍器官与系统的概念。系统由一个或几个相关的器官组成,以完成一项相关的生理功能,如青蛙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其中每一块肌肉就是一个器官。5、青蛙的消化系统(1) 青蛙的食物是昆虫(2) 捕食方式:用倒生反卷的舌来捕捉昆虫青蛙的舌是倒生反卷的,其上有许多的粘液,有利于青蛙捕捉昆虫。(3)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咽、食管、胃和肠、泄殖腔孔等;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脏能分泌胆汁,胰腺能分泌胰液,这些成分有利于青蛙的消化。(4) 介绍青蛙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流动过程及消化液是如何参与到消
6、化过程中的。 肝脏分泌的胆汁 口咽食管胃肠泄殖腔孔体外 胰腺分泌的胰液(5)消化系统的功能:获得能量6、青蛙的呼吸系统(1) 呼吸系统的组成:肺。肺分 成许多小室,称为肺泡,肺泡上有许多毛细血管。(2) 呼吸途径:鼻口腔肺(3) 气体交换:氧气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体内,而体内各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渗出体外(4) 青蛙还通过皮肤进行呼吸作用,即皮肤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5) 呼吸系统的作用:为青蛙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并将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排出体外。(第二课时)阶段二:新课教学7、青蛙的循环系统:(1) 组成:心脏、动脉和静脉。心脏分为心室和心房(2) 心室连
7、接动脉,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就沿着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心房连接静脉,当心房张开时,血液就被送回到心脏,而动脉和静脉之间由毛细血管连接着。当心脏在均匀有节律的舒张和收缩时,体内的血液就在血管中流动。(3) 通过录像观察青蛙体内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4) 血液循环的作用:实现体内物质的运输。当血液流过肺和皮肤时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血液流进肠壁时,经过消化而被肠壁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当血液流进肾脏时,血液内的废物渗出血管进入肾脏并通过肾脏形成尿液。8、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器官组成。作用是将体内的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9、青蛙的繁殖(1)
8、生殖系统的组成:雄蛙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精巢和输精尿管及泄殖腔;雌蛙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和输卵管、子宫及泄殖腔孔。(2) 产卵:青蛙通过抱对,将卵和精子产在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3) 受精卵是一个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一个胚胎,然后形成蝌蚪。(4) 蝌蚪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侧线,有尾游动,具有与鱼相类似的特点,再经过一段时间,蝌蚪长出了四肢,形成了肺,鳃就 退化了,同时尾也消失了。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10、两栖类的主要特征:见课本P49页,然后简介大鲵及蟾蜍等两栖类生物阶段三:课内总结11、让学生说说对两栖类中两栖的理解。12、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两栖类动物,特
9、别是青蛙的生理功能与生理结构相适应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出示谜面播放录像,适当指点播放录像、讲解分析播放录像、展示图片进行讲解分析通过图片,教师以讲解为主讲解,并结合模型演示,通过图片向学生作总体介绍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利用录像和教学图片能更正常地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学生面前,然后根据录像中的语言提示,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获取知识。讲解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总结进行条理化和评价猜谜语1、 学生根据录象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2、 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原理进行分析1、 学生根据录象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2、 联系实际5、学生根据录象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6、联系实际学生以听讲
10、为主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先接受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图片和课本的提示,特别是借助模型去理解血液循环的整体知识。通过对录像、图片及插图的阅读和理解,获得相关的信息归纳和自由讨论自行总结和相互讨论活跃气氛, 引出课题1 学生收集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对知识性内容进行构建构建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这种抽象知识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对规律性的知识,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小结。培养读图的能力及培养归纳小结的能力。培养归纳能力,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材料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对知识体系进行完整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