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模式转变医学已从单纯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因此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生物学单方位研究及治疗转变到心理、社会、生物学全方位的研究及治疗,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影响,特别重视前二种因素的作用。精神(心理)卫生已成了 21 世纪卫生工作的重大课题。有 60%70%的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不健康的“第三状态”(The third status)或称“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us)。我国死亡人数中,有 70%是死于心身疾病。一项调查表明,癌症患者发病前 6 个月受到巨大精神刺激者占52%,性格急躁者占 60%,忧郁者占
2、 56%。15%内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疾病是精神因素引起的。神经病患者发病率已从 80 年代的 22.21%上升到 90 年代的 33.1%,其中有直接社会、心理因素的占 72.29%。各年龄段都有其特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青少年的学业竞争,以致有些无法对付而走向绝路;青年人的激烈竞争,日本就时有“过劳死”的发生;中年人的家庭、婚姻、经济、就业等,有所谓“下岗综合征”者;老年人的“退体综合征” 、 “空巢综合征”等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我国心理障碍发病率达 5%,即 6000 万人。江泽民总书记在党 15 大报告指出:“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 。八十年代以来,现
3、代医学临床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以经验为基础转变为以证据为基础。以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模式,是以医生的临床经验为主要依据,观察的终点指标为“不满意终点” ,而不是“满意终点” 。例如,用心痛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的终点指标是“症状缓解” ,而不是“寿命延长” 。又如,评价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是以用药前后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消长的情况为标准。评价降血压药物疗效的标准是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这一切都涉及治疗对病人预后即死亡率的影响。于是,由于“心痛定”降血压效果明显,价廉、副作用少,据此经验,心痛定成了国内外极为广泛应用的降压药物,国内不少医生还把它列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首选药。可是,新兴
4、证据医学(Evidance based medicine)证明,这种降压作用快而强的药的安全性存在问题,可能增加病人心肌梗死与死亡的危险。这种发现是因为现代医学临床医疗模式与传统的“经验模式”在临床对药物的评价方法不一样。在“经验模式”下,临床对药物的评价可由一家或数家医院由少数医生观察几十个病例即可完成。这显然是不完善、不准确,欠科学性的。证据医学的临床评价药物,大多为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的研究,需要对成千上万的疾病人群进行长达 35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大多为跨国界的几十家或百家医院参加,而且设有安慰剂对照组。观察的终点目标为延长寿命与否。经验模式与证据模式比较可以发现,
5、在美国,凭经验治疗心律失常导致病人意外死亡的人数,超出了美国航空史上所有空难死亡人数与朝越两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频发复杂的室性早搏是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人们企图通过干预室性早搏改善病人的预后。可令人感到意外和失望的是,80 年代CAST 试验的中期结果表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能有效减少病人早搏症状,然而其猝死率与总死亡率却是使用安慰剂病人的 2.53 倍!相反, 阻滞剂对室性早搏的疗效虽然远不如常规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却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后病人的猝死率、再梗塞率和总死亡率。与此同时,证据医学证明,溶栓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效果明显。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舒降之等对
6、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具有重大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获得重大改善。所以证据医学的临床医疗模式是现代临床医学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它将大大有益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奔波在俗世里,不知从何时起,飘来一股清流,逼着每个人优秀。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事,交给时间。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
7、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不明花语,却逢花季。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坦白的说,我们遇到困扰,经常会放大自己的苦,虐待自己,然后落个遍体鳞伤,可怜兮兮地向世界宣告:自己没救了!可是,那又怎样?因为,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成年后,最畅快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学会了独自、沉默,不轻易诉说。因为,更多的时候,诉说毫无意义。伤心也好,开心也好,过去了,都是曾经。每个人都要追寻活下去的理由,心怀美好,期待美
8、好,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糟糕。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情节,两个人坐在一起,杂乱无章的聊天,突然你感到无聊,你渴望安静,你想一个人咀嚼内心的悲与喜。透过窗格,发着呆,走着神,搜索不到要附和的词。那一刻,你明白了,这世间不缺一起品茗的人,缺的是一个与你同步的灵魂。没有了期望的懂,还是把故事留给自己吧!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颠沛流离,浪迹天涯。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知己,其实,你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花,只有在凋零的时候,才懂得永恒就是在落红中重生;人,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明白力量就是在破土中崛起?.因为防备,因为经历,我们学会了掩饰,掩饰自己内心的某些真实,也在真实中,扬起无懈可击的微笑,解决一个又一
9、个的困扰。人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逝去的当作最美的风景。所以,不要活在虚妄的世界,不要对曾经存在假设,不要指望别人太多。有些情,只可随缘,不可勉强;有些人,只可浅交,不可入深;有些话,只可会意,不可说穿。或许,有这么一段情,陪你度过漫长冰冷的寒冬;有那样一个人,给你抑郁的天空画上了温暖的春阳。但时光,总会吹散很多往事,把过去一片片分割,移植到不同区域,并贴上标签,印着不同的定义,也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正如庄子所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外在的世界,只是一个形式,而你内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江山。丰富自己,取悦自己,随缘,随顺,随境,你的心才会敞开,才会接纳更多的有可能。这样的人生,眼睛里的笑意,尽是踏实与真味。年少时,那些说给蓝天白云的梦想,早已遗忘在风中,再也飞不到岁月的枝头。褪去稚气与懵懂,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心里撑着宽阔,却不动声色。即便,一份静谧的从容是多么的难,但我依旧期待。我相信,人生还会很长,还会一直邂逅,但最美的,必是那个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