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制第一单元测试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6分。)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意思是指( ) A.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B.社会的发展决定着个人的进步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哲学家艾思奇的这句话说明( )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提供种
2、种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C.个人比社会重要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3.目前,我市正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建文明城市,市民人人有责”的宣传标语说明的道理是( ) A.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C.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D.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4.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拨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这句话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个人的存在无足轻重C.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
3、会的进步 D.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没有关系5.2017年5月21日是第27个全国助残日,全国各地将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活动。你对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的看法有( ) 表明扶残济困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肯定了向残疾人献爱心是道德和法律的共同要求 启示青少年要关爱他人生命,养成亲社会行为 是亲近社会、关爱社会的表现A. B. C. D. 6.以下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活 B.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性不强了 D.每个人都从社会
4、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7.判断一个人是否养成了亲社会的行为习惯,要看他( ) 对畏罪潜逃的人,能不能为其提供住所 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不能伸出援助的手 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不能给予同情和关心 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不能与别人分享A. B. C. D. 8.某社区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期间,人们纷纷拿出珍藏的图书与他人分享。分享珍藏的图书( ) 有利于构建书香社会 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有利于形成共同分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A. B. C. D.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告诉我们中学生( ) A.要主动承担中学生的学习任务 B.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
5、会,奉献社会C.参与社会生活是长大以后的事 D.要把时间精力全放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10.漫画老少同心中老人和儿童的善举表明( ) 只有捐款才能体现爱心 他们帮助别人,体现亲社会行为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A. B. C. D. 11.青少年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应该积极关心社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这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B.青少年要忠于职守,乐于奉献C.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D.积极关心社会发展,就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12.星湾学校七年级(5)班的学生志愿者和家长们在某景区,捡拾地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还
6、将粉、黄、蓝三色垃圾袋做成玫瑰状送给路人。这一举动告诉我们学会亲近社会,要做到( ) 克服对社会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遵守社会公德,提升个人修养 善于明辨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 拒绝各种不良的诱惑与假恶丑A. B. C. D. 13.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热情服务社会 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 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A. B. C. D. 14.新学期第一节课,魏敏同学“晒”起了自己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外出时,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车上有灰尘,我便连续几天到小
7、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擦拭公共自行车,另外,还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你对这份寒假作业的看法是( ) 能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避免产生厌学情绪 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A. B. C. D. 15.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 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A. B. C. D. 16.小军的物理成绩一直不好,又没有时间去问
8、老师。于是,他想到了网络,利用晚上的时间上网,听网上讲课,过了一段时间小军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从小军的物理成绩很快提高中体会到( ) 只要你想学习,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网络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便捷的条件我们只要正确利用网络,网络便能够为我们带来益处 网络可以为我们解决实际学习中的一切问题A. B. C. D.17.右图漫画告诉我们( )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拒绝网络,避免上当受骗虚拟世界不能进行经济往来在网络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A. B. C. D. 18.中学生小明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去网吧。由于没钱,他动起了敲诈勒索低年级同学的
9、心思,并开始偷盗,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沉迷于网络会( ) 浪费学习的时间 损害身心健康 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影响人际交往A. B. C. D.19.互联网时代,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交易,但所购物品名不副实、银行卡密码被盗导致的财产损失,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烦恼。这说明( ) A.网络暗藏风险,应敬而远之 B.网络利弊共存,是一把双刃剑C.网络环境的优化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D.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陷阱不可避免20.“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
10、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 A.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C.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21.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你认为公民应( ) 学会独立思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树立法律意识,理性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增强义务意识,严厉打击网络谣言 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自由表达言论A. B. C. D. 22.下列做
11、法属于健康上网的是( ) A.周末通宵上网B.浏览低俗、不健康信息C.带着明确目的上网,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D.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用玩暴力游戏来缓解焦虑和压力23.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 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 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A. B. C. D. 24.十五岁的小刚迷恋网络游戏,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根本无心学习,连过去亲密的同学他也不屑与他们交往。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上网会成瘾,小刚应严厉打击网络 B.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C.沉
12、迷网络会荒废学业,影响人际关系 D.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25.右面并非童话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网络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B.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完全一样C.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D.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应提高抗诱惑能力,保护自己26.围绕“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主题,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启动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针对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网络安全问题加大了宣传。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 A.可以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减少消费者的财产损失B.可以彻底净化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C.有助于
13、公众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意识D.有利于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消除网络安全漏洞27.近年来,我国网络账号混乱现象日益突出,有的冒充党政机关,有的包含淫秽色情内容,有的传播暴恐、聚赌、涉毒信息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就账号名称、图像和简介等,对互联网企业、用户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上述规定旨在( ) A.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空间 B.完善网络法律体系,保障公民隐私C.消除网络虚拟特性,根治网络乱象 D.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维护公共秩序28.2017年春节期间,发电子红包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红包分配的随机性,将“电子红包+微信群”组织成为一个网络赌场。
14、很多的青少年因此不仅输掉了大量的钱财,同时触犯了法律。这警示我们( ) 青少年要远离网络 明辨是非,理性对待社会新兴事物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网络游戏有百害而无一利,拒绝网络游戏A. B. C. D. 二、简答题(8分)29.材料:近期,高安市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兵”分八路,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实地参观了当地著名企业,在市环保局、电信局和工商局聆听三局负责人对科技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精彩演讲。同学们还来到市消防大队饶有兴趣地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亲眼看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品牌”和“亮点”,备受鼓舞。通
15、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有哪些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项。(2分)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三、辨析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0.材料:如今,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对此,有人认为,在“微博”“短信”上公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不受任何限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四、分析说明题(12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1.材料:2017年
16、6月20日,丰润区丰润镇南台小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年过七旬的赵奶奶,她在6月16日独自骑车外出时不慎跌倒,致脚部擦伤,手部受伤出血。当时,正赶上南台小学放学,一位男同学购买了创口贴和矿泉水为赵奶奶清洗包扎了伤口。老人来学校就是想找到这位好学生并表示感谢。经过老师们的查找,最后确定是五年级的党新鹏。老人执意要拿出钱表达谢意,被党新鹏谢绝了。为此,学校特别召开表彰大会,号召大家向党新鹏同学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党新鹏同学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2分) (2)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向党新鹏同学学习”。(5分) (3)作为青少年的你,可以为他人、
17、为社会做哪些好事实事呢?(4分) 五、综合探究题(14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32.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达1.7亿。而未成年人犯罪中高达80%是由于受互联网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内容影响诱发。材料二:“腾讯儿童”网站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与保护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弹出色情图文、视频等的比例高达71.1%,网聊中接收到色情图文、音视频等的比例高达43.1%,网络色情游戏、动漫的比例高达31.2%。材料三:2017年2
18、月,我国第一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完成向社会各界的意见收集工作,条例中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0:00至8:00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禁止网站散发暴力、色情、低俗、炫富、仇富的信息”,这些规定引发各界关注。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正在加紧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有何现实意义。(5分) (3)结合材料三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沉迷网络的行为有哪些好的建议。(6分)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制第一单元测试卷
19、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2345678910CABABCADBA11121314151617181920AAADCBBDBA2122232425262728ACBADCAA二、简答题(8分)(1)参观当地著名的企业;听环保局、电信局、工商局负责人演讲;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2分)(2)(6分)有利于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三、辨析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自由使用网络,但不能无所限制,而应遵守道德与法律。(2)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
20、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4)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5)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
21、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四、分析说明题(12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1)(2分)乐于助人、亲社会行为等。(2)(5分)党新鹏同学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我们应培养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子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
22、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4分)为他人:关心帮助身边的同学、老师;如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帮同学解决学习难题、捐款等。为社会:义务打扫环境卫生、慰问老人、植树造林等社会公益活动。五、综合探究题(14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2分)材料一说明了我国青少年网民比例比较大,而未成年人犯罪中很多是受互联网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内容影响诱发。材
23、料二说明了网络上存在一些色情图文、视频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正是因为材料二中未成年在上网时经常遭受网络色情图文、视频的侵蚀,所以诱发了材料一中部分未成年人最终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二者是因果关系。(2)(5分)我国正在加紧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社会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给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3)(6分)国家(政府、社会):加强社会保护,国家应完
24、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网络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尽职尽责。 学校:要加强学校保护,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健康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家庭:要加强家庭保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监督和引导,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我们要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等;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信息节食”,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如: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等;我们要遵守网络规则,依法律己,上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我们可以用“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法”“专时专用法”“联想后果法”等方式拒绝沉迷网络,抵制不良诱惑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