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芳芳卖油翁教学设计2017 年全国初中语文新教材解析及培育核心素养教学观摩研讨会预习材料卖油翁预习材料甲文:卖油翁(笔说 )往时陈尧咨以射艺自高,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陈问:“尔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对曰:“无它能,但手熟尔。 ”陈忿然说:“汝何敢轻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 ”乃取一葫芦,设于地,置一钱,以勺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曰:“此无它,亦熟耳。 ”陈笑而释之。乙文:卖油翁(归田录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
2、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耳。 ”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思考题:1.甲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2.你认为乙文哪些地方修改得好?为什么?3.乙文的最后一句话,课本上没有。你认为删掉好还是保留好?教学设计卖油翁教学设计深圳 熊芳芳教学目标:1.感性目标:培养文言语感,感受生动叙事。 2.理性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汇和文化常识。3.知性目标:理解作品主题,认识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传神的细节、精妙的用词、古代的遗风余韵。教学过程:一、导入。
3、1.作者(六一居士及其解释作者的人生志趣)2.归田录及其修改3.卖油翁这则笔记最早见于民间流传的笔说 ,后来见于归田录中。 归田录是作者晚年的笔记小说集,写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出知亳州之时,作者时年六十。出知亳州只是作者归隐的一个过渡,所以将此间写的笔记名之曰归田录 ,即“优游田亩,尽其天年,以备闲居之览也” 。故笔记中所记之事,皆史官所不载的朝廷遗事、社会风情和士大夫逸闻,加之文笔又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所以当时就被传诵,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最后连神宗皇帝也知道了这件事, “遽命中使宣取” 。既然要呈给皇上御览,欧阳修做了两个方面的整理工作:一是“其间所记有未欲广布
4、者,因而删去之” ;另一则是进行文字上的再加工,使之更规范、更简洁。这就是后来正式刊布的归田录 。 归田录本来就以文笔生动简洁、饶有兴味赢得世人的喜爱;修改后来要呈御览,于是另外还增强了资治训诫的意味。这两方面意图,在卖油翁的修改中表现得都十分充分。二、修改稿和原稿的区别?原文:卖油翁(笔说 )往时陈尧咨以射艺自高,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陈问:“尔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对曰:“无它能,但手熟尔。 ”陈忿然说:“汝何敢轻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 ”乃取一葫芦,设于地,置一钱,以勺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曰:“此无它,亦熟耳。 ”陈笑而释之。跟课文对比,看看有
5、哪些区别?【预设解析】1.删去废话“往时” “不然” “一” “能”2.强化反差“善射,当世无双”爬得越高,跌得越惨。反差,冲突情节的跌宕3.心理外化“自高”是内在心理,也是他人的评价;“自矜”是外在流露,也是自我的表现。故事就是要让人物自己去表现,而不能由作者来评价。4.精选动词“看”“立” (人物的形体感,气度神韵,与后文的“睨” “颔”一脉相承,气韵一致)“释”“遣” (心理上的释怀,打发他走,而不是不得不“释放”他)5.放大细节“射多中”“十中八九” (由概述到具体) ;“徐”过程和画面感、人物的娴熟从容6.增加神情“睨之” “微颔”7.激化矛盾“久而不去” “睨之” “微颔”8.突出
6、个性“尔知射乎?”“汝亦知射乎?” (轻蔑,不放在眼里。 )“吾射精乎?”设问“吾射不亦精乎?”反问。语气加强,霸气张扬。两个“亦”感情不同。9.韵律斟酌“汝何敢轻吾射!”“尔安敢轻吾射!” (“安”比“何”的韵律更响亮高亢,适合表达他的忿然之情)10.调整语气“以吾酌油可知也”“以我酌油知之” (语气更笃定,自信从容)“此无它,亦熟耳。 ”“我亦无他,惟手熟耳。 ”(类比换位,谦恭柔和)11.明确语意“乃取一葫芦,设于地,置一钱” ,其中钱与地,尤其是钱与葫芦的关系,交代得并不十分清楚。定稿中将“置一钱”改为“以钱覆其口” ,原来钱并不是“设于地” ,而是放在葫芦口上,这就清楚明确了。另外,
7、将“设于地”改为“置于地” ,动作表意也更准确。12.人称微调“汝”和“尔”“汝”是书面用语,“尔”是口头语。“吾”和“我”论语云:“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同为古代圣贤经典,同一句中用两个第一人称的代词,时代地域的差异都不大,为何有这种现象出现,匪夷所思。 说文解字云:“我,施身自谓也。 ”“吾,我自称也。 ”施,给也。给予自身的自称词。所以“我”可以解释为“自己、自身、本身” ,而“吾”一般没有这样的意思。 宋代赵悳 d四书笺义云:“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 ” 即对自己讲就用“吾” , 对别人讲就用“我” 。使用习惯不同,
8、语气有细微差别:“我”字,常有自信乃至自大之意,多强调不由于外力,并且关系密切,非常熟悉时,便以“我”自称。 “吾”字则是平常用法,甚至有时会带有自谦或贬义色彩,常伴有失意时的哀叹、牢骚,或自我宽慰、解嘲。13.改变称谓“陈尧咨” “陈”“陈康肃公尧咨” “公” “康肃” (谥号,尊称) ,考虑到读者对象皇上御览。三、乙文的最后一句话,课本上没有。你认为删掉好还是保留好?卖油翁(归田录 )陈康肃公( 尧咨 ) 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
9、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 、 “斫轮”者何异?【预设解析】删掉后主旨模糊。寓言式,文末的归结就是主旨。在陈尧咨的成长过程中,卖油翁的作为如同“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 、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 )一样。庖丁论解牛的对象是文惠君(梁惠王) ,轮扁论斫轮的对象是齐桓公,两位君王都从普通百姓的经验中得到了深刻的教益,陈尧咨虽与卖油翁身份地位悬殊,他也同样从卖油翁那里受到了教益。1.播放动画片庖丁解牛 (2 分钟)2.共读轮扁斫轮短文:桓公读书于堂
10、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公曰:“己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 ?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3.这三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君王或地位尊贵的人从普通匠人那里得到教益。都强调由“术”而“道” ,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一
11、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止于至善”出于礼记大学 ,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大学” ,当时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古人 8 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15 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朱熹称“大学”为“大人之学”(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大人”指道德完善之人。 “小学”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艺”的层面,称六艺,而“大学”是修身之学,使人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之学,属于“道”
12、的层面。道和艺,一为形而上,为体,为性,一为形而下,为用,为相。 “先德行,后技能” , “己成,则物成”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从而“止于至善” 。4.两个人物身上分别有什么亮点?翁:纯粹的工匠精神,负责任的态度,独立的人格,清醒的思维在“秋山木工” ,不训斥后辈的人,不能从学徒晋升为工匠。后辈在工作上出现失误却不告诉他,失败了也不批评,这并不是亲切,而是缺乏爱心。秋山利辉庖丁和惠文君的对话(庄子养生主 ) 、轮扁和齐桓公的对话(庄子天道) 、吕梁游水男子和孔子的对话(庄子达生 ) , “在这三则对话中,都有一个人物在行动,引发了别人的欣赏或是惊异。他们是生于陵的普通人或是匠人,却
13、跟显赫的君王或是名师孔子及其高足们对话,在他们身上又看不到任何过分恭敬的态度。其技艺之不断精进赋予了他们独立人格和清醒的思维。 ”(瑞士毕来德:庄子四讲 )陈:性情中人、君子遗风、愿意倾听、乐于反省。试着放弃自尊和矜持,让自己“变傻”一次。 “变傻”的关键,是要坦率谦虚,腾空脑袋,听别人说话,看别人做事。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带着感恩的心,以笑脸回应对方:“是的,我明白了!”只有丢掉自己的小小自尊,坦诚、谦虚地当一次“傻瓜” ,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匠人。秋山利辉工匠的首要条件是谦虚。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能,如果傲慢自大,都无法为他人带来幸福。秋山利辉二人身份悬殊,在现代社会几乎不会有对话的可能。如
14、果陈不是愿意倾听、乐于反省的,完全可以对翁嗤之以鼻甚至加之于罪:因为射箭除了熟练,还与天赋体质动作协调能力等等有关。后来的事实证明,陈尧咨确实从卖油翁那里得到了启发并进一步苦练箭法:“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宋史陈尧咨传 )一个“钱”字,引发联想(卖油翁正是“酌油沥之,自钱孔入”的) ,足可进行以上的逻辑推理。四、收束,鼓励课后进一步阅读了解陈尧咨其人其事。提示:陈尧咨年轻时家教甚严,读书时也曾是学霸(进士状元) ,为官后兴修水利,利国利民,选拔官员,不避寒士。附两则小故事(根据课堂时间酌情处理,可不呈现):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及守荆
15、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买马太尉陈尧咨为翰林日,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旦父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圉人,乃曰:“内翰卖给商人矣。 ”谏议遽谓翰林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畜此?是移祸于人也。 ”亟命取马而偿其值。戒终老养焉。其长厚远类古人。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
16、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