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庆实验中学 2018 年高三得分训练(二)理科综合训练一 、 选 择 题 : 本 题 共 13小 题 , 每 小 题 6分 , 共 78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叶绿体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 DNA和 RNA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2. 某 科 研 人 员 将绿色的小麦植株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首先置于黑 暗 中 ,
2、 然 后 给 予 一 定 强度的光照,连续测定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 5min 该 容 器 内 氧 气 量 减 少 的 原 因 是 植 物 呼 吸 作 用 消耗 了 氧 气 B.在 515min 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C.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15min时与 0min相比,植株有机物的量有所增加3.“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 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对此叙述, 正确的是( )A.若 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 B、吞噬细胞属于 C、溶菌酶属于 DB.若 A表 示 物 质 跨 膜 运
3、 输 方 式 , B表 示 被 动 运 输 、 C表 示 主 动 运 输 、 D表 示协 助 扩 散 C.若 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 是基因突变、C 是自然选择、D 是隔离D.若 A表示细胞外液,B 是血液、C 是淋巴、D 是组织液4. 植 物 体 生 命 活 动的调节大多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如图为碗豆幼苗生长的调节示意图,图中 A、B、C 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C 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B.A激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引起植株增高C.用 B激素处理大麦可以简化啤酒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1D.图中两种浓度的 B 激素调节结果的差异不能体现两重
4、性5.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RIH)为下丘脑产生的一种肽类激素(环状十四肽), 可以抑制生长激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疗某种疾病需要 SRIH时只能采用注射方式而不能口服B.SRIH的合成需要 DNA、RNA、多种酶和 ATP等物质的参与C.SRIH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 13分子水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正常的生长发育6.ABO血 型 是 由 3个复等位基因 IA、I B、i 控制的,I A与 IB为共显性基因,对 i均为显性,假设某一地区的人群中,
5、A 型血占 45%,O 型血占 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A、I B、i 三个复等位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人群中 A、B、O 血型的基因型一共有 6种C.此地区人群中 IA、I B、i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0.1、0.3、0.6D.A型血和 B型血婚配可能生出 O型血的孩子7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滴石穿”说明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穿透石块,只涉及物理变化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冰和水,水的能量高8某研究性小组为了
6、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BB、C 中溶液均褪色,反应类型相同C石蜡油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物D结束反应时,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9 2016年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由 法 国 、 美 国 及 荷 兰 的 三 位 化 学 家 共 同 获 得, 以表彰他们在“分子马达” 研 究 方 面 的成就。 最初的“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是三蝶烯(如图), 下列有关三蝶烯的说法正确的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1 页 共 8 页0是( )A分子式为 C20H14B属于苯的同系物C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其 1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4种10
7、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A将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B常温下, 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加少量 BaSO4粉末, 过滤, 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证明常温下 Ksp(BaSO4) Ksp(BaCO3)C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盐酸的pH小于醋酸的 pH证明相同条件下,在水中 HCl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HD用玻璃棒蘸取饱和氯水点在置于玻璃片的精密 pH试纸上, 稍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定氯水的 pH11 LED系 列 产 品是一类新型节能产品。
8、 图甲是 NaBH4/H2O2燃料电池, 图乙是 LED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Z 或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 Y的氧化物反应13 常温下, 用 0.1 molL 1 NaOH溶液滴定 10 mL 0.1 molL 1 H2A溶液, 溶液的 pH与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B点 : c(HA )c(H )c(A2 )c(H2A) CC 点: c(Na ) c(HA )2 c(A2 )D水电离出来的 c(OH ):B 点D 点二 、 选 择 题 : 本 题 共 8小 题 , 每 小 题 6分 , 共 48分 , 在 每
9、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得 0分。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B.核泄漏事故污染物 137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137Cs 137Ba x,可以判断 x56为电子C.若氢原子从 n6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 n6 能级向 n 2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质 子 、 中 子 、 粒 子 的 质 量 分
10、 别 是 m1、 m2、 m3, 质 子 和 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 释放的能量是(2m12 m2 m3)c2 15 如 图 所示为 a、 b、 c三个质点运动的 v-t 图象, 若三质点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则关于三个质点的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t1时 刻 a、 b两 质 点 的 速 度 大 小 相 等 、 方向 相 反 t1时刻后,质点 b位于 a、c 的前面A电池 A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 H2O22e =2OHB电池放电过程中,Na 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C每有 1 mol NaBH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4NAD要使 LED 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 a应与图甲中
11、的 B极相连12.W、X、Y、Z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 示 。 已知 W的 一 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8,中子数为 10,X 原子和 Ne 原子的核外 电 子 数 相 差 1,Y 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 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cc OHH2A 增大551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 XW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YZC化合物 XZW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0 t1时间内,a 位于 b、c 两质点的前面D.0 t1时间内,a、b 两质点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16.如图所示,N 匝矩形导线框以角速度绕对称轴 O
12、O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 S,线框电阻、电感均不计,在 OO左侧有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外电路接有电阻 R和理想电流表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 从 图 示 时 刻 起 , 线 框 产 生 的 瞬 时 电 动 势 为e NB Ssin t B电流表的示数 I 2NBSC R两端电压有效值 U 2NBS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2 页 共 8 页4R0D 一 个 周 期 内 R的发热量 Q NBSR2 D. 外 力 F竖 直 向 上 , 大 小 等 于 mg 2 6kq R2217 如 图 所示, 斜面和水平面之间通过小圆弧平滑连接, 质量为 m的物体 (可视为质点) 从斜面上h
13、高处的 A点由静 止 开 始 沿 斜面下滑, 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的 B点。 要使物体能原路返回 A点, 在B点物体需要的最小瞬时冲量是( )21 如 图 所 示 , abcd为边长为 L的正方形线框, 线框在纸面内, 电阻为 R 图中虚线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 匀强磁 场 现 用外力作用于线框,使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沿 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线框运动过程中,ad边始终水平,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磁场宽度大于 L,则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 F的大小随时间 t的变化图线及线框 ab边的电压 U随时间 t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C. 2m gh D. 4m gh18 如 图 , M、 N两
14、点处于同一水平面, O为 M、 N连线的中点, 过 O点的竖直线上固 定 一 根 绝 缘 光滑细杆, 杆上 A、 B两点关于 O点对称。 第一种情况, 在 M、 N两点分 别 放 置 电 量 为 +Q和 -Q的 等 量 异 种 点 电 荷 , 套 在 杆 上 带 正 电 的 小 金 属 环从 A点 无 初 速释放,运动到 B点;第二种情况,在 M、 N两点分别放置电量为+ Q的等量同种点电荷,该金属环仍从 A点无初速释放,运动到 B点。则两种情况中( )A. 金属环运动到 B点的速度第一种情况较大B.金属环从 A点运动到 B点所用的时间第二种情况较短C.金属环从 A点运动到 B点的过程中,动能
15、与重力势能之和均保持不变D. 金属环从 A点运动到 B点的过程中(不含 A、 B两点) ,在杆上相同位置的速度第一种情况较大19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kg 的物块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 F,使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已知外力 F随时间 t(单位为 s)的变化关系为 F(62 t)N,则( )A. 在 t3 s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B.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9 m/sC.在 06 s 内,物块的平均速度等于 4.5 m/sD. 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于 27 m20 如 图 所 示 , a、 b、 c、 d四个质量均为 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 成“三星拱月 ”之形
16、, 其中 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 小 球 在 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 O点做半径为 R的匀速圆周运动, 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 小球 d位 于 O点 正 上 方 h处,且在外力 F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 b、 c三小球的电荷量为 q,d 球电荷量为6q,h=R,重力加速度为 g,静电力常量为 k,则( )A. 小球 a一定带正电23kqC. 小球 c的加速度大小为 3mR2A. 12 m gh B. m ghB. 小球 b的周期为 2R mRq k1A. B.C. D.三、非选择题:共 174分。2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过程中,某同学为验证弹簧和小球
17、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计了如下方案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将一跟轻质弹簧的下端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弹簧上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铁球, 铁球上固定有轻小的遮光条; 一根带有插销孔的光滑透明塑料圆管,竖 直 地 套 在 小 球 和 弹 簧 外 , 也 固 定 于 水 平 面 上 。 塑 料 圆 管 侧 面 有 平 行 于管 轴 的 光 滑 开槽,遮光条套在槽中,露出槽外,可沿光滑槽运动,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径; 塑 料 圆 管 上 装 上 两 个 关 于 弹 簧 原 长 位 置 对 称 的 光 电 门 , 调 节 光 电 门 使遮 光 条 通 过 光电门时能很好地遮挡光线;将小球拉到 C处,用插销
18、锁住,弹簧处于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状态;接通光电门电源,拔出插销;记录下小球通过 A、B 光电门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分别为 t1、 t2 ;断开电源,整理仪器。(1)为完成实验,除了以上步骤还需要测量或进行的步骤有:_。( 2) 该 同学还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球直径 d, 如图甲所示, 读数为_;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了遮光条宽度 l,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3 页 共 8 页025 如图, 以 O点为圆心、 半径为 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 磁 场 , 磁 感 应 强 度 大 小 为 B, 线 段 PP 是 圆 的 一 条 直径 , 有 一 个 质 量 为
19、 m、 电荷量为+ q的离子在纸面内从 P点射入磁场, 射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 PP 的夹角 为 30重力不计(1)若离子在 P 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求离子的速度大小 v0;( 3) 已 知重力加速度为 g, 若小球和弹簧系统(含地球)的机械能守恒, 则可表达为_(用以上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23 某 同 学 用 下列器材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源 E(电动势约为 3V,内阻约为 2.5) ;电流表 A(量程为00.6A,内阻很小) ;电阻箱 R(最大阻值 99.9) ;开关 S,导线若干。(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该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规范操作。入 圆 形 磁
20、 场 区 域 , 试 通 过 计 算 找 出 离 子 只 能 在 圆 周 的 哪 一 部 分 射出 圆 形 区 域 (不计离子间相互作用) ;(3)若在圆形区域左侧还存在一个以 MM 、 NN 为边界的条形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与圆形区域内相同,方向 垂 直 纸 面 向外, 两边界间距 d 3 24R, 且有 MM / /NN / /PP , 其中 MM 与圆形区域相切 研究(2)问中离子的运动, 求“射出圆形区域时的位置”与 P点相距最远的那些离子, 它们从 P点进入圆形区域直到离开条形区域所用的时间(2)第一次测量:调节电阻箱 R,示数为 R1时,读取电流表示数 I1,示数为时 R2时,
21、读取电流表示数 I2。则电源电动势的计算式 E=_,内阻的计算式 r=_。( 3) 第 二 次 测 量: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 记录多组电流表的读数 I和电阻箱的对应读数 R, 以 1I为纵坐标, R为(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会使电源内阻的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B.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会使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C.第二次测量中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减小偶然误差D.第 一 次 测 量 中 , 若测有三组数据,则可求得电源电动势 E和内阻 r及电流表内阻 RA24.如 图 所 示,在滑雪运动中一滑雪运动员,从倾角 为 37的斜坡顶端平台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飞出平
22、台, 从飞出到落至斜坡上的时间为 1.5s, 斜坡足够长, 不计空气阻力, 若 g取10m/s2, 已知 sin37=0.6, cos37=0.8 求:(1)运 动 员 在 斜坡上的落点到斜坡顶点(即飞出点)间的距离;(2)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 v0大小.4v(2)现有大量该种离子,速率大小都是 0 ,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通过 P点进横坐标,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 I -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 E=_V,内阻 r=_。1126. (14 分)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 MgO(占 40%),还有 CaO、MnO、Fe 2O3、FeO、Al 2O3、SiO 2等杂 质 , 以
23、 此 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 可用于印染、 造纸、 医药等工业。 从硼镁泥中提取 Mg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某些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如表所示。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时的 pH 完全沉淀时的 pHMg(OH)2 9.3 10.8Fe(OH) 2 7.6 9.6Fe(OH) 3 2.7 3.7Al(OH) 3 3.7 4.7请回答下列问题: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4 页 共 8 页0(1)在“酸解”过程中,欲加快“酸解”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请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_。(2)加 入 的 NaClO可 与 Mn2 反应:Mn 2 ClO H 2O=MnO22H Cl ,还有一种离子也会
24、被NaClO氧化,并发生水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 Fe(OH)3、Al(OH) 3、MnO 2外,还有_。(4)已知不同温度下 MgSO4、CaSO 4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温度/ 40 50 60 70MgSO4的溶解度/g 30.9 33.4 35.6 36.9CaSO4的溶解度/g 0.210 0.207 0.201 0.193“除钙”是将 MgSO4和 CaSO4混合溶液中的 CaSO4除去, 根据表中数据, 简要说明操作步骤: 蒸发浓缩、 _。 “操作”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便可得到MgSO47H2O。(5)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 100 g,
25、得到的 MgSO47H2O为 172.2 g,计算 MgSO47H2O的产率:_。(6)Mg-AgCl 电 池 是 一 种 用 海 水 激 活 的 一 次 电 池 , 在 军 事 上 用 作 电 动 鱼 雷 的 电 源 。 电 池 的 总反 应 可 表 示 为 :Mg+2AgCl=MgCl2+2Ag。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_。27. ( 15分 )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作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CH2=CH2(g)CH 3COOH(l) CH3COOC2H5(l) H(1)已知:
26、化学键 C-H C-C C=C O-H C-O键能/kJ/mol 412 348 602 464 358计算上述反应的 H _ kJ/mol。(2)下列描述能说明乙烯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是_。A乙烯、乙酸、乙酸乙酯的浓度相同B酯合成反应的速率与酯分解反应的速率相等C 乙 烯 断 开 1 mol碳 碳 双 键 的 同 时 乙 酸 恰 好 消耗 1 mol D体系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一定(3)在 n(乙烯)与 n(乙酸)物料比为 1的条件下,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压强 下进行 了在相 同时 间点乙 酸乙酯 的产率 随温度 的变化 的测 定 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 度 在
27、 60 80范围内, 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 小 的 顺 序 是 _用 v(p1)、v(p2)、 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分析其原因为_。压强为 p1 、温度为 60时,若乙酸乙酯的产率为 30%,则此时乙烯的转化率为_。在压强为 p1 、温度超过 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1 根 据 测 定 实 验 结 果 分 析 , 较 适 宜 的 生 产 条 件 是 _(填 出 合 适 的 压 强 和 温 度 )。 为 提高 乙 酸 乙 酯 的 合 成速率和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任写出一条)。28 (14 分)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28、,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FeCO3的最佳方案:试剂实验滴管 试管现象0.8 mol/L FeSO4溶液(pH=4.5)1mol/L Na2CO3溶液(pH=11.9)实 验 : 立 即 产 生 灰 绿 色 沉 淀 ,5min 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0.8 mol/L FeSO4溶液(pH=4.5)1mol/L NaHCO3溶液(pH=8.6)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 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0.8 mol/L (NH4)2Fe(SO4)2溶液(pH=4.0)1mol/L NaHCO3溶液(pH=8.6)实验:
29、 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1)实验 I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Fe2+ + + H2O Fe(OH)3 + HCO3(2)实验 II中产生 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为了探究实验 III中 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 IV进行探究:操作 现象实验 IV向 0.8 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_,再加入一定量 Na2SO4固体使混合溶液中 SO42-浓 度 为 1.6 mol/L(已知 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 。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 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与实验 III 现象相 同实验 IV中加入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 ,目的是_。对比实验 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NH 4+水解产生 H+,降低溶液 pH,减少了副产物 Fe(OH)2的产生。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对比实验排除_的干扰。( 4) 小 组 同 学 进 一 步 讨 论 认 为 , 定 性 实 验 现 象 并 不 能 直 接 证 明 实 验 III中 FeCO3的 纯 度 最 高 , 需 要利 用 如 图 所 示 的 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 I、II、III 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 A处的广口瓶中。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5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