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以东方杂志为中心考察 摘要: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第一章 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开头:“20 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有过三次高潮,其中第三次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次高潮始于九一八事变,在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达到顶点。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直接针对日本军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1 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J.近代史研究,1987,(5).)20 世纪 30、4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了中国人民深刻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正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
2、时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并最终走向成熟。民族主义,最初是起源于西欧的一股社会思潮,是作为拿破仑大规模征服欧洲战争在政治思想上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传入中国。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十分繁多,但主流观点的解释是:民族主义是以共同文化为背景,要求在政治与文化合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认同与发展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行为取向。抗战时期民族主义高涨并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对外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对内在于团结统一,实现民族的胜利与复兴。商务印书馆决心“为文化而奋斗、为国难而牺牲” ,创造了发展文化的奇迹, 东方杂志的延续正是这一奇迹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3、东方杂志这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版发行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期刊,它于 1904 年 3月 11 日创办刊于上海,到 1948 年 12 月终刊为止,走过了 45 年漫长生命历程,中间曾因故休刊四次,其中休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 1941 年 12 月至 1943 年 3 月,因为日本侵占香港,至今仍被学术界公认为近代中国期刊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东方杂志将视角投向国内外,积极关注中日战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许多救国建议,对中华民族的复兴的谈论也有着许多独到之处。研究抗战时期杂志关于抗日的文章,对于了解历时真正的情况有非凡的意义。20 世纪 30、40
4、 年代是民族主义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民族主义高潮和成熟期,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鸦片战争开始,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就不断得到增强和深化,到本世纪 30、40 年代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发展到最高潮。规模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依凭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之下,各民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形成了工农商学兵等各界、汉满蒙藏回等各族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的全民族抗战。 (2 王桧林.胜利的抗日战争-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N.光明日报,1990-08-28.) 东方杂志主要作
5、者之一的郑允恭述评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这一蓄谋已久之举时,认为这是日本并吞中国的先声,中国不应独自与日本妥协, “九.一八”事变是世界大战的祸根,郑允恭因此建议中国尽快完成统一并与友邦共同合作以对付日本。(1)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以国内各民族整体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为基础的。在民族主义的感召下,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形成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表。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以及后来的热河事变、华北事变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最凶恶
6、的敌人。在民族危机异常严重的紧要关头,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使国共两党逐渐认识到抵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1937 年 8 月 25日,洛川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明确阐述,并提出要实行抗日民族团结政策,在国共两党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由全国各界、各党派加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家精诚合作,共同赶赴国难。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30 页) 。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思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民族主义思想使国共两党摒
7、弃前嫌,团结一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东方杂志相关的 作品内容来看,不仅认为中国民众是推动国民政府抗日的根本力量,同时杂志也关注共产党人等人物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这一时期有一些中国共产党的图片和报道,其中在 33 卷前有国民党江西“剧匪”等活动的图片,西安事变之后,则有中国共产党领袖及参加抗战的照片,如 34卷 6 号中有史沫莱特拍摄的七幅“赤色人物”照片,其中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34 卷1617 号“一致抗战”的系列照片中既有蒋介石、冯玉样等人,也有毛泽东、朱德,34 卷 2021 号中有平型关大捷的照片五幅等。另外,在
8、民族主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各派武装力量编入统一的对日作战军队序列,投入抗敌前线,采取一切方式打击日本侵略军, “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抗战形成了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战斗给正面战场以有力的配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二)在战争中,各少数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少数民族始终与汉族一起,并肩战斗,为保家卫国贡献力量。东北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组成东北抗日联军。蒙古族同胞的抗日热情得到极大的发动, “蒙汉抗日同盟军” 、 “蒙汉
9、民众抗日联合会”纷纷出现。回族又是抗日救国贡献最大、牺牲最多、支持抗战最坚决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号召全国回民同胞本着民族大义, “团结奋起,保持爱国荣誉” ,仅在抗日战争初期,各地回民成立的抗日组织已达上百个,回族青壮年更是大批从军,奔向前线或敌后抗日战场。(三)民族主义认同意识之下的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也是海内外一切炎黄子孙为抗日贡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进行多方支援的结果。在中华民族意识的感召下,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全国人民一道,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已任,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从抗战开始到 1941 年初,华侨支援祖国的捐款总数达法币 226 亿元。在八年抗战期间
10、,华侨捐款达 50 亿元,相当于整个抗战经费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捐献了大批抗战物,如飞机、汽车、衣物、药品等。巨富的华侨首领陈嘉庚在牺牲家财资助抗日的同时,提出“组织华侨千百万,复兴民族一条心”的口号,在他的感召下,大批华桥归国抗日。他们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组织义勇军和服务团,怀着杀敌报国的热情,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迹。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31-1941 这一时期东方杂志 有关中日两国的相关作品数超过了相关国际政治经济类作品,约为1 370 多篇, “九.一八”事变后,国人更多关注民族危机,也体现了时代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心理的变化。
11、另外在 30 卷 6 号、33 卷 3 号、34 卷 1 号等,还出现中日问题的专栏,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即日本国内政治及其侵华政策、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及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进展,以此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发民族主义。杂志的几位主要作者都不谋而合地提出:中国的抗战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国际间的外援也是必要的,即使是道义的支持,只要有利于抗战,也不应拒绝。 东方杂志对借助国际联盟来制裁日本的对华侵略并非完排斥,并重申中国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对日策略。在具体的主张上:(一)处理中日关系时政府应实行经济绝交、当战则战的政治策略,杂志不断用强硬的口吻强烈指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呼吁
12、政府必须注意日本的野心,胡俞之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并吞中国之先声” 。1931 年 1 月得寸进尺的日本帝国主义又悍然攻占山海关并继续向热河进犯,华北形势危急,在此紧要关头东方杂志连续发表日本帝国主义挑战 抗日斗争的一年 抗日的决心等文,反对与日妥协,主张抗战到底。(二)认为解决国内纷争关键是民族团结和全民抗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方杂志呼吁:“从今以后,国人当痛除因循偷惰之积习,上下一心,力图自强。尤宜拥护统一,发展生产,充实国防。盖先有自存之势力,而后正能与友邦共收合作之成果” 。除此之外,杂志还大力宣传抗日事迹, 东方杂志呼吁只有发动民众进行全民族抗战,才能达到民族的独立解放。抗日防御阶
13、时期杂志的相关作品,述评了日本侵略中国事实、中日关系问题中的重大事件并宣示中国抗日决心,在述评日本侵略中国事实方面,叶作舟对照“五四”运动与现实,说明民族面临的现实危机,认为“五四”运动掀起的民众爱国运动的新的发展,而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渗透华北,并有吞并中国之势,这些丧权辱国的事实都说明“寇深矣!我们应如何奋发以救此危亡日迫之国家 ? ” (4 作舟:五四时代与今日的时代 , 东方杂志31 卷 9 号。 )(三)杂志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战争形势的基础上,坚信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为了抗战捍卫民族的利益,国民党应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恢复民族固有的道德,恢复民族精神,在对外关系中
14、维护中国权益并取得战争胜利方面发挥作用。1939 年 2 月 12 日在国民参政会第三次会议上,蒋介石亲自报告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其实施办法 ,获全体一致通过。其中心思想是倡导“国家至上,民族至上” 、 “军事第一,胜利第一” 、 “意志集中、力量集中” 。 (5 镜如: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其实施办法 , 东方杂志36卷 6 号。 )仲逸述评了李顿报告书的本质,这种报告书,事实上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公论” ,论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两年中国抗战经过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由于中国从“九八”事变中的不抵抗,到“一 .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的抵抗、1933 年初的长城抗战、东北义勇军的苦战,说明中国的民族
15、抗战精神,但同时也存在危机。 “这民族最大的危机,不仅由于外交方面的依赖,政治方面的姑息苟安,更是由于民族全体不曾整个参加抗日的斗争” ,因此,中国这种局部抗战只能是被动的和分散的, “要求集中力量,一致步调,以全民族的整个结合,和日本帝国主义作最后殊死的战争。 ” (6 仲逸:寇深矣 , 东方杂志30卷 2 号。仲逸还有太平洋怒潮袭来 , 东方杂志30 卷 6 号,等。 )(四)客观评述了当时的中日两国的时事政治,掀起读者群的反日爱国情绪。比如, 东方杂志客观报导了西安事变等中国抗战的重大史实,肯定了西安事变是是爱国国民党将领逼蒋抗日行动,是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所在,相关报导还有梁望立
16、:国民政府外交史上的一页掉伍梯云先生 , 东方杂志31 卷 3 号), 互惠条约及最惠国条款 ,东方杂志31 卷 12 号, 三年来的不承认主义 , 东方杂志32 卷 13 号。市隐:国民政府迁移重庆 , 东方杂志34 卷 2021 号。东序:西安事变 , 东方杂志34 卷 2 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东方杂志34 卷 5 号, 国共合作实现 , 东方杂志34 卷 18 19号,等。 )同时又多配发漫画,如在冯仲足的“中日问题之展开”(32 卷 6 号) 的文章下方,有“刀头之蜜”等漫画,显示日本帝国主义“提携”之本质。东方杂志在知识分子群中人所共知,实际上亦有不少学校和公立图书馆订购这本
17、杂志,杂志至少可以营造出日本帝国主义即将吞噬中国的压迫感,提醒读者时刻要注意敌人的一举一动,从而加重国内的反日情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东方杂志发挥了传播媒体的职能,向读者披露日本侵华的来龙去脉和最新消息,除了使用传统的文字媒体,又运用了照片和漫画,揭露战场、占领区的实况,或甚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把日本帝国主义贪婪、邪恶的本质跃然纸上,进一步掀动读者的反日情绪,为民族主义高潮的到来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加强创造了舆论。三,实现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一)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主义的又一重要表现是民族复兴思想的出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社会思潮,当时的知识界围绕民族复兴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民族复兴
18、”这一概念之所以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明确提出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一个重要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引进,促进了中国 30 年代民族复兴思潮的勃兴。费希特在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民族主义思想,便是认为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认同和发扬民族精神。 东方杂志也发表的费希特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之译文(节译或摘译) 或介绍费希特之民族主义思想的文章。“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才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最早系统地介绍费氏之
19、民族主义思想的是张君劢,他阐述了民族主义的三个重要原则;第一在民族大受惩创之日,必须痛自检讨过;第二民族复兴,应以内心改造为重要途径;第三发扬光大民族在历史上的成绩,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力。 东方杂志第 31 卷第 18 号就开辟过“民族复兴专栏” ,发表赵正平短期间内中华族复兴之可能性 、潘光旦民族复兴的一个先决问题 、吴泽霖民族复兴的几个条件等文章,就“民族复兴问题”进行讨论。30 年代的中国思想界也普遍认为, “欲复兴中华民族,必先恢复中国之固有民族精神” ,因而他们在讨论民族复兴的问题时,特别重视对民族精神的探讨。民族精神一定是指贯穿整个民族和民族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
20、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乃是抗战的最终目的,抗战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手段和关键。通过抗战获得民族自信心,成为民族复兴思潮的内容之一,当时大多数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要复兴中华民族,就必须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对于如何提高民族自信心,当时的学术界曾以东方杂志为主要阵地,展开过激烈讨论,但东方杂志的主要观点还是坚持认为胜利是属于中国一方的,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认为已经是全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了,经过近一个月的抗战,我们最后的胜利是有把握的,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杂志认为在军事上丢掉几个大城市,不能打击民族抗战的信心,且更加坚决的抗战到底,最后
21、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民族复兴思潮的持续展开与深化,是中国人民对民族与国家出路长期思考与探索的必然反映。在极为严酷的条件下,人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围绕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讨论,认为民族复兴从根本上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复兴,弘扬民族文化,吸取西方文化及其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及文化复兴的根本要求。(二)文化复兴。杂志的谈论除在民族决胜自信心的范围之外,还认为应该正确反省中华民族的文化,这里就要谈到中华文化复兴了,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复兴对于增强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有着重要作用,是抗击侵略者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20 世纪初,中国面
22、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民族危机不仅表现在政治上,而且突出地表现在文化上。关于文化民族主义:胡适曾说过“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是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国家” , (7胡适散文第二集,276 页,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 )民族主义的发展是基于文化建构之上的,并且是以民族认同和民族理想为核心,来解决民族在过去与未来时间张力缩小的问题。而文化民族主义的构建又必须是在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之上,同时这也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基础,其特点是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高扬爱国主义,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表述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
23、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 。文化民族主义最主要的标志是出现了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的出现,他们以东方杂志为平台,发表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见解,主张不单要复兴中国文化,而且要使之助益世界。杜以为“中国固有的道德根于理性,最为纯粹中正,因之救治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借重西方的科学和力行的精神,去实现中国文化自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视宣传祖国的历史文化以培育国人的爱国心,宏扬民族的精神,提倡自尊自信自强,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复兴中国文化等等。特别强调对于民族精神的宣扬,以确立民族之自信。坚定的文化民族主义史学家缪凤林等南高学人为代表,他们希望从中国古史研究中
24、寻求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传统古史记载更具有“敬意” ,其表达的方式更接近“致用” 。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认真反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存在的问题,在讨论民族复兴的问题时,特别重视对民族精神的探讨,认为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或前提,要复兴民族文化,关键是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尊重本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梁启超和梁漱溟以一种鲜明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进行文化重构,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大力学习和运用西方的先进学理和科学方法,对我们原有的文化进行系统总结,并吸收西方优良的东西来补充,最终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文化民族主义以传统文化为认同符号,强调本民族共同文化认同,具有维护本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倾向。
25、虽然抗日战争时期在继续报导世界时事政治同时,述评社会文化的作品数量明显下,显示了抗日战争对文化发展的阻滞与破坏,但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份子对文化的争论问题是没有停止的。“一 .二八”事变后,除了“妇女与家庭” 、 “教育” 、 “文艺”这三个主要栏目外,这一时期的东方杂志还有大量的论文,介绍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述评。关于传统与现代的问题, 东方杂志在 1910 年代,也曾大量涉及中西文化关系,文化人都在痛感“文化危机” ,并努力寻找文化的出路,中国思想界也因此较多关注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又大量介绍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有关社会文化的作品,占这一时期东方杂志作品总数量的近三分之一。时代的剧烈动荡,引起了
26、时人强烈不满与担忧,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反思和新型文化构建的努力,其中既介绍了各类社会新文化,乂述评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走向。另一方面,在传播各类社会文化,尤其是述评中国传统文化时,又充满了争论与分歧,其中既反映了时人不同的学术旨趣与方法,更折射出知识阶层的思想分化。吕金录指出,儒家思想不适合现代中国发展的需要。他认为中国社会当时出现了 “慕古倾向” ,如尊孔的复活和读经的提倡,都是“一种向后运动的象征”, “结果只能牵引中国向后,而足以阻碍向前的进展” 。而与吕金禄等人否定传统文化的取向不,张君助等人则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思想方法等,并认为其中包含了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内容。张君劢在冋顾相关
27、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科学与道德“真与善”为基础。如果仅偏重于某一个方面,则可能出现无法解释历史、并对现实悲观的文化状态, “以后的新思潮、新文化、新政治是建筑在真 、善并重的基础上,惟其觉得人生有意义,然后才有振兴文化、复兴民族之必要” 。 (9 张君助:人生观论点之回顾,东方杂志3卷 13 兮,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方法的相关作品另有张君劢:中国教育哲学之方向 ,东方杂忐 34 卷 1 号、振甫:严复的中西文化观 , 东方杂志34 卷 1 号等)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吕思勉等民族主义史研究学者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在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抵抗日本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考据学派的民族主义
28、思想在傅斯年的民族主义史学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首先,他呼吁国人奋起抗日,也曾指出:中国民族自古至今经常与外族同化,合成一体,中国境内现虽有若干种族,但也正在同化混合的过程之中,不足以影响中国民族的整体性,他认为:“我们中华民族,说一种话,写一种字,据同一的文化,行同一的伦理,俨然是一个家族。 ”(8 傅斯年:日寇与热河平津,傅斯年全集(第 5 册),联经出版公司 1980 年版,第 175 页。 )1943 年以后的东方杂志出现更多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其中,有的作品涉及所谓民族性问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具有西方文化无可比拟的“优势” ,并进一步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的社会
29、功能。这一时期有关中国民族性的述评,主要分布在 39 卷,范任等人较多肯定所谓的中国的民族性等,而李树青等人则较多观察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不足。范任评析了中国人的团结力、社交性、组织力、同情心、保守精神与胁辟精神等内容。其中,认为中国人并非像西方人所说的“一盘散沙” ,随着环境的变化,中国人的团结力可以成为文明世界的领导力量。第 1 章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1、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有关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的概念很多,笔者倾向于以下的观点。首先,民族认同主要是从个人对自我、民族和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表达的, “它是关于一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是个体参与民族文化的实践和活动,它来源于个体对自
30、己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同,以及附加于这种成员身份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积极认识和归属感,并为自己是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10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21 ) 。其次中华民族的概念是指“中国各民族的集合体,而中华民族认同的概念则是中国所有民族认同的集合,它是指个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度、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可和接受。 ”( 11 李静,台湾当局高调认同中华民族N,中国宁波网,2008 年 5 月 29 日。 )简单来说中华民族认同就是指中国所有民族认同的集合,是个人对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的制度、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可和接受。它体现了国家统治权的
31、合法性,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即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个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可和情感的表达。中华民族观念的出现“是 20 世纪初的事情” ,如今公认为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当为梁启超 1903 年他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提出作为一个整体民族的中华民族这一观念,其后该念观念逐渐流行于国内舆论。徐杰舜先生指出, “中华民国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梁启超在 1903 年就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这一概念深入人心确实在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从天下观念向国家观念的转变,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而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为中华民族认同的
32、加深提供了锲机,这一时期的民族认同又反过来加深了民族主义发展走向成熟。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民众的民族认同想象。在日本侵略者到来之前,对大多数普通中国民众来说其身份是既定的,他们生活在稳定却又闭塞的传统环境中,将一生的忠诚、热情与智慧奉献给家庭、宗族、社区,而作为正统的中华民国的现代国家系统并没有更加深入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中国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被隐匿在对家庭、宗族、地缘和宗教等的认同之中。对普通中国人来,生活内容仅限于衣食住行,部分人的道德修养目标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还有许多人停留在对王朝时代中国的怀恋之中。随着日寇
33、侵略铁蹄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家国观念,加速了普通中国人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民族危机引起全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高度觉醒,日本的大举侵华,国国土大片沦陷使得中华民族面临着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危机直接影响到全国人民的生存,一般的民众都能深切体会到民族危亡的苦痛。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要在现实的危机感中重新整合自我记忆和自己的全部社会生活,而这一重整是在与日本侵略者的参照、对比中进行的。在危机、迫害、艰难并行之中,国人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必须超越既定的认同模式,才能拯救自己。这一认同的建构不仅通过对过去的选择、重组、诠释,通过这些符号国人得以成功地将淹没在自己众多认同中的国家认同突显出来,完成了自
34、己的民族想象,这一想象的完成使国人将自己的身份明确化为“中华民族”这一群体身份,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归属。三、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民族主义的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对民族复兴的强调,而正是由于对于民族复兴的强调,也才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认同的国建提供了条件, “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推动了不断演进和丰富的“民族复兴”观念的形成及其主题词的流行,而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则是 “九一八”事变以来民族复兴思潮的持续展开与不断深化。民族精神与民族自信心的形成是一个民族长期选择的过程,它们的形成是民族认同的结果,是民族内部的人对自身规范的
35、选择;民族精神与民族自信心的形成的同时也影响人的民族认同感的程度,这两个概念本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忧外患急需聚集起力量。各民族的共同努力,而正是由于对民族和国家的呼吁,民族主义在促进民族认同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中华民族的认同心里做基础和支撑。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 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认真反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存在的问题,民族认同是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维系民族精神纽带的保障。每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则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特殊感情,文化民族主义的构建又必须是在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之上,同时这也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基础,其特点是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高
36、扬爱国主义,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及国家内的主体文化的认同。包括民族思想伦理如儒家思想、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中国传统文化等因素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它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历代王朝统治者均把儒家民族思想作为强化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但是王朝国家的狭隘性阻碍着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中国各民族均不同程度上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儒家在民族区分上重文化轻血统的标准,抓住了民族区分的本质,有助于培育中华各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加深民族认同感。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文化很容易被动员起来成为抵制外族入侵的动力,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加深民族认同感
37、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另外,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民族复兴思潮的流行中得到重新成长的机会,虽然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缺乏一套可以由有意义的象征与深化系统,所明确传达的集体理想与共同的集体期望,但是没有完整的文化整合,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民族主义话语。 “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诚如有学者所言,“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自九一八事变后,侵略中国的日本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构极大威胁,中华民族成员在与“民族之敌”的殊死较量中,对民族共同体共同的命运有了深切的体验、对共同体的民族文化有了
38、明确的认同” 。四、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并行发展,相互促进。 “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兴起,是带有现代 “民族”意识的社会思潮,是伴随着这种现代“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社会化运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意识得到理性的升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觉醒时期,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理性意识,中华民族的认同建构是基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的,民族主义带来的民族意识的复苏,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成分,民族意识会让各民族成员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觉得其他成员都是自己人,这种认同的意识对内来讲可以使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认同,抵御外辱,对外部来说,他可以把不同的民族进行划分,形
39、成一定的民族群体,可以说,民族主义之下对民族意识的强调,是的民族意识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没有民族意识,一个民族无所谓民族。民众对于中华民族认同的高度觉醒给全民族进行抗日战争提供了精神动力,在行动上得到落实,因此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主义在这一时期发展向成熟。抗战时期民众的日常生活都纳入国家建构轨道,家庭、宗族、社区观念开始让位于国家逻辑、政治逻,成功地建构了普通民众的国家想象,使民众产生了与国家共存亡、共兴衰的道德追求和为国家奉献自我以及建设国家的精神,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四,国民党民族国家建设之上的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
40、表现为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参与、承担义务和忠诚,抗战中中国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同建构起来的,普通民众建立起来的民族想象与其背后已建立起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密不可分。这样的国家不同于传统的家天下,也不同于传统封建王朝。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通电抗敌,在正面战场阻击日本的侵略军,担负起了守土抗战之责,从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其所建立、代表的国家中华民国也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取得了民众的认同。抗战对中华民族的建构和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意义非凡,抗战使国家政权深入社会,与个人发生了直接联系,民众对现代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深深的认同。作为一对变化发展着的关系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有着不同
41、的关系模式,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灾难,因此,自近现代以来,在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曲折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伟大复兴便成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正是在伟大梦想的激励与鞭策下,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立了崭新的民族国家,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新时代的有效统一。 “亡国灭种”的共同遭遇加速了中华民族开始由自为走向自觉,在追寻国家独立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也因此逐渐成为各民族新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成为事实意义上的国家民族。在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驱使下,经过各民族的团结奋战,初步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包括汉
42、族在内的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对于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局面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讲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也是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全球政治格局大潮风起云涌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国家是世界国际竞争的主权政治单位,而基于民族认同构建之上的民族国家的建构正是近代以来中国宪政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更需在民族危亡关头的抗日战争中的宪政建构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抗战时期对于中华民族认同在中国进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之路上的意义认识,在当时的立宪活动中也得到了反映。抗战时期的立宪活动一个重要使命即是“为集中民族力量彻底抵抗外患挽救危亡” ,意在强调“中华民族认同”对于
43、积聚国内各民族、阶层力量以抗击外敌。如 1933 年吴经熊根据宪法起草主稿委员会的推选所拟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试拟稿正是意在强调“中华民族认同”对于积聚国内各民族、阶层力量以抗击外敌,而强调勾结外敌为民族主义所不容,实际上也是对于各族均为中华民族一分子,不得行违背民族大义之事的严正声明。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4 年)则表述为“中华民国各民族,均为中华国族之构成分子,一律平等” ,后由于抗战全面爆发立宪活动中阻,但仍然于 1940 年的国民参政会上通过了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对五五宪草法草案修正草案 ,其中第五条仍为“中华民国各族均为中华民族之构成分子,一律平等”,从“中华民族”的确认虽然
44、几经反复,但其目的均是为了强化中华民族的国族认同,在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同时实现民族国家建构。结论:民族复兴与中国梦在民族主义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奋起救亡,显示了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前所未有的民族凝集力,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规模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依凭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民族主义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抵御外国列强侵略的思想武器,是凝聚全国人民为一体的粘合剂,既使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民族主义也并没失去其存在价值,它仍然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 民族认同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与民族不断延续、向前发展的重大问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加强
45、中华民族认同能有效提高群众的整体意识,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查看 1933 年 1 月出版的东方杂志 新年,胡俞之在这一期组织了一个新年的梦想专栏,专栏是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社会学调查,令人惊讶的是,面对外敌入侵、国内军阀割据,内战不断,绝大部分应征人对未来中国的梦想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例如,中央监察委员柳亚子答:“我梦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 ”女作家谢冰莹答:“我梦见一个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阶级区别的大同世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外敌入侵、国内军阀割据,内战不断,独裁专制、贪污腐败、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现状,第二类应征人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统一、
46、民主、法治、富强和现代化的中国,即现代化国家梦。这些“梦”在今天有的已成为现实,有的还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摸索奋斗才能实现,但这些梦想却与今天流行的中国梦不谋而合。2012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思维的核心内容。实现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思维的灵魂,它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为背景,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奋斗的历史,因此,实现中国梦就要始终贯穿民族复兴思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中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而奋斗
47、。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延续和升华。民族独立梦的实现以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及完善,为民族复兴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梦所折射出的民族复兴思维将承前启后引领我们开创新未来,让伟大的中华民族阔步行进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主义是集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一体的课题,研究 “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主义,特别是这其中的民族复兴思潮,思考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为复兴民族而做的努力,探讨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对抗日战争的推动作用、对国共两党的合作、对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激发作用,探讨中华民族复兴思潮内容的历史演化和丰富发展,研究这一时期与民族主义并行发展的中华民族认同建构,既能够丰富“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又能够充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为我们实现伟大的 “中国梦”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参考文献:郑大华 .“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 .【J】近代史研究,2009, (6)李治国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D】. 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2007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