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尖子班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热点背景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专家学者关于 “社会转型 ”含义的论述,对于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
2、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 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5前 3世纪)总体特征: 社会大变革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具体表现: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经济 :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文化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 ”,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阶级 :“士 ”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社会关系
3、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转型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同时代的西方 :雅典民主政治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滥觞。相关主题 :秦始皇及统一多民族国家诞生、小农经济、百家争鸣等。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 “人文思想 ”,为 1416 世纪 “文艺复兴 ”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二)明末清初( 16 18世纪)总体特征 :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具体表现: 政治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 :农耕经济高度
4、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文化 :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阶级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外交 :政府实行 “海禁 ”、 “闭关锁国 ”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同时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殖民活动影响海疆。转型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
5、。同时代的西方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代议制形成,启蒙运动兴起,自然科学诞生。相关主题 :李贽等进步思想家、明清商业状况、科技开始落后、明清小说和文人画、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等。(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19世纪中期)总体特征 :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具体表现: 政治上 :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经济上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量了近代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
6、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 :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社会生活上 :西方经济侵略,改变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转型原因 :西方列强侵略。同时代的西方 :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相关主题 :鸦片战争的影响、小农破产、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通商口岸社会生活变迁等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四)甲午战后至五四运动前(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总体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具体表现: 政治: 西方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7、社会。先进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维新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 经济: 列强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 “实业救国 ”思潮影响下继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文化: 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先后出现 “君主立宪 ”、 “民主共和 ”和 “民主科学 ”思潮,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和思想层面。 社会生活上: 大城市生活习俗转为简约文明。转型原因 :内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外因:帝国主义侵略加
8、深。同时代的西方 :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相关主题 :维新思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民族工业案例、社会习俗巨变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五)过渡时期的新中国:( 19491956 年)总体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具体表现: 政治: 新中国成立,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三大制度),颁布 1954年宪法。 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1953年起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文化: 毛泽东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 19
9、56年 “双百 ”方针提出,推动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文学艺术界出现大批出色的作品。 外交上: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边倒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奠定了新中国外交基础。 科技上: 以 “两弹一星 ”为代表的国防高科技。 社会生活上: 物质相对匮乏,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时代主题转型原因: 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同时代的世界: 两大阵营 “冷战 ”,西方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出现 “黄金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和贸易体系形成。相关主题: 政治科技创新、外交成就、社会观念转变、毛泽东思想发展等。中国历史上重
10、要的社会转型期 (六)新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以来)总体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具体表现: 政治: 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 “一国两制 ”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 经济: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 文化: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南。由轻视人才转向尊重人才、知识; “科教兴国 ”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 “双百 ”方针重新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11、。 外交上: 奉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活跃在地区性和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中。 科技上: 以 “载人航天 ”和 “信息技术 ”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 社会生活上: 讲究卫生、注重环保、赈济灾区的文明生活方式。转型原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代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相关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领域的变迁。1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
12、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来自中国。而在 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3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指它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进 步瓦解了自然经济4著名学者胡绳说: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3、。 ”这里的 “诸多因素 ”是指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A B C D ( 2012年广东文综卷)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 “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6.“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 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 ”是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世
14、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 1416 世纪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具体而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转型表现: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
15、不仅为正在形成 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二、 1718 世纪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 1416 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
16、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3、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5、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历史上重要的
17、社会转型期 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但速度快。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18、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第一国际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 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四、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重大转折表现:1、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
19、过渡帝国主义阶段。2、从经济工业化角度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美表现十分明显。3、从利用能源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4、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从政治民主化角度看: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较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德俄日为典型,保留浓厚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6、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看,资本主义迎来第一次高速发展时期,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美德、英法、俄日三种类型)7、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
20、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8、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运动中心由德转移俄。具体表现: 1903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列宁主义诞生;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五、 20世纪 70年代1、政治: 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2、经济:以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 “滞胀”时期。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六、 20世
21、纪 90年代1、政治: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 “一超多强 ”的局面。2、经济: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转型期例题( 2011年 1月广东四校联考 38题)( 28分)“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 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22、 ”。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按材料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1819 世纪的欧美各国、中国近代百年的变迁都属于社会转型期。请从各个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归纳导致以上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6分)(1)共同因素 : 经济 :新兴经济成分的产生及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经济 ,欧美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 政治 :新兴阶级力量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士、商人等 ;欧美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各国改革或革命运动的推动 (答对一方面即可给满分 ) 科技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 (百家争鸣、近代自然科学诞
23、生 ;启蒙运动 )(言之有理可给分 ,答对三个方面才给满分。学生如果只列举具体的史实没有概括性结论酌情给分 )( 2)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在政治与文化思想领域对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各是什么?简要说明它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 6分)(2)事件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分 )说明 :前者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国 ;后者动摇了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思想的传播 (4分 )( 3)有人认为: “社会转型期一般是 黄金发展期 ,但也容易变成 矛盾凸现期 。
24、”在欧洲国家转型时,社会 “矛盾的凸现 ”使 19世纪中期的思想和文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思潮或流派?( 4分)(3)思潮 :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 ,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主义 (4分 )( 4)转型时期的 “矛盾凸现 ”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什么?请简要评价( 6分) 机制 :实施社会福利制度 ,进行国民财富的重新分配。 (2 分 ) 评价 :相对促进了社会公平 ,实现了社会稳定 ;降低了企业效率 ,增加了财政负担 ;对经济持续长远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4分 ,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19世纪与 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
25、一个转型时期。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激烈的震荡。请回答:( 1)试从全球化、现代化两个角度,分析 “19世纪与 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的原因。( 12分)( 2)若从经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 ”这一状况,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化解矛盾, 20世纪 40年代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行动?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16分)( 1)从全球化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分)从现代化角度看: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现代物理学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
26、现代政治模式。( 9分)( 2)例证:经济方面: 1929年到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政治方面: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4分)行动及影响: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4分)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 4分)建立联合国,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合作机制),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4分)例题 3最高统治集团的决策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一个国家,只有依据国情和时代潮流做出正确决策,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张
27、荫麟在 中国史纲 中指出, “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 七雄 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 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狄之俗。 ”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战国开场 ”时秦的 “国情 ”和所面临的 “时代潮流 ”分别是什么? 国情:七国之中最落后的国家,文明程度较低。时代潮流:铁器时代到来,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统一趋势逐步形成。 剑桥中国秦汉史 认为,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 革命 ”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 “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的 “成就 ”主要指什么?请以孝公
28、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若干具体措施为例,简要分析这些决策与 “成就 ”之间的关系。 成就: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形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分析: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奖励军功与按功授爵,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使秦人勇战;废分封、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总之,这些措施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为秦取得上述成就奠定了基础。清朝康雍乾年间( 1661-1796年),距北京约 8000公里之外的大西洋岛国英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思想与对外关系领域均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
29、,这些事件共同促成了这个岛国神奇崛起。 请列举这些 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体现出怎样的时代潮流? 重大事件: 权利法案 颁布,逐渐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亚当 斯密发表 国富论 ,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霍布斯、洛克的社会契约的启蒙思想);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进殖民扩张与掠夺,到 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康雍乾年间( 1661-1796年),清王朝曾出现盛世局面,赢得不少欧洲人的羡慕,但在此后仅 100多年,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就被彻底改变。 在英国神奇崛起之时,清王朝( 1735-1796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国策?从秦兴清衰的历史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国策:高度强化专制皇权;坚持抑制工商政策;八股取士,屡兴文字狱;实行海禁政策。启示:最高统治集团的决策事关国家兴衰存亡;决策必须依据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