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空气微生物 南京医科大学李磊 主要内容 空气生境特征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种类 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和卫生标准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空气微生物研究前景 空气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 空气的重要性空气中存在微生物空气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空气微生物学 第一节空气生境特征 电离层和平流层微生物难以生存对流层是大气中微生物生存和扩散的主要场所 空气生境特征 空气中缺乏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 日光辐射对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细菌不能在空气中繁殖 一般情况下 空气中污染物越多 污染越严重 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也会越高 空气中无固有微生物丛 空气中的微生物是暂时的 可变的 第二
2、节来源 种类 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空气微生物来源于其他外环境和人 动植物的活动等 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污染的结果 室外空气微生物来源土壤水面工农业产生室内空气微生物来源 室内空气微生物来源 人和动物呼吸道排出微生物机械性移动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不当呼吸道感染患者 二 空气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 结核杆菌 肺炎双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白喉杆菌 金葡菌 脑膜炎奈瑟菌 真菌 黄曲霉 黑曲霉 青霉菌 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三 空气微生物的分布 一般不繁殖微生物在空气中为过路客 生存能力强经空气传播的微生物具有耐干燥 抵抗力强 时空分布不均室外空气分布 主要是非致病性腐生菌 以及对干燥和辐射
3、有抵抗力的真菌孢子室内空气分布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可来自室外空气 但主要来自人体或人类活动 时空分布不均高度分布 离地面越高 微生物含量越少 粒子也越小 抵抗力越强 致病性越小水平分布 与室内外分布关系密切 城市上空和人群密集场所的微生物 尤其是病原微生物数量明显增高时间分布 一天内不同时间微生物分布不一样 也有季节性变化易受气象和大气污染影响气象 气候 湿度 温度 风力等 对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 四 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感染 引起变态或过敏反应 食品的腐败变质或引起食物中毒 植物疫病的传播 洁净生产 生物战剂及危害 第三节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和卫生标准 一 空气微生物
4、样品的特点1 一般情况下 空气微生物浓度较低 2 能够存活的微生物都有较强的耐受力 3 与各种颗粒物结合形成微生物气溶胶 二 空气微生物采集和检测方法 自然沉降法惯性撞击式采样法过滤阻留式采样法静电沉着采样法温差迫降采样法其他 一 自然沉降法 沉降平板法 根据空气中携带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 以垂直的自然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基上 经24h 37 温箱培养基计算出菌落数 应以菌落形成单位cfu 皿或cfu m3表示 简单方便 缺点是采集效率低 稳定性差 空气采样 1 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一般在室内四角及室中央 放置含营养琼脂的平皿 2 打开皿盖 将皿盖置于平皿底下 不可仰放 以防污
5、染 将有培养基的平皿 暴露于空气5分钟 视空气清洁程度而定 采样毕合上皿盖 记录采样时间 3 将已采集的培养基在6h内送实验室 置于37 温箱培养48小时 4 记录5个平皿的菌落总数 结果计算 N 培养后平皿上菌落数 A 平皿面积 cm2 t 暴露时间 min 二 惯性撞击式采样 利用抽气装置在单位时间将一定容量的含有微生物粒子的空气 通过某些装置形成直线或曲线运动的高速气流 使气流中微生物粒子也随之高速运动 当气流改变方向时 运动着的粒子因惯性继续照直前进撞击并粘集于培养基上 直线气流惯性撞击法全玻璃液体撞击式采样器固体撞击式采样器曲线气流惯性撞击法 1 全玻璃液体撞击式采样器 利用喷射气流
6、的方式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收集在小体积的液体中 全玻璃液体撞击式采样器的优点 适于高浓度的空气微生物采样 样品可接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计数 能测出空气中活微生物数量 采样液有保护作用 对脆弱的微生物 如病毒 立克次氏体 也能采样 捕获率高 尤其是对于小颗粒 采样器一般由玻璃制成 利于消毒灭菌处理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 可反复使用 2 固体撞击式采样器 单级撞击式采样型将空气中不同大小的含菌粒子撞击于一个采集面上 只能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 多级撞击式采样型将空气中不同大小的含菌粒子采集于不同的采集面上 可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 也可了解粒子大小分布情况 但结构比较复杂 采样耗费较大 单级撞击式采样
7、器 JWL I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单级筛孔空气撞击采样器 Anderson多级筛孔空气撞击采样器 Anderson采样器使用注意事项 采样器流量为28 3L min 可用转子流量计进行校对 注意各节的密封度 撞击距离对采样有影响 平皿中培养基厚度影响采样距离 以加27ml培养基较为合适 此时撞击距离为2 5mm左右 采样器的消毒可用酒精擦拭 也可用高压蒸气灭菌或环氧乙烷熏蒸 微生物浓度过高时 颗粒重叠 会产生误差 最多的一节菌落数以50 250cfu m2为宜 结果计算 3 曲线气流惯性撞击法 离心采样器 LWC 1型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撞击法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 培养后 培养前 三 过滤阻
8、留式采样 四 静电沉着类采样器 利用高压电场 使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带上一定量的电荷后 而被带相反电荷的采集面所吸附 如何选用采样方法 采样器的灵敏度采样效率重复性微生物的存活率使用方便易于分析可区分粒子的大小价格 五 检测方法 定性检测 形态学 免疫学 核酸检测等方法 定量检测 干重法 菌落计数 浊度法等 二 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 菌落总数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T18883 2002菌落总数撞击法2500cfu m3 二 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 我国公共场所空气卫生细菌学标准 WHO推荐的医院各部门空气细菌标准 居室内空气卫生细菌学评价的参考指标 第四节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一 空气微生物污染
9、传播方式经尘埃传播经飞沫传播经飞沫核传播 组成 传播性最强 微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 aerosol 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 它是由分散相 固体或液体微粒 和分散介质 又称连续相 空气 组成的均匀体系 大小一般在0 1 10 m之间微生物气溶胶 microbialaerosol 属分散性气溶胶 包括液态和固态 主要特点为微粒上附着有各种微生物 直径 5 m 被阻于鼻腔直径4 5 m 仅到支气管直径1 4 m 到达肺泡直径 1 m 部分停留于肺泡 其余随呼吸排出 微生物气溶胶大小与其感染性的关系 气溶胶微生物的存活特点 物理衰减 微粒自身从介质中分离出来的衰减生物衰减 微生物自身的死亡影响因素 固有的生命力太阳辐射温度RH 二 空气微生物的预防 综合性措施控制污染来源个人防护物理方法物理通风法紫外线照射负离子发生器化学消毒剂消毒 一 控制污染来源 二 物理通风法 自然对流通风湍流空调通风过滤层流通风 一般 非层流 洁净室示意图 三 紫外线照射 四 负离子发生器 五 化学消毒剂消毒 空气杀菌剂的一般特征 1 具备高度杀菌力2 容易分散成气溶胶 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杀菌活性3 常温常湿下有效4 在常用浓度时应对人畜无毒性 无刺激性5 不具染色性 褪色性 第五节空气微生物研究前景 空气微生物学监测与控制洁净技术应用医院感染控制实验动物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