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题目:学生有“三宝” 课堂能高效学科:小学语文详细通信地址:清河南与祝丘路交汇处单位: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姓名:李淑君邮编:276016联系电话:158669849552学生有“三宝” 课堂能高效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不懈地追求,为此,我们学习名师、研究模式、改进教法、整合教材。但,我们仍时常感觉到无力与无奈:本来设计得行云流水的教案,拿到课堂中却走不动;本来想把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却被学生磕磕巴巴的读书坏掉了兴致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课堂的高效?重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对于高效课堂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一堂课效果的做劣,并不仅仅决定于课堂本身,还与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学生之前的知识背景、学
2、生的学习技能等。我深切地感觉到,若学生拥有了以下三宝,高效课堂的脚步就能快起来。一、脑中有“世界地图”学习时可“厚积薄发”“世界地图”指什么?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和以前所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好像脑子里已经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好像只要用小块的积木放在图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 ”在这里, “世界地图”指的是学生的智力背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号召的一样:“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这样的“智力背景”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建立这种背景的途径就是阅读。1平时打“阅读游击战” 。引导学生进行
3、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必须的。学生只有多方涉猎,才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体验。对于平时的阅读,我认为应采取“游击战术” ,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学生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可以读哪方面的书籍。当学生的兴趣建立起来以后,学生就能养成读书习惯,这比什么都重要。家中小儿上四年级,一年级时只爱看图画书和科普类书籍,但我尊重他的兴趣,不勉强他。后逐渐过渡到读文学类书籍,现已养成读书的习惯,甚至宣称“不看点书睡不着觉” 。因为读书多,他的知识面非常广,接受新知也非常快,经常提出一些让大家意想不到的问题,求知欲很强,这些,都是广泛阅读带来的好处。2用时打“阅读攻坚战”所谓“攻坚战” ,就是指有针对性地阅读。苏霍姆林斯基
4、强调要在学生学习3新教材以前,指导学生阅读与教材有关的课外书籍,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感受性,为学生新知学习建立智力背景。有次听一节语文课一夜的工作 ,为了达到情感体验的效果,教师一遍又一遍地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两段。可惜的是,尽管教师用尽浑身解数,学生们仍是波澜不惊,没有动情的感觉。甚至有几位同学对教师的这种引导不以为然,认为老师纯粹是无病呻吟:不就一夜的工作吗?用得着这样小题大做吗?事后,我们和教师一起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不了解周总理是主要原因。现在想来,正是因为教师在学习新课前未指导学生读相关的文章,未为学生创造一个智力背景,所以,学生的情感几近空白,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新
5、课,效果当然不理想。智力背景的创设是必须的。学生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智力背景,思维被激活,才能以极端敏锐的感受性和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新课学习,达成学习效果的高效。二、 手中有“屠龙宝刀”学习时“事半功倍”“屠龙宝刀”是武林传说中的利刃,江湖人拥有了它,就能如虎添翼、雄霸武林。学习亦是如此,学习技能就是学生手中的“屠龙宝刀”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拥有了扎实过硬的学习技能,学习时就能游刃有余,成效斐然。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读、写、算、观察、表达”五种学习技能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五种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快速推进、有效学习。若缺乏这五种学习技能,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1多
6、方定位,准确立标。学生在学习期间应掌握哪些技能,什么时间掌握为好,如何掌握。这些问题都必须仔细斟酌,多方定位,方才准确立标,绝对不能跟着感觉走。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等进行定位,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有许多详细地介绍,可以拿过来借鉴。如书中提到学生掌握流利的书写技能的第一阶段是在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在四年级完成。到四年级末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做到书写迅速、字体稳定,书写过程中不必再考虑单个字母的写法,而把精力用在思考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含义上面去。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掌握一边听教师的讲解,4同时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的技能。这一技能的掌握,要求在第六学年末完成
7、。2抓住敏感期用心淬炼。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敏感期是不同的,如儿童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而到了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若我们能抓住学生的敏感期用心淬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技能。H 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功课样样都不错,唯独作文总是让人不满意。看来看去,总觉得写得不够深刻,有些“浮光掠影”的感觉。这个孩子平时阅读量很大,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妙语连珠。所以,我总认为是他太懒,不肯多写字,才写不深刻。说过他几次后,总也没有多少效果。后来,我又耐心和他交流了几次,终于发现其
8、中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时想到许多好词佳句,但总有不会写的字,就换了种说法,把不会写的字绕了过去。 ”此时,我才真正明白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作文不理想的原因:这个孩子上幼儿园时曾受过伤,四至六岁期间缺课较多,而四岁半到五岁半正是儿童书写能力的敏感期,这个孩子在此敏感期未得到应有的训练。尽管他聪明又好学,但在书写上却已比别的孩子落后了半拍。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就要抓住学生的敏感期进行强化训练,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如果等到发现了技能薄弱再去补救,那就成了“雨后送伞”了。三、心中有“自然画卷”学习时“思如泉涌”什么是“自然画卷”?就是大自然的美景。现在孩子所关注的多是各
9、种各样的电子游戏,超人、怪兽、小魔仙几乎成了孩子关注的焦点,但对千变万化、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却大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殊不知,正是由于对世界万物的漠视,才造成了学生思维的迟钝。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带孩子到自然界中去旅行,他将此称之为“思维课” ,并为此专门进行了规划和整理,形成了一本自然界的书 。他主张,在四年级内学生应当按顺序去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思考与概括。那么,在当下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让学生心中拥有美丽的“自然画卷”呢?51放大细微之处。大自然中,越细微的现象越有意思,象蜜蜂采蜜、蚂蚁搬家教师不妨利用各种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关注这些现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性。有一
10、次,学生写一篇观察春天的作文,但学生的无病呻吟之语实在让我苦恼。于是,我干脆抽出一节课把学生带到校园里观察春天。没想到,学生的观察力超出我的想象:孩子们说报春花缠绕的枝条象是春姑娘精心编织的麻花辫,小树刚萌出的嫩叶像毛毛虫观察过后,学生的作文格外生动有趣。虽然有些语言还欠简练,但内容却比以往充实生动的多。2用心体会司空见惯之事。世间多有平常事,平常中却有着不平常,但我们却常因为司空见惯而漠然视之。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眼中有物,心中会思,要教学生观察和对比各种事物、各种属性和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各种现象,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学校里保卫科新来了两位看门的老大爷,这本是平常
11、事,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观察了几天后,却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每当有老师或学生经过大门口,本来坐着的老大爷就赶紧站起来,笑脸相迎,不管是对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一律热情相待,让人如沐春风。正是老大爷的笑脸让每个经过门口的人都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都有了一份好心情。学生们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作文,许多同学都对此感慨万端,有的同学写道:老大爷温和的笑容带给了我们美丽的心情。原来,美不在于外表,也不外于年龄。这件事给了我许多启示,也让我感慨良多:其实大自然就是一篇篇美文,大自然就是一篇篇教材如果学生心目中有了大自然这一美卷,那么在学习教材时,在分析文章时,他脑中所呈现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富有生命力的丰富多彩的情境。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