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弹模量试验,回弹模量的定义,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土基回弹模量表示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如果垂直荷载为定值,土基回弹模量值愈大则产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竖向位移是定值,回弹模量值愈大,则土基承受外荷载作用的能力就愈大,因此,路面设计中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基抗压强度的指标。,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刚性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换算法查表法室内试验测定法路表弯沉盆模量反算法。我们主要学习一下室内试验测定法:杠杆压力仪法和强度仪法,1 杠杆压力仪法1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含水率和不同
2、密度的细粒土。2 、主要仪器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 如左图试验前应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准。2 试样筒:仅在与夯击底板的立柱联接的缺口板上 多一个内径5mm,深5mm的螺丝孔,用来安装千分表支架。3 承压板:直径50mm高80mm4 千分表:量程2.0mm2只。5 秒表:最小分度值0.1s。 试样筒和承压板如下图所示:,3试验步骤:1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击实法,按本标准第10.0.4条步骤制备试样,得出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优含水率备样,用同类击实方法制备试件。2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筒底面放在杠杆压力仪的底盘上,将承
3、压板放在试样中心位置,并与杠杆压力仪的加压球座对正,将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并将千分表的测头安放在承压板的支架上。3 在杠杆压力仪的加压架上施加砝码,用预定的最大压力进行预压,含水率大于塑限的试样,压力为50-100kPa;含水率小于塑限的试样,压力为100-200kPa。预压应进行1-2次,每次预压1min,预压后调整承压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零位。4 将预定的最大压力分为4-6级进行加压,每级压力加载时间为1min,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压,当卸载1min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级压力,如此逐级进行加压和卸压,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至最后一级压力,为使试验曲线的开始部分比较准确,第
4、一级压力可分成二小级进行加压和卸压,试验中的最大压力可略大于预定的最大压力。5 本试验需进行3次平行测定,每次试验结果与回弹模量的均值之差应不超过5%。,1.1以单位压力P为横坐标,回弹变形l为纵坐标,绘制单位压力与回弹变形曲线如右图。 1.2试样的回弹模量取P-l曲线的直线段计算,对较软的土,如果P-l曲线不通过原点允许用初始直线段与纵坐标的交点作为原点,修正各级压力下的回弹变形。,2强度仪法,1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密度的细粒土及其加固土。 2主要仪器设备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路面材料强度仪:与本标准第10.0.2条6款的贯入仪相同。2 试样筒:与
5、杠杆压力仪的击实筒相同。3 承压板:与杠杆压力仪相同。4 量表支杆及表夹;支杆长200mm,直径10mm,一端带有长5mm与试样筒螺丝孔联接的螺丝杆;表夹可用钢材也可用硬塑料制成。,3试验步骤:1 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12.1.3条1款步骤进行。2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筒底面放在强度仪的升降台上,千分表支杆拧在试样筒两侧,将承压板放在试样表面中心位置,并与强度仪的贯入杆对正,将千分表和表夹安装在支杆上,千分表测头安放在承压板两侧的支架上。3 摇动摇把,用预定的最大压力进行预压,预压方法按本标准杠杆压力仪的预压步骤进行。4 将预定的最大压力分成4-6级,每级压力折算成测力计百分表读数,然后逐级加压,卸压按杠杆压力仪的卸压步骤进行。当试样较硬,预定压力偏小时,可以不受预定压力的限制,增加加压级数至需要的压力为止。5 本试验应进行3次平行测定,每次试验的结果与回弹模量的均值之差应不超过5%。,单位压力与回弹变形关系曲线应按杠杆压力仪1.1的绘制。回弹模量计算按杠杆压力仪1.2计算 注:在试验点下取样,测定材料含水量。取样数量如下: 最大粒径不大于4.75mm,试样数量约120g; 最大粒径不大于19mm,试样数量约250g; 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试样数量约500g.,委托单、原始记录和报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