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69104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临沂金雀山小学郑涵圆明园的诉说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圆明园的诉说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试图以“圆明园的诉说”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科书中只选取了诸如“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重大事件作为具体的知识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主权

2、,遭受到了巨大的民族灾难。教学重点通过世人对圆明园的种种悲叹,激发学生的共鸣,进而达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决心奋发学习,振兴中华的目的。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雨果的名言。师:前几天,老师读到一句名言,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读。(出示)师:这是法国大作家对我国圆明园的高度赞美。可是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他那曾经的辉煌。圆明园里,只有荒野的风,残留的柱,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国家的耻辱。今天,让我们再次倾听“圆明园的诉说”。(出示课题,齐读)设计意图:用雨果的诗情画意的文字和圆明园遗址图片制造出强烈的对比,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

3、,引发孩子们的疑问,为更好地学习本课埋下伏笔。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活动一 感知辉煌的圆明园1、师: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现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那么,你对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了解多少?(学生自由畅说)2、师:到底有多美呢?(课件播放美丽的圆明园短片,教师配乐解说,学生看后谈感受。)3、教师小结。活动二 倾听哭泣的圆明园1、师:可是今天,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再也看不见他曾经的辉煌,看到的只剩下这些。(展现残垣断壁图片)|2、师:此时,看到这些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3、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请学生读课本 45 页小资料。(学生初步了解原因)4、播放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

4、境来感受这场浩劫)5、师: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屈辱,面对大水法遗址上的几根石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诉说)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到过圆明园遗址的很少,仅仅用废墟的图片不能引起对学生的震撼,所以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先是师生展示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在共同展示圆明园被毁的过程,激起学生对侵略者强盗行为的痛恨,对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落实情感目标打基础。 活动三 痛斥列强滔天罪行1、 师:同学们你们可否知道当年圆明园中被掠走的珍宝现在在哪吗?2、 用课件出示

5、12 生肖铜首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和感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能力】(蔡铭超以 2 亿人民币的价格拍买了鼠首兔首,但他拒不付款,他说当时那种情形下每个国人都会站出来;何鸿燊博士以 6910万港元购入的圆明园海晏堂御制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将铜像捐赠国家。)期待学生能说出这些答案。3、 师:了解了这些,此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想说什么?(学生说,教师评价补充)4、 师:外国侵略者除了烧毁我们的圆明园,抢走我们的宝物,他们在中国还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5、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材料和同学交流。6、 在组内交流后,推荐学生说一说。7、 教师小结。屏幕出示

6、列强的罪行。(读一读)8、 师:看到这些,相信此时此刻你的内心和我一样愤怒。让学生自由抒发心中的愤恨。活动四 问责无能的清政府1、 师:侵略者多么可很可耻啊!可是同学们,我们在憎恨别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当时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却任凭他们抢夺,任人宰割呢?2、 四人小组来交流讨论这个问题。3、 学生回答,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评价)4、 教师小结:当时清政府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是如此落后,所以落后就要挨打。(教师板书)师:同学们,如今的圆明园已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符号,让我们大声告诫每个国人(生齐读)出示课件书上48 页的话:落后就要挨打,挨打意味着:财富,被一笔

7、一笔的掠去。土地,被大片大片的吞噬。鲜血,被一滴一滴的吸干。活动五 感受现在中国的强大,增强使命感1、 师: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掠夺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中国强大了。)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强大了?(生自由说)2、 师小结: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东方的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 师: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今天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不让沉重的历史重演?(学生自由说,教师板书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设计意图:设计了一处冲突,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强烈的使命感,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变得自然而然

8、。活动六:小争论是否重新修建圆明园1、 师 :现在有人提议重修圆明园,你有什么看法?(让学生展开辩论 说出自己的理由 )2、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无论建还是不建事实上并不重要,关键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一起读出)板书: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设计意图:辩论可以让学生思维交流、心灵碰撞,同时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表达的准确性的培养十分有益,在辩论中让学生体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情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让孩子们谈怎样做才能让祖国更强大,进一步加深孩子的责任感、紧迫感,有利于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附:

9、板书设计圆明园的诉说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圆明园的诉说教学反思圆明园的诉说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设置了两组图文,第一组展示了圆明园遗址、未烧毁的圆明园局部图及相关资料,第二组以活动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交流的画面,以上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图文并茂地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我采用了图片展示、音乐渲染、影像故事等手段和先“抑” 后“ 扬”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辨,用事实来见证,以达到既定的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了主权,遭受

10、了巨大的民族灾难。让学生初步感受“落后必然挨打” 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2、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 圆明园的故事,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这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教育。在整个搜集的 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交流中,学生逐渐建构起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前后对比,看到昔日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残垣断壁,心里已经感到很沉重了,尤其是当看到火烧圆明园的录像时,这种难过、 愤怒的感情更是达到了高潮,再加上饱含深情、立意鲜明的点拨更是强化了学生的认识。3、圆明园的 时代已 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学生也无法亲历,也不想亲历那段悲惨的历史,同时,由于课堂的限制,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那场浩劫的全貌。但是,我还是通过和学生们一起观看影片来了解了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孩子们又一次体验着那段历史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这时的体验可以说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4、在 课 堂的结束部分,设计了小辩论活动,可以让学生思维交流、心灵碰撞,同时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表达的准确性的培养十分有益,在辩论中让学生体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情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比如,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还不够融洽,追问度还不够,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刨根问底。我知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