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5580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一、必修第二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教材以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为目的,按照“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环境与发展”这一清晰、突出的主线来组织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教材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一(自然地理)抓住了三个问题,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二(人文地理)主要抓了两个问题,即人类各种活动的地理条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必修三(区域地理)则用大量的区域案例,论述环境与发展的关

2、系,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另外,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新教材还编排了7个选修模块,即选修一宇宙与地球、选修二海洋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由此可见,必修第二册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二、必修第二册编排特色及内容安排教材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课文内容精选中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着重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理性

3、、实用性和发展性,使教学内容有弹性、教师组织教学有空间。此外,教材还编入了大量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在编排形式上,每节开头都有一段图文并茂的小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正文中还适当穿插安排了一些知识窗,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后安排了“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每单元的后面均设置了“单元活动”。集体开展专题性单元活动,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探索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必修第二册包括四个单元,分别是:人口与地理环境;城市与地理环境

4、;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又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诸多问题的焦点。所以将“人口与地理环境”作为首篇,就是首先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会为以后学习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既促进了整个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在“人口”之后,安排了“城市”,即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就是要

5、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各种居住活动,既改造了环境,使其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破坏了环境。要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这也为后面学习人类其他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人类要生存,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地从环境中萃取、开发自然资源,这也形成了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产业活动。教材在继人口生产、城市发展之后安排了人类的产业活动(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要实现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统一,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产业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宗教活动等,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

6、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教材在最后安排第四单元,阐述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本书还安排了四个单元活动。运用地理图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学习地理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人口地理的研究经常要运用到大量的统计图来表现研究成果。教材在第一单元后安排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可与教材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技能的同时,复习巩固人口的基础知识。第二单元的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初步了解GIS技术在当今城市管理、灾害监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产业活动的区位研究都是先从地图开始的,最后的成果也将落实到地图上,且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地

7、图将成为主流,所以教材在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后,安排了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为体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教材在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后,安排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来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而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要求降低。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不仅“教教科书”,而且“用教科书教”。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从时间和空间

8、两个角度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首先从时间上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然后从空间上,即人口的迁移、流动和分布,来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后落实到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核心问题,即人类自身的生产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这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口观的基础。课标要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材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其中“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的知识铺垫,“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是

9、“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的自然延伸,考纲皆未作要求。因此,“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课表要求。教学建议: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部分,可让学生列表比较古代、近代、现代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异(缓慢、加快、爆炸)及原因,可再补充“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状况的特点(增长减缓)及原因”,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充分利用教材第2页和第3页的图1-1-2,表1-1-1,1-1-21,1-1-3对比分析,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人口增长在时间上的差异,然后结合历史分析原因。2.同一时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也是不一样的,可让学生结合教材第6页图

10、1-1-6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增长的差异,提醒学生注意非洲,印度,拉美等地区和国家。3.“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部分,首先明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结合教材第4页图1-1-4探究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三率”的不同特点,并列表比较原因及地区分布,穿插教材第5页“活动1”。然后结合教材第4页图1-1-5探究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可将教材第27页“二、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提前)。教材第4页图1-1-4,即人口增长模式图要求学生认真掌握,在复习时可采取学生到黑板绘图的办法,促进学生掌握。4.探究教材第5页“活动

11、3”,导出“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该内容尽管考纲未作要求,还是应该让学生用精练、条理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后可进行教材第7页“活动3”,了解中国建国以来人口的增长状况及原因,拓展知识。重难疑点解析:1.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人口增长的数量还是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内涵。3.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表述: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原始型、粗放型 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传统型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现代型、集约型。“过渡型”的说法去除。鲁教版在课文内容中只提出了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但在活动中提出了模式的名称,结和活动让学生记忆。4.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灵

12、活掌握,如09年的天津卷考到上海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就不能死套发达国家的措施。第二节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列了三个标题,即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其中“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是对前两个问题的概括和总结。考纲对本节的要求只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材之所以增加“人口流动”的内容,是让学生对“人口移动”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教学建议:1.可在明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区别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第11页活动和教材第8-9页图1-2-1、图1-2-2,让学生列表比较人类社会早期、15至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的

13、路线、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2.适当补充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因为“人口迁移”是本节的重点。3.“人口流动”部分的教学,可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工流”。4.最后根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原因,归纳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同时穿插进行12页、15页的活动。也可调整教材顺序,先学“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再分析不同时期人口移动的特点。5.本节课内容中有一点问题需要商榷,即如何界定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重难疑点解析:1.外籍劳工属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影

14、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隔因素和个人因素。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当然,也有一些因素对某些人来讲,是无关紧要的。人口的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对每个人都可能是拉力因素;好的教育设施对学龄儿童的父母可能是拉力因素,但对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则可能是推力因素,因为维持好的教育设施,意味着纳税人将要多纳税。迁移还受迁入地和原居住地之间各种中间阻碍因素,如迁入地和原居住地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迁移成本

15、的影响。最后,迁移还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性别、年龄、个性、文化水平、敏感程度、对其他地区的认识程度、与外界接触的方式等等,都会影响他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从而影响其迁移决策。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材分析: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移动引起的)状况,决定了该地区人口分布的状况。一个地区最多能供养多少人、供养多少人合适呢?探讨这一问题,就必然要落脚到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核心问题。所以教材在前两节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之后,安排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该节教材包括四目: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的人口分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教学建议:可让学生首先明确人口分

16、布的描述包含人口平均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两个方面。通过教材17页活动,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再学习教材第三目,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是该节的重点。首先让学生明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教师补充),再列举大量实例说明其影响因素、双重特性。最后,通过阅读知识窗“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感悟我国必须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使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穿插24页活动“三峡工程移民方案”,巩固理解人口合理容量。1.教材第17页活动可采取学生读图商量讨论的方式,以学习小组解决为主,充分体现新课程合作探究理念,该活动还

17、是后面学习城市,农业,商业的基础。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知识窗,理解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东西部地区的差别。重难疑点解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单元活动 学用地理统计图教材分析:“各种形式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分析与绘制”,考纲中知识目标虽未作要求,但它是高考要求的四项能力目标之一。所以,本单元活动,以人口学知识为依托,不仅对于学习本单元内容有帮助,而且对于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大有裨益,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本单元活动在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在统计图表的展示上由简单到复杂,即按坐标轴的变化:两轴三轴四轴设置问题。在学习要求上不断提高: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绘制学会运用图表提取

18、地理信息、研究问题。三轴、四轴统计图是本内容的难点。教学建议:各种形式地理统计图的阅读,可专题学习,也可在章节学习中分散突破。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归纳阅读各种形式地理统计图的方法、步骤,可补充其它地理事物,如气候要素、能源构成等方面的统计图,或其它形式的统计图,如雷达图、等值线图、瑰图等,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重难疑点解析:1.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判读与分析平面直角坐标图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金字塔图和玫瑰图等。判读方法: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内容。根据“柱”或“线”的高矮分析其变化趋势。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的概率为0,离中心处越远概率越高,常见的如风频玫瑰图

19、。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规律。如人口变化特点不一定呈现稳定增长或一直下降的趋势,有可能呈现波动增长,需结合图示信息准确分析。注意: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坐标的变化趋势不能有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2.平面正三角坐标系图的判读与分析三角坐标图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的。读图时要把握几个关键: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此

20、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判读方法: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注意:不能采用直角坐标系中的读图方法。沿某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样读出的数据信息是错误的。3.四个坐标轴统计图的判读分析4.常见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步骤:恰当、准确地设立符合题意要求的坐标系统;按照各类不同图形的形状要求,准确定出绘图点的位置;按题目要求绘制图形,并加以必要的文字、数据注释。注意:绘制柱状

21、图时,柱状体的要宽度相等;绘制曲线图时,必须用平滑的曲线;绘制折线图时两点之间必须是直线,每两条线的接合处要有点角度。5.教材26页“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中,“产业革命”的位置标注不准确。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宏观上阐述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区位因素(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二是从微观城市个体的内部了解城市的空间地域结构(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这两方面都突出了一点,就是城市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人地关系协调的理念,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考纲要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规模城市服

22、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从时间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三个问题: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二、城市化及其特点,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是后面知识的铺垫,考纲未作要求;“城市化及其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非农产业集聚为主的居民点。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城市起源的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思考37页活动题,进一步明确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让学生列表比较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并绘制城市发展过程曲线示意图。“城市化及其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结合31页

23、图2-1-1“北京城市用地的扩展”和33页图2-1-3 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趋势,明确城市化的含义、影响因素。联系第一目中的世界城市发展史,或补充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曲线图,或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S”型曲线示意图,分析当今城市化的新特点:快、大城市多、存在地区差异。可拓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时可联系学生的所见所闻,结合37页活动、36页知识窗,归纳列举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探究解决的措施。教材34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怎样理解?从起步时间,当今速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等方面比

24、较。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主要从宏观、空间的角度阐述城市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两大问题,即城市的区位选择;城市体系(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而考纲对本节的要求只是“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因此,“城市的区位选择”尽管篇幅较长,但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且它与后面的联系也不大,可结合前面的人口分布等知识让学生自学处理。“城市体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可结合学校所在城镇,了解城市的服务功能,及由此相互联系形成的城市体系。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结合“中心地”理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体系,列表比较高、低级城市,在数量、城市规模

25、、职能种类、服务范围、城市之间的距离等方面的差异。重难疑点解析:1.城市的等级(规模)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但不同国家不同。我国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将城市划分为四类: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中心地”理论解析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重叠交错、层层嵌套。3 城市的等级能否发生变化?是可以变化的。城市等级提高的基本条件是:优越的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等。4.怎样理解“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26、”?均质平原上,其他条件相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形成过程是:分离圆相切圆六边形网格;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161/33。5.“中心地”理论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主要是在前两节从时空、宏观角度了解城市的基础上,从微观、城市个体的角度来阐述城市的空间地域结构。主要阐述两个问题:城市功能区及其成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皆为考纲所要求。教学时,可让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问题,归纳北京城市功能分区,并阅读教材“一、城市功能区”,列表比较三大功能区的功能、面积大小、区位特点等,然后讨论其成因,尤其是“经济因素”是本节的难点和重点。可

27、对教材47页“图2-3-6 “城市土地利用和付租能力”进行拓展,如种植农作物的收益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农业生产分布与市场距离的关系。该图也可以要求学生画,从而分清每个功能区的位置。“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但难度不大。可结合教材上的图片或搜集的世界一些大城市的景观图片,对比找出不同城市在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分布格局方面的不同,并结合历史、政治知识,分析地域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重难疑点解析: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建筑景观、城市格局、特色、形成原因如:美国,市中心多摩天大楼,高度向郊区递减, 发展历史短, 国会大厦、白宫位于华盛顿市中心,且国会位于高处,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28、。欧洲高层建筑多在市中心以外,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如杭州,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古代帝王都城,多以皇宫为中心。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信息科技时代,GIS、GPS、RS、Internet知识必不可少。所以教材在后三个单元分别安排了单元活动:GIS、电子地图、GPS,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应用领域、操作使用。GIS、电子地图的学习,可结合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在微机室集中学习。GPS部分,最好能借助 GPS手持机,结合演示、操作学习完成。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

29、理环境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人类的第一产业活动农业,主要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地域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次是人类的第二产业活动,分析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和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是第三产业活动新兴的旅游业(选学),重点学习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三部分内容都突出了一点,就是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也体现了一种人地协调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正确人地观的形成。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更是本模块的重中之重,同时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本单元知识,与地理学科其他知识点及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密切。因此,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30、,对所学知识能够分析、归纳、迁移、综合,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应对今后的高考。课标要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材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二、农业的地域类型;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中,首先介绍了农业生产的概念和特点,这是阐述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铺垫,考纲不作要求。在“农业的地域类型”中,教材列举了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又以“活动”的形式介绍了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最后指出农业生产在推动社会发

31、展和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对地理环境造成了破坏。知识窗“生态农业”指明了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建议:1.本节教材内容简明扼要,给教师实施教学留出了较大空间,教师可结合当地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补充“农业区位”的概念。有两层含义: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具体的地理位置;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3.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地区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如江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 地形、土壤因素。4. 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

32、展变化较快。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 市场、政策因素。5.通过教材62页活动,拓展商品谷物农业的知识。6.补充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说明:第一,农业生产活动本身;第二,农业的投入和产出过程。分析时要从正反两方面,重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让学生讨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补充生态农业案例,如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江淮地区“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农业园区,分析生态农业对地环境的影响。9.关于教材59页“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掌握水稻种植业、

33、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地理分布。2谷物家畜农业中,饲养家畜只作为副业,所占比重小,因此它不等同于混合农业。重难疑点解析:“农业区位论”:只考虑市场因素,种植同种农作物的收益,随距城市(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城市中心种植同种农作物的收益最高。这样,不同种农作物区位竞争的结果是:只有那些单位面积产值高、市场需求迫切、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农作物选择了市中心。因此,农业布局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几个同心圆地带。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材分析:该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第一节相同,都是三目:区位因素、地域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都为考纲所要求,都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其中“区位因素”

34、也都是本节的重点。教学建议:1.工业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即经济区位因素。可让学生结合教材68页活动,分析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目的,不仅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大气、水等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区位选择时,一定要考虑环境因素。政策、个人偏好、文化环境等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工业区位的选择。教师可结合实例补充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工业区位选择时注重主导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可以钢铁工业为例,分析其变化。并归纳总结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了解

35、“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原料指数”与工业区位选择。4.“工业地域的形成”,结合教材内容补充案例:美国“硅谷”、德国鲁尔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浙江温州等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及特点。5.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资源、能源紧张;二是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的不仅有工业“三废”,还有高技术产品的污染(废旧电子产品中的重金属、辐射污染、噪声污染等)。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该节为选学内容,考纲在必修部分未作要求。可结合选修教材安排。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考纲要求: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教

36、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本单元采取先总(第一节为总论)后分的方式编排教材。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主要讲述其特点和作用,但对“通信、商业和贸易”的阐述相对简略,因为考纲只对交通运输方式作了强调,保留“通信、商业和贸易”是为了地域联系方式内容的完整性。因此,本节的重点就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教学时,结合“知识窗”、89页活动,归纳:除运费、运距、货物特点外,特殊的背景也是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必须考虑的。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主要讲述交通运输线(铁路、内河航道)、交通运输站点(车站、港口、航空港)和城市交通网,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它们选建

37、的区位因素及建设原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考纲对本节并未作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时可灵活处理。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广泛性、发展性及对社会经济、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该节教材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教材的第一目主要阐述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缩小了时间、空间距离,极大地方便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具有概述和引导、铺垫的作用,非考纲所要求。教材的第二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深刻地

38、影响着城市分布及扩展方向这个观点。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拓展活动: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这个活动从内容和形式看,都是正文的延续和深化,它是以模式图的形式具体说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阐述了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的关系: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变迁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交通工具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教学时,可让学生结合实例,列表完成。第三目讲述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主要从交通位置这个角度来论述。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分析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原因:有利于货物集散、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便利;第二,举出交通便利的地区

39、类型。教学时,可结合前面商业区的区位选择分析归纳,并分析教材图4-3-4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形成与交通位置的关系。第三节 重难疑点解析:1.列表比较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交通发展阶段 城市分布形态水运为主时代 多沿河、沿海分布公路、铁路的兴起 沿交通干线延伸现代快捷交通 更灵活多变2.列表比较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交通工具的变化 城市空间形态步行马车时期 小而紧凑火车电车时期 星状汽车时期 多层次星状高速公路时期 立体化、城市群3.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四、教材“活动”内容的处理(一)必修二教材“活动”类型按特点可分为五大类:1.巩固类:如教材13页“分

40、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这类活动较多,往往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与巩固。此类题目难度较低。2.巩固实践类:如教材50页“从你学校所在的城市市区图中,找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你的修改建议”;教材84页“查询某一城市的电子地图,与同学们交流你的查询方法、过程,以及获得的信息”;92页“模拟一次网上购物活动,并与同学交流你购物的过程和经验”;教材114页“尝试使用GPS手持机进行一次野外徒步考察竞赛”等。这类活动既对课文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又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能,常常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3.拓展类:如教材37页“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教材99页“请归纳航空

41、港选址的主要区位原则”。这类活动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应予引起足够的重视。4.调查类:如教材12页“调查学校所在地近两年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情况”;教材50页“观察家乡或学校附近的一条街巷,了解其房屋建筑、道路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当地的文化生活、风俗民情、经济活动对街道变化的影响”;教材55页“收集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或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这类活动的实践性较强,要求通过查阅资料、或参观、或访问等方式积累材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因此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大有裨益。5.讨论类:如教材79页“你认为做一名文明的旅游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这类活动的内容相当开放、民主,

42、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就一论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阐述自己的论点;或者就有争议的观点,分组讨论,力争以理服人。(二)“活动”内容的教学策略“活动”涉及实验、观测、参观调查、讨论、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多种形式,更重视利用课本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研讨、分析、说明一些问题,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活动”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对 “活动”内容的教学,可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提问外,还可采用地理小论文、黑板报、地理小报、竞赛、讨论交流、演讲、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在活动过程中特别让有生活经验的同学多发表看

43、法,通过同学的讨论活动实现知识的共享。2.对学生的回答不要进行消极评价,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3.“活动”内容要有机地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是将“活动”内容作为问题的导入。如在学习城市交通网时,把讨论类活动内容“在中国,小轿车要不要进入千家万户?”作为问题的导入。这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促进知识理解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二是将“活动”内容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必修二教材大部分活动都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三是将“活动”内容作为课堂小结。可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深化总结、检查巩固的功能。4.“活动”内容的时间安排要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有些活动内容

44、,如调查类活动,当堂课不能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作充分的准备。一般可以在课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准备,学完本课内容后解决,也可以在本课内容学完后,布置学生准备,在单元小结时解决。这就使“活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真正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技能。现代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法的不足,它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它已成为现代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重视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教学,有意识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对“活动”内容教学策略的探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观点:1.明确课改理念,注重过程方法。2.了解考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4.重视“活动”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