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67 分,卷面 3 分,共 70 分)班级: 考号: 姓名: 1、积累与运用(35 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俨然(yn) 阡陌(qin m) 垂髫(tio) 间隔(jin )B.清洌(li) 俶尔(ch ) 翕忽(x ) 悄怆(ch n) C.轩敞(xun ) 为坻(d) 篁竹(hung) 屋舍(sh)D.窈窕(y o tio) 好逑(qi) 参差(cn c) 溯迴(sh )2、下列句中加黑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缘溪行(沿着,顺着) B日光下澈(清澈)C咸来问讯(全,都) D欣然规往(打算,计划)3、下
2、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仿佛若有光 皆若空游无所依B.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
3、学遗址,是 2008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目录。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低能耗、零污染发展。C.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D.今年一月,绵阳火车站自动安检系统的正式启用,使旅客的安检时间大大缩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6、理解性默写:(12 分)(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 。2(2)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3)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 。(4)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 , 。(5)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 , 。7. 阅读
4、材料,回答问题(8 分)【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长。【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1)、从【材料一】【材料二】中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 分)(2)、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2 分)(3)、孔子作为“
5、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自己也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2 分)(4)、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合作共赢”的感悟。(2 分)2、现代文阅读(16 分)酸橙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3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
6、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
7、,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橙子熟了,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桠上,第二年又返青。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我大哥不免叹气,说,这棵橘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是没用的。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
8、:“酸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不用放。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我母亲说,哪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一个酸橙,烧出两个好菜。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提一个篮子来,向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4后来,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有客人来,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
9、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出好价钱。父亲说,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都好,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1、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3 分)2、下列对-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3 分)A表哥知道“我”家有酸橙,专程来烧酸鱼汤。B母亲现在觉得酸橙有用,舍不得和邻居交换。C从医生的话可以看出
10、,酸橙并不是多见之物。D父亲为给自己做床,不愿意高价卖掉酸橙树。3、种上橙苗后,“我们全家”对橙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从_到_再到惊喜。(2 分)4、文章写的是酸橙,却从吃甜橙写起,目的是_;_。(4 分)5、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4 分)三、文言文阅读:(16 分)(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11、。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5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以其境过清 清: 南流数十步 南: 不可名状 名: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 分)甲文: 乙文: 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 分)5、甲 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 分)周周清
12、答案:一、15 ABADB 6 略7(1)中华文化灿烂辉煌; 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2)孝敬父母示例: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示例: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3)示例:如: “温故知新、孟母三迁、见贤思齐、韦编三绝、舍生取义、孟母断机”等。(4)言之有理即可。评分说明:(2 分)结合自身实际得 1 分,感悟合理得 1 分。2、现代文1、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冠圆圆的形态,表达了“我”对橙子树的喜爱。2、C。3、期待; 绝望。64、写出了橙子的甜,与后文酸橙的酸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下文种橙苗的内容,交代了酸橙的来由。5、要点: 有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有特别珍贵的价值。 发现一个事物的价值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要善于从多角度去认识一个事物的价值。凡物皆有价值,不要轻易否定。3、文言文1、大约 凄清 向南 说出2、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3、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5、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