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人的一生,我像谁,人的一生,1 细胞,了解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制作细胞模型,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交流一下我们搜集的资料,了解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观察生物体的细胞,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
2、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
3、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
4、进行高倍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的生长、繁殖、衰老、死亡。,制作细胞模型,2 我从哪里来,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还想知
5、道,我是从哪里来的?, 展示交流获得的信息,双胞胎: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同卵双胞胎指两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异卵双胞胎是两个胎儿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试管婴儿:就是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我还想知道,胎儿的生长过程:http:/ 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中,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可以从外貌、身高、体重、语言、心理、行为等方面来描述。,可以从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方面研究。,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交流
6、人的一生身体的变化情况和周围人的身体特征, 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的一生中,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150,150,145,150,140,145,150,135,140,145,150,130,135,140,145,150,125,130,135,140,145,150,120,125,130,135,140,145,15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00,105,110,115,12
7、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
8、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
9、,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9-10小时)心理咨询(保持乐观健康的心理),
10、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4 我像谁,找一找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动植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比较相同和不同,找一找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目的是启发学生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开展活动。,1、提示学生比较自己与家人身体特征的相同点 2、提示学生比较自己与家人身体特征的不同点 3、引导学生比较其他的身体特征, 学生交流的情境图, 记录研究活动的情况,比较有耳垂、无儿垂、能卷舌、不能卷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人常见的身体特征,并在个体间进行比较,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一些表现 。记录表:隐含着还可以和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人比较,不仅可以比较相似的身体特征,还可以比较不同
11、的身体特征。,动植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让学生交流更多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教科书隐含着研究方法的指导,既可以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也可以用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遗传和变异,教科书正文: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设计目的:在学生研究完人和动植物之后,给学生一个比较准确定义,同时引领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把人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扩展到植物和其他动物,使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意识到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从而使学生
12、初步从宏观上感知生物界的遗传现象。,比较相同和不同,两幅情境图:比较同一株植物的叶子;两人辨认一对双胞胎姐妹。 提示学生:从人、动物、植物中选取研究的对象,展开找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研究活动。 设计目的:通过比较人、动物、植物异同点的活动,巩固课堂探究的成果,加深学生对遗传与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钻木取火,摆的秘密,通电线圈(一),让身体热起来,通电线圈(二),无处不在的能量,开发新能源,无处不在的能量,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5 想办法让身体热起来,想办法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想办法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学生活动情
13、境图,“身体热起来有哪些表现呢”提示学生在活动之前先交流自己对身体热起来的认识,说出身体热起来的外部表现 。,“吃火锅或吃辣时身体会感到热”提示学生交流让身体热起来的具体方法和实例 。,原地跑步和蹦跳活动提示学生不只是交流自己的想法,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具体地做一做,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 开放的活动空间。,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吃巧克力属于 ”、“冬天烤火属于 ”引导学生从补充内能、外部加热、内部刺激、外部刺激等方面对自己提出的方法加以归类,从而使学生形成对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的整体认识 。引导学生将身体热起来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类。,补充内能:
14、食物吃进身体产生热量吃火锅、巧克力等食物 外部加热:传递外界热量烤火、晒太阳、泡温泉等 内部刺激:加速血液循环吃辣椒等 自身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产生更多热量体育活动、生产劳动摩擦产生热量摩擦手掌等 保 温:减少热量散失如穿衣服、盖被子等, 人体吸收的能量哪里去了,四幅图:工人在车间干活;运动员正在跑步;学生下象棋;学生在画画,设计目的让学生针对“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并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人体能量转化方面的资料进行交流,从而认识到人体能量的去处:保持体温(热能)、运动(机械能)、生长(储存能)等。从而初步建立能量转化的意识,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
15、人体能量的去向,转化成热 能 维持体温转化成机械能 供肌肉利用转化成储存能 供生长发育其他生物能量 供细胞活动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没有能量,人就无法工作、学习、娱乐、运动,即使是熟睡的人,也需要能量。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占人体消耗能量的 50 %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1)身体上长了一层厚厚的长毛,并且覆盖一层油脂,不会被冰冷的海水浸湿;而且毛发呈透明的空心管状,空心结构的毛发有利于保温;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达到10多厘米厚,就像穿了一件大棉袄;脚掌上长有厚厚的毛,既防滑又隔冷,就像穿了一双毡靴保温(2)身体表面毛的颜色比雪要深得多;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能充分吸
16、收太阳的光和热外部加热(3)食量很大,食物为极富脂肪的高热量食物海豹、海豚、幼鲸等补充内能(4)北极熊的猎食、游泳、搏斗、嬉戏等活动使体内产生大量热量自身运动,6 摆的秘密,找一找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做一个摆,研究它的秘密,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摆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找一找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典型生活实例,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有关摆的文字、图片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初步感知什么是摆,认识摆的基本结构 摆锤和摆线,为下一步制作摆和研究摆的活动做好铺垫,学生制作摆的情境图:一组是两个男生在用小铁锁制作一个摆,摆线用的是长线;另一组两个女生
17、正在用螺丝帽制作一个摆,摆线用的是短线。 提示学生:一是制作摆可以用多种材料,如小铁锁、螺丝帽、橡皮、木块等,启发学生制作不同摆锤的摆。二是用不同长度的线做摆线,启发学生制作不同摆长的摆。, 做一个摆,做一个摆,研究它的秘密,摆的基本结构:摆线 摆锤, 探究影响摆摆动决漫的因素,情境图:一个学生正在往螺丝帽中塞橡皮泥提示学生可以改变摆锤的重量,探究摆锤重量是否影响摆摆动的快慢。 “怎样让摆摆得决一些”提示学生针对摆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提示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使学生意识到实验之前制订计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
18、动脑的科学意识。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提示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获得第一手材料,培养学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1),(2),研究摆的秘密,能量的转化:最高点势能最大;最低点动能最大 空气阻力、摆轴摩擦力、重力势能慢慢地消耗,A,C,B,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摆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7 钻木取火,使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能量转化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使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 学生交流情境图,“我认为摩擦会产生热量”提示学生将摩擦与生热相联系,意在引领学生对“钻木
19、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量是这样转化的 ”提示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设计目的主要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开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扩大信息占有量,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学生实验情境图,第一组是两个学生用手钻钻术提示学生模仿古人进行“钻木取火”。 第二组是一个学生正在搓手。 第三组是一个学生用砂纸打磨铁条图。 第四组是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图。 “我还有其他方法” 提示学生不要只局限于教科书提供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为学生的验证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钻木取火的道理目的是使学生通
20、过活动后的交流,整理对钻木取火道理的认识,以实现相互借鉴,资源共享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本活动主要运用交流与思考、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养成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第四幅图展示的是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第五幅图是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现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五幅情境图
21、:第一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人物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暗示因摩擦而生热。第二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三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能量转化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两个自由活动指向,学生交流的情境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生语言:“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提示学生列举摩擦生热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我知道 ” 提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讨论、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将研究的重点从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转移到机械能与其
22、他能量间的转化,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外,还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声能等,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为学生最终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埋下伏笔,作好铺垫。,8 通电的线圈(一),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做个电磁铁,研究它的特性,?,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几种利用电磁铁原理做成的物品,学生讨论情境图提示学生将带来的废旧物品进行大胆的猜想,并拆卸研究,验证猜想,从而发现电磁铁的共同特点,初步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为制作电磁铁的活动作好铺垫。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电磁铁的概念:利用电流通过
23、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的基本结构:电磁铁实有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电磁铁的作用: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使学生意识到:电磁铁的工作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结构及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电可以产生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下一步探究电磁铁的特性做好铺垫。, 教科书正文,通电的线圈实验,做个电磁铁,研究它的特性,通电的线圈实验,9 通电线圈(二),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吗”和“电磁铁的南北极呢”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极性方面引领学生提出问题提示学
24、生针对电磁铁提出自己的问题:如电磁铁有没有极性、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等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先研究第 2 个问题”提示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筛选,确定自己或小组最想研究、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下一步探究活动的目标。, 学生讨论情境图, 我对问题的猜想, 实验记录表,设计目的引领学生对选择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猜想与假设,提示学生先想后做,“动手之前先动脑”,对研究过程、问题结论进行预设。,设计目的提示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表格、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表格涉及了实
25、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三项内容。实验方法主要引领学生设计、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极性的因素,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如电池数量、电极方向、绕线匝数、绕线方向等,从而深入探究电磁铁的性质,获得相关结论。,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2个方法) 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2个方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结论,1、改变导线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2、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实验结论,改变串联电池节数或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通电的线圈,这是可以的,这就是法拉第发现的另一种形式的电磁
26、感应现象。他用一线圈与电流计相连接,然后将一永久磁铁迅速插入与拔出线圈发现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电可以产生磁,磁能不能产生电呢?,10 无处不在的能量,生活中的能量,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他们联系起来, 学生交流情境图,生活中的能量,“噪声也是一种能量”提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能量的资料。 设计目的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获得的信息,提高活动的时效性,以利于学生主动性、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我还知道 ”目的是尊重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文化背景等
27、方面的特点,介绍出更多的关于能量存在的生活经验、信息资料。, 能量的常见表现形式,“其他能”提示学生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能量表现形式外,自然界中还有其他的能量表现形式。 设计目的提示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工作时需要的能量进行归类,将具体的描述变成抽象的概括,进一步升华学生对能量的认识。, 教科书正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能量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汇总结合课前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能量进行归类(归类的标准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参照教科书提供的能量表现形式的资料进行归类)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整体认识。教师要恰当地加以引导和评价,使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28、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学生讨论倩境图,量转化的过程。例如: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汽车 ”提示学生将讨论的焦点转向电能以外的其他能量间的转化。如汽车的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等等。 “我还知道 ”提示学生把自己想到的、搜集到的有关能量转化的例子尽数列举出来。这一活动指向为学生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宽松的、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说一说、辩一辩的过程中,对能量间的转化逐步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认识。,“灯泡将电能转
29、化成光能”提示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活中与电能有关的能量转化的实例,并尝试解释能,1、用手反复折弯铁条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2、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3、梳子梳头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能量转化的小实验,通过引导学生做以上几个小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还能做一个小实验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上展示的几个小实验,要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经验,自己动手设计能量转化的小实验,从而加深对能量转化的认识。,声能 光能,电磁能,电能,风能 水能 热能 太阳能,太阳能,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
30、关系?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他们联系起来,11 开发新能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尽的吗?,目前,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未来新能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的吗?,通过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像石油这样的常规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是有储量和时间限制的,由于这些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不久的将来最终会面临枯竭,迫使人们开发利用新能源。, 分析图表, 什么是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利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31、、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讨论交流,现在人们使用的常规能源有哪些?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应用于生活的新能源有哪些?为什么开发、使用新能源?, 概括活动目的,使学生意识到常规能源的大量开采与利用,造成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开发、利用新能源势在必行,让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双重作用。,目前,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地热、核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 设计目的给学生提示收集资料的指向,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新能源的资料,进一步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利于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利用情况,教学时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2、 感知新能源的优点,设计目的使学生感知新能源的优点:产热量高、污染少,引导学生形成对开发新能源重要性的认识,知道开发、利用高能量的新能源是势在必行的。,未来新能源,“进一步研究、开发太阳能”提示学生认识到开发未来新能源的前提是利用好现在已经开始利用的新能源。“在海底寻找 ”、“我们要寻找绿色新能源”提示学生交流未来新能源的相关资料,并关注新能源的环保性、安全性。设计目的让学生展开奇思妙想,畅想未来新能源。如:开发什么样的新能源?如何利用新能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 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
33、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 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 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 拉开了人类开采“可燃冰”的序幕。中国从1999年起加强对可燃冰资源进行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已经取得 一些突破性的成果:第一,证实了我国南海存在可燃冰资源,发现了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资源 有利开发区,评价了该区域可燃冰资源潜力,并确定了东沙、神狐两个可燃冰 重点目标。第二,陆域勘察可燃冰资源取得重大进展,证实了在我国广阔冻土区蕴藏 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第三,有了较强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以及技术准备,国土资源部
34、总工程 师张洪涛预计,我国有望在1015年后进行陆域可燃冰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 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争取在南海实现可燃冰资源的试开采。,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地球的面纱,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降落伞,风从哪里来,小帆船,地球的面纱,12 地球的面纱,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一回事?,没有了大气层,地球会怎么样?,关于大气污染,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一回事?,大气层垂直分布示意图,没有了大气层,地球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的生物就会 ”引导学生从地球
35、大气层与地球生物的关系上切入探究主题,以大气层对人、动物、植物的意义这三个点展开研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反证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搜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对大气层的认识,通过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从而意识到大气层存在的重要性 。,大气层的作用散逸层:5001000千米以上的范围。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前的最后一层稀薄大气。热 层:80500千米处。温度达2000 。也称电离层,带电空气粒子可以反射无线电波。中间层:5080千米处,流星燃烧坠落。对流层:可至地表上方10千米
36、处。天气层,雨云在此形成。对流层所含气体占大气总质量的75。平流层:1050千米处。温度从60至冰点(顶层)平 静的气层,适于飞机飞行,含臭氧层,能保护我们不受太阳有 害光的危害。,月球图片,月球图片,假如没有了大气层1、无氧。2、强辐射。3、宇宙物体不会由于摩擦生热而自燃,地球受撞击频率加大。4、昼夜温差极大。5、水资源蒸发殆尽,更无所谓水循环。6、大气层中有一圈臭氧层,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如果没有大气层,人类与其他动物将患皮肤癌致死。 7、地球将变得很寒冷。8、外太空陨石畅通无阻的与地球不断的上演它们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杀式爆炸袭击,届时地球将不断的与陨石们上演第一次亲密
37、接触。9、太阳风高强离子流及各种宇宙射线将直射地球。,一、自然排放 1、火山喷发: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2、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3、自然沙尘:风砂、土壤尘等 4、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稀类碳氢化合物 5、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二、人为排放 1、生活废气: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 2、工业废气:烟尘等 3、交通工具排放: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尾气 4、农业生产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关于大气污染,13 风从哪里来,风从哪里来?,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我的问题你解决,地球高层有没有风?,风从哪里来
38、?,情境图:一方面提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风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了解生活中风的来源;另一方面提示学生现场利用各种方法制造风,感受风的存在;再一方面以“风从哪儿来”问题为引子,提示学生从“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不同角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的认识”引导学生展开表达与交流,并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填写到空白处。学生既可以填写有关风的知识,也可以填写风的趣闻,还可以填写自己的体会。 主要运用讨论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39、, 猜一猜,“我认为与气温有关”、“我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从而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主体性。 设计目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对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在小组内进行初步交流,达成共识。, 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卡通人物脑海中闪现一炉子图意在为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提供一个原型,启发学生根据炉子的结构设计验证猜想的模拟实验。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个模糊的典型范例,通过实验桌上摆放的各种实验材料和卡通人物的动作表情,启发学生设计更多的模拟验证方案,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怎样验证呢?”提示学生根据猜想设计
40、实验方案,并将实验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讨。, 表达与交流,“我们认为自然界中的风是这样形成的”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验证过程和验证结果,并以此推测自然界中风的成因,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形成对风的成因的科学认识。设计目的让学生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验证猜想的科学性,从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海陆风 的形成,我的问题你解决, 山谷风,此靠近山顶和山腰的一薄层空气冷得也特别快,而积聚在山谷里的空气还是暖暖的。这时,山顶和山腰的冷空气,一批批地流向谷底,这种从山顶和山腰流
41、向山谷的空气,就形成了山风。,山谷风:白天太阳出来后,阳光照在山坡上,空气受热后上升,沿着山坡爬向山顶,这就是谷风。夜间,太阳下山,山顶和山腰冷却得非常快,因, 台 风,台风,亦称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或飓风。,http:/ 龙卷风,龙吸水:是来自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状云及其所伴随的非常强烈的旋风。它是一种破坏力最强的小尺度天气系统,又称龙卷风。由于漏斗云内气压很低,具有很强的吮吸(shunxi)作用,当漏斗云伸到陆地表面时,可把大量沙尘等吸到空中,形成尘柱,称陆龙卷;当它伸
42、到海面时能吸起高大水柱,称海龙卷。,14 降落伞,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降落伞?它有什么作用?,制作降落伞,玩一玩。你有什么发现?,情境图一是提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用文字形式呈现探究结果;二是提示学生从降落伞的原理、结构、种类、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记录。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充分汇报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降落伞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了解降落伞的种类及用途,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补充、资源共享。,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降落伞?它有什么作用?,制作降落伞,玩一玩。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制作方案,提示学生:在制作之前先设计降落伞的形状、大小及制作的步骤,准备制作所用的材料,并对可能出现的问
43、题进行预测,在小组内交换意见,使学生意识到行动之前制订计划的重要性。通过桌上摆放的制作好的降落伞,提示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降落伞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及学生手拿秒表计时的情景提示学生发现问题。 “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快,有的降落伞下降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决慢的因素。,我们的实验记录,15 小帆船,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帆船,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帆船, 玩帆船,制作船帆蕴涵着制作新船帆和改进船帆的形状、大小两层含义。 玩帆船探究风对帆的作用,从而认识风与帆的关系。 “你知道船使八面风是什么意思吗?试一
44、试能不能做到”提示学生探究帆船航行的技巧,深入探究风对帆的意义。 设计目的使学生初步意识到风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 画出帆面方向,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标注帆的方向,汇总实验结果,学会利用图示的方式表述研究结果,整理研究结论 。,三艘帆船示意图其中一艘已画出了风与帆的图示,另两艘只示意了风吹来的方向,并通过卡通语言“帆船要向北航行,刮图示方向的风时,根据实验事实,画出帆面的方向”,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实验情况进行表达与交流。,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风与生活关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风对人类的好处和危害,使学生在分析中获得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45、认识。, 图片及资料卡,台风,风力发电,迎风行路,龙卷风,主要从风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两方面入手,将自己或小组的观点整理记录下来,并将整理记录进行表达与交流,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风的两面性的认识。, 自由填写空格,益处:风力发电、帆船航行、农业生产等 害处:台风、龙卷风、飓风等,帆船在海上走,既不能撑篙,也不能荡桨,主要是靠风,任何方向的风都能够成为船前进的动力。如果碰上迎头来的风也可以使,因为可以把帆扯到一定的角度,船就往东北或西北走,走之字形的路。,什么叫“船使八面风” ?,逆风行驶,北,第四单元 信息与生活,信息与生活,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电脑与网络,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飞速发展的信息
46、技术,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树木的年轮告诉了我们什么?,大自然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树木的年轮告诉了我们什么?, 两幅情境图,学生观察测量图四层含义:1、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年轮,注意分工合作。, 树木横截面图 及研究提示,2、准备好测量工具,准备好直尺和铅笔。3、做好研究记录。应参照树木年轮的研究记录表做好观察记录。4、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应参照研究提示的要求,仔细观察,获取相关信息。,教科书以正文文字的方式展示了研究树木年轮的意义,引领着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认识研究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对年轮的研究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树木年轮的研究记录”,计算树木
47、的年龄,了解树木所经历的环境条件,推测过去发生的重大灾害,测定事件发生的年代,推断事物未来的变化。教科书还以资料卡的形式提示了学生分析树木年轮的方法,认识研究树木年轮的重要意义。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观察对象,根据年轮的窄宽变化、年轮的偏心程度、年轮的颜色深浅等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科学的假设,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大胆猜想、科学预测的能力。, 正文及资料卡,大自然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树叶上出现白斑,预示地下埋藏着镍和钻。桧(gui)树会发光,说明地下有铝矿。铜矿的有些成分可以使野玫瑰的花瓣出现蔚蓝色。有一种名叫忍冬藤的小树丛,发现了它,就等于发现了一座银矿。,植物与矿藏,树木发育不良,可能土壤中含铜和铁过多。树木如果异乎寻常的茁壮,可能地下有锰矿。植物硕大与粗矮,说明土壤含有铀和钍。,震前预兆,震前动物有预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会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