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5012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N,则物体的重力( )A一定等于 4N B一定大于 4N C一定小于 4N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2小玲同学把两个 50g 的钩码挂到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称量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B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N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3校园内某一水平地面上有一樽孔子圣人塑像。以下叙述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2、)A地球对塑像的引力和塑像的重力B塑像的重力和塑像对地面的压力C地面对塑像的支持力和塑像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对塑像的支持力和地球对塑像的引力4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 1N 的是( )A.马拉车行走的力B.牛拉犁耕地的力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D.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510 月 28 日西园中学运动会拉开序幕。以下是一位同学对运动会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铅球运动员将铅球用力投出后,铅球受重力和推力作用试卷第 2 页,总 5 页D运动员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是因为力的

3、作用是相互的6氢气球吊着一个重物,以 10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某一高度,绳子突然断开时,这个重物将( )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7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8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最下面棋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因为其他棋子有惯性而最下面棋子没惯性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S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

4、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9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一般情况下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形变10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 G B等于 G C小于 G D无法确定1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12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

5、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住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船员向后划水船就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篮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B水平路面上行使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C掷出去的实心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手的推力作用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4如图所示的作图,其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B图乙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C图丙中物块以某一速度沿光

6、滑斜面上滑D图丁中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上滑15如图甲、乙所示,图片用福娃展示奥运比赛项目甲在进行射箭比赛,乙在进行游泳比赛,则:( )A甲射出的箭不受力的作用B甲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箭具有惯性C游泳时向后划水乙就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游泳时乙始终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16下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或观点,从物理知识的角度看,正确的有( )试卷第 4 页,总 5 页A在高压线下钓鱼B杆秤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是二次能源D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三、实验题17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长方体橡胶块和一只橡

7、胶底运动鞋(二者橡胶种类相同) ,一个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 木板、一些细线和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老师希望同学们用实验判断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的底面粗糙程度不同。小雪分别用细线系 住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先后在长木板上匀速拉动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匀速拉动过程中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 F2。她发现 F2F 1,于是她得出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的底面粗糙程度不同。小雨指出小雪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请你仅利用小雪用到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判断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的底面的粗糙程度是否一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与结论。18如

8、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 A 做_运动,是因为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F 3,说明:在压力相同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3)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为了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某同学在 A 物体上添加砝码并均匀摆放,改变的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压力 F/N 测力计示数/Nl 2

9、.3 1.82 3.3 2.63 4.3 3.44 5.3 4.2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绘制图像。分析图象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_。(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 A 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 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 A,使物块 B 随 A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4,则F3:F 4=_。若他拉着重叠体速度由 0.02m/s 变为 0.04m/s,重叠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 (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四、计算题19要使用载重量为 4t 的卡车运走重 6105N 的沙子,需要运_趟。20蜂鸟是人们已知的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

10、知的最小的卵,有一只蜂鸟,产下了一枚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 2 g,若这枚卵的重仅为 2103 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_?(取 g10 N/kg)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详解】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 4N.故选 C.2D【解析】试题分析:A、称量时弹簧在拉力作用下发生了弹性形变正确不符合题意B、称量钩码的重力时

11、,钩码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弹簧的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正确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N,每一个小格代表 0.1N,示数是 1N 正确不符合题意D、质量不随着重力的变化而变化,重力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力的作用效果点评:掌握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掌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3C【解析】A、地球对塑像的吸引力与塑像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不符合题意;B、塑像的重力和塑像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不符合题意;C、地面对塑像的支持力和塑像对地面的压力,符合相互

12、作用力的条件,符合题意;D、地面对塑像的支持力和地球对塑像的引力,是同一物体受到的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1、分析题意,回想相互作用力的特点;2、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3、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4C【解析】试题分析:马拉车行走的力、牛拉犁耕地的力、与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都远远大于 1N,只有托起两个鸡蛋的力接近于 1N;所以应选 C。考点:力的大小判断5C【解析】试题分析: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 A 说法正

13、确,不符合题意。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所以 B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铅球运动员将铅球用力投出后,铅球只受重力,已离开手,不再受推力作用。所以 C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运动员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地一个力。地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所以 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点评:解答此题应掌握:惯性是指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给对方一个反作用力6A【解析】试题分析:气球和重物一起以 10m/s 的速度

14、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要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由于受重力作用再下降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气球及重物都以 10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绳子断开,重物与气球脱离,但由于惯性,重物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但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上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物体向下运动故选 A考点:本题考查惯性、重力的方向点评: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在学习力和运动时要注意结合惯性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7C【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

15、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A、汽车轮上装有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题意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不符合题意C、轴承中装有滚珠,是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来减小摩擦的,符合题意D、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故选 C考点: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点评:如何增大、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

16、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8 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上面的棋子没有受到力,所以没有飞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选项 A 错误;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了力的大小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所以选项 B 正确;棋子被打出去,棋子有静止变成运动,说明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里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选项 C 错误;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由物体的重力提供,当棋子被打出去后,物体的重力变小,所以对桌面的压力减小,选项 D 错误。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9C【解析】试题分

17、析:(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物体受力后有的发生形变,有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A、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AB 错误;C、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故 C 正确;D、物体受力后有的发生形变,有的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故 D 错误故选 C10A【

18、解析】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 A 正确。选 A。11C【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没有物体就没有力,故 A 正确。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就是受力物体,故 B正确。有施力物体时,一定有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 C 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一个力的产生至少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12A【解析】A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可以不直接接触,例如磁铁吸引铁钉,故 A 错误;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给球一个力的作用,

19、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B 正确。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受到力的作用,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C 正确。D船员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船一个向前的力,船就前进了,故 D 正确。故选 A。13ABC【解析】A. 篮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则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 A 错误;B. 水平路面上行使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收到摩擦阻力,故 B 错误; C. 掷出去的实心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此时篮球不受手的推力作用,故 C 错误;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

20、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人有一个向前的力,人就前进,故 D 正确。故选 ABC.14CD【解析】【分析】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分别对选项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照图示做出判断;(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顺序是: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液气浮 (2)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详解】A. 图甲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所以不受摩擦力,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 G,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 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 ,故 A 错误。B. 图乙中物块

21、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 G,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 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支持力画错了;还受到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故 B 错误;C. 图丙中物块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物块不受摩擦力,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 G,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 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故 C 正确。D. 图丁中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 G,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 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受到拉力的作用,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同时受到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故 D 正确。故选 C

22、D.15BC【解析】射出的箭受重力力的作用,故 A 错误;因为惯性,所以箭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在空中继续飞行,故 B 正确;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时,水就会给人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故人才会向前,所以 C 正确,D 错误,故选BC。16BCD【解析】试题分析: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会发生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 A 错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工作的,即应用了杠杆的平衡原理,故 B 正确;目前使用的电能主要通过核能、风能、水能、热能的转化而来,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 C 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3、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 D 正确;故应选 BCD。【考点定位】安全用电;杠杆;能源;运动和力17 (1)将橡胶块放在橡胶底运动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运动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1(2)将橡胶底运动鞋放在橡胶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橡胶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2(3)若 F 1 F 2 ,则橡胶底运动鞋与橡胶块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解析】试题分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首先要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具体:(1)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必须保持压力相同小雪的做法没有做到压力相同,所以做法不正确;(2)实验步骤将橡胶块放在

24、橡胶底运动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运动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1将橡胶底运动鞋放在橡胶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橡胶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2比较 F1=F2的大小实验结论:若 F 1F 2,则橡胶底运动鞋与橡胶块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点评: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正确理解应用。18 (1) 匀速直线 (2)接触面越粗糙 控制变量法(3) 正比(4) 1:2 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摩擦力,所以应填匀速直线;(2)通过图示情景可知,压力相等,毛巾表面的摩擦力 大于

25、木板表面的摩擦3F力 ,所以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共同影响摩擦力1F的大小,所以研究时要控制一个因素不变,改变另一个因素,这种方法为控制变量法,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形成图像,分析图象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4)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图丁的压力是图丙压力的二倍,所以 ;34:12F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所以速度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考点:滑动摩擦力两个因素,控制变量法点评:本实验是控制变量法的典型应用,考题出现概率很高1915【解析】解:由 G=mg 可得,沙子的质量,=610510/=6104=60汽车载重量为 4t,所以需要运送 (趟)。=604=15答:要运走重 6105N 的沙子,需要运 15 趟。202.2 g【解析】这只蜂鸟产卵前质量为: ;=0.002+1.961039.8/=0.0022=2.2答: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 2.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