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03841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点罗列1、 581 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589 年统一南北 是继秦汉之后中原地区又一次的统一。2、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3、大运河:为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从 605 年起历时六年,以洛阳为中心,北达诼郡,南至余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和钱塘

2、江五大河流。4、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5、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统治后期残虐无道,最终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6 、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 年李渊传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627 年改年号“贞观”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7、魏征 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8、贞观新政 主要内容:在赋役制度

3、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9、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0、武则天 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1、武则天的统治 史称“贞观遗风”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注重减轻农

4、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12、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 13、姚崇 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14、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15、科举制度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5、。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16、科举制度作用: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19 世纪英国的文官制度,就是仿照科举制度的。17、唐朝时的衣食住行时尚: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还好吃面食;唐人喜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原因: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

6、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革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表现:体现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宏放、汇纳百川与充满时代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18、天可汗 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19、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20、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大大催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21、谴唐使 日本

7、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22、鉴真 唐朝高僧,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后双目失明,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23、玄奘 唐朝高僧,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贡献: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历史典籍。24、长安 唐朝都城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大明宫在长安城的北部25、雕版印刷 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雕印于 868 年。26、火药 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27、赵州桥 又名

8、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28、唐诗 著名诗人有李白,人称“诗仙” ,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 。创作风格是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29、唐诗兴盛的原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30、乐舞 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 。31、敦煌莫高窟 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艺术。32、辽 建立民族:契丹族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建立时间:916 年 都城:上

9、京 33、北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时间:960 年 都城:汴京 34、西夏 建立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 年 都城:兴庆35、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每年送岁弊,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不好的影响) ;但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好的影响) 。榷场 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杨家将 北宋抗击辽的代表36、金 建立民族:女真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建立时间:1115 年 都城:会宁 先后灭掉辽,北宋37、南宋: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建立时间:1127 年 都城:临安

10、 38、靖康之变 1127 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宣告北宋的灭亡。39、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 郾城大捷 1140 年,岳飞取得的一场对金军的大胜。40、岳飞抗金的意义 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41、宋金南北对峙 1141 年,宋金订立和议,由此形成双方的南北对峙局面。42、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目的:加强统治 措施: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鼓

11、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43、经济重心南移 趋势:魏晋南北朝以来 完成:南宋 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 ,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44、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 ;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著名的制陶点有五窑,景德镇。 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

12、地区出现“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广州、杭州)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45、士农工商 士:主要指当时的读书人,地位最高,相当部分官员来自这一阶层。农: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工:身份相对自由。 商:行商(卖眼药图)和坐商,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46、北宋时期的乡村生活 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元旦、寒食、冬至。王安石的元日就是指元旦。47、北宋时期的城市风貌 瓦舍:宋代城市固定的娱乐场

13、所。 蹴鞠:类似现代的足球运动。48、铁木真:又称“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主要贡献有建立蒙古族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49、元朝 建立民族:蒙古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建立时间:1271 年,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1276年50、忽必烈改制 原因:巩固统治 具体内容:政治方面,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经济方面,推行重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影响: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1、回族 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国人通婚的产物,信仰伊斯兰教,产生于元朝。52、活字印刷 发明时间:北宋 发明者:毕升 地位

14、: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意义: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53、指南针 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叫司南;北宋时期,加以改进变成指南针;意义:一经发明很快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54、火药 唐朝就已经发明;宋代时期,得到改进后,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55、绵纺织技术革新 革新者:黄道婆 革新时间:元朝 重要发明: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意义: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绵纺织业中心;棉布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56、 资治通鉴 成书时间:北宋 作者:司马光 体例:编

15、年体通史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具体内容: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共 1362 年的历史。意义: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57、宋词 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出现于宋代。代表人物:苏轼 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 两宋之交著名婉约派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又是著名抗金将领,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58、元杂剧 著名作家有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关汉卿生活于元代,1958 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东西方各国普遍举

16、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 700 周年的活动。59、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 年 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60、后金 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民族:满族61、清朝 建立者: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 年 都城:北京62、皇权高度膨胀 。废除宰相制度 使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消失,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设立厂卫制度 其中东厂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设立廷杖制度 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飞禽走兽)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63、八股取士 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

17、。目的是实行文化专制。64、文字狱 在清朝时期达到鼎盛,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65、戚继光抗倭 倭寇: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66、戚继光:著名抗倭将领,人们把他的军队,称为“戚家军” ,最初在浙江一带抗倭,著名的台江战役就在这发生的。后来又到福建、广东进行抗倭。1565 年,倭寇基本肃清。67、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在明末的时候,被荷兰殖民者给侵占,荷兰人在当地残酷压榨台湾人民。1661 年,在东南沿海一带

18、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1662 年登上台湾,把台湾从荷兰手中收回、 。68、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69、雅克萨反击战 背景:17 世纪 40 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并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过程:康熙皇帝决定反击,进行 2 次雅克萨反击战,分别在 1685 年,1686 年,重创沙俄,最终双方谈判。70、 尼布楚条约中国和俄国签定的一个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历史上唯一的平等条约,1689 年签定。具体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以过境进行贸易。71、条约签定的意义:

19、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72、平定准噶儿部、回部贵族叛乱 准噶尔:蒙古族的一支,17 世纪上半叶逐渐强大。1690 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攻打北京。康熙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18 世纪中叶(乾隆皇帝统治时期) ,清朝又平定了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平定叛乱的意义: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73、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五世达赖受到顺治皇帝接见,五世班禅受到康熙接见。 1727 年,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

20、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74、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有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当时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 ,凡是重大典礼均在此举行。故宫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75、

21、雄伟的长城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比较 目的 秦修长城是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修长城是抵御蒙古族的进攻。东西起止点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大同,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76、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 本草纲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医学、药物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77、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

22、 ,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后来还传到世界各地去,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78、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有朱载育、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 。79、明清小说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施耐庵的水浒传 、吴承恩的西游记 、曹雪芹的红楼梦(前三部成书于明朝,最后一部成书与清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

23、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塑造孙悟空的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80、郑和下西洋 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时间:1405 年-1433 年,先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书上的表格) 。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到过泉州来行香。81、闭关政策 含义: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

24、制上。 实行的原因: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表现: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好的影响) ;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82、明清经济发展 我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最后一个盛世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中间有康熙、雍正、乾隆,史称“康乾盛世” 。 1700 年1820 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

25、界第一位。世界上有一半的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商业也发达,山西、安徽有商帮。19 世纪初,世界上有十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83、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是从明中期(明中叶)开始的,商人在这一时期,地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当官。84、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英国在 1640 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随后一些欧美国家也先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而康乾盛世的帝王毫无认识,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在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影响:最后,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迅速逆转,到 19 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二、名词解释1、

26、贞观之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 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2、周武政治:690 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临朝制到代唐称帝的 20余年统治,统称为“周武政治”3、开元盛世: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 “赋役宽平,刑罚淸省” ,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4、康乾盛世: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时,赋役有一定之规,财政入多出少,人民得以修养生息,因而称“康乾盛世” 。三、历史评价:1、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

27、出的帝王,在位 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2)唐太宗虚心纳谏和任用贤人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贞观之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期。2、评价“武则天与周武政治”(1)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临朝制到代唐称帝的 20余年统治,统称为“周武政治”(2)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任用“酷吏”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发对他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3)在政治经济方面,武则天则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举制。(4)她任用贤能之士有不少成为开元间的名相重臣,周武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评价“郑和”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4评价“隋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