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3362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BY:Lin鉴于关塞之凌乱,故稍加整理(大而概之、不全) 。内容:十大名关+内三关+关中四关+拾零(标红字体为关塞的位置)一、十大名关(排名不分先后)+内三关1.剑门关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位于剑阁县城南 15 公里大剑山、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 ,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享有“剑门天下险” 、 “天下第一关” 、 “蜀之门户”之美誉。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 30 里,设关守卫,称 “剑阁” 。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2.武胜关位于鸡公山风景区内的豫鄂两省交

2、界处,为我国历史九大名关之一,春秋时期称直辕、澧山,秦统一中国后改为武阳关,南宋时期易名武胜关。河南鸡公山地处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关口,被人们称为“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一块儿宝地。千百年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古代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重要隘口。中国十大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区南 35 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古称大隧隘道(一说直辕隘道) 。南朝齐称武阳关。唐称礼山关,后复称武阳关。清始称武胜关。与东之九里关,西之平靖关,合称义阳(今信阳)三关。武胜关地处险,附近山峦交错,群峰环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古以 “车不能方轨,马不能

3、并骑 ”形容其险。历来为南北抗衡之地,行师必由之道。南北朝时期,梁、魏为取得关隘要道的控制权,曾在三关相持,反复争夺数十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军渡淮河,攻大胜关,宋军凭关据守,攻不得克,后因戍兵弃关南逃,方越关南下直取武昌(今湖北鄂州) ,逼南宋求和,结“鄂州之盟” 。今有京广铁路经此。3.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尤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 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 18 公里。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友谊关)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

4、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南疆边关要塞。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 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5 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1428 年)改名镇南关;1953 年更名为睦南关,1965 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 。友谊关景区包括关楼、城墙、左辅山炮台(镇关炮台) 、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 、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法式楼)以及大清万人坟等,总占地面积 250 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663.76 平方米。每年到景区的旅游人数约 10 万人次。4.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

5、以北约 20 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 ”、“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流传至今。5.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 40 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宋时名金陂关 ,后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紫荆关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与二关号称内三关。原关门之门券上有“紫塞荆城”4 字石刻,现已倾圮。 “紫塞荆城”4 字石刻现在仍在,在紫荆关镇南面。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北 45 公

7、里的紫荆岭上,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号称“内三关” 。6.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 ,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

8、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 故得今名。 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唐朝设立承天军戍守处,唐大历年间(767 年779 年)修建“承天军城” 。宋代建“承天寨”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 娘子关于金朝的元好问的游承天悬泉诗句中“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明代为“承天镇” 。由于明朝时期因边患频仍,嘉靖二十一年(1542 年)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今为当时原貌。清代增建“固关营” ,分设把总驻守。因关城处于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

9、子关。另一说为此处有妒女祠,祀介子推之妹,据说有妇女艳妆而过,必然雷电交加,娘子关因此而得名,现今祠已废,有唐人书妒女颂碑 ,现藏山西省博物馆。7.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 5 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 ,先后经过 168 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8.山海关 又称“榆关” ,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东北 15 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 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

10、 4 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 14 米,厚 7 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9.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划分为灵丘的一部分,成为了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 1511 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 ,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在平型关村某村民家中) ,真谓峻岭雄关。10.内三关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关城所在的峡谷

11、,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在距北京市区 50 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居庸关1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 ,北称“居庸关“ 。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 18 公里的溪谷,俗称“ 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

12、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 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 燕京八景“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历史上又称蠮螉塞、军都关。蠮螉,即土蜂又称细腰蜂,关上筑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为房故名。成吉思汗时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 ,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 1450-1454 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 4000 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

13、种相关建筑设施。关隘所建石门如台,其下穿以梯形园劵道。雕饰繁缛。门道两笔浮雕四天王像及各族文字经文咒语等。门上相传原立甁式塔三座,今已不存,为我国建筑中之精品。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内三关紫荆关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 40 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紫荆关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

14、关。紫荆关修葺一新(18 张)宋时名金陂关 ,后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紫荆关与二关号称内三关。内三关倒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唐县西北 60 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倒马关最初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 1452 年),后于成化元年 (公元 1465 年) 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原关城全长约 25 公里,城池占地约 7 万平方米,城墙底宽 6 米,顶宽 4 米

15、,高约 10 米。关城为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外以沟壕环绕,南面依山,北临唐河,城垣上列敌楼台 7 座。关城有东、西、北三个城门,东门称“居仁” ,西门称“由羲” ,北门称“宣威” 。东西门外各设瓮城,东瓮城设有南北二门。西瓮城仅设南门一座,出南门往西约百米处唐河岸边设水关战台楼一座,楼下设有关门,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惟一通道。北门外原设战台楼一座,民国二十八年被洪水冲毁。城内正街宽 12 米,十字街正中原来建有两层的阅兵楼,楼上设有十字通道,楼北为官署所在地,有大堂、二堂、三堂。编辑本段历史源渊倒马关置关较早, 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

16、的记载,河北保定倒马关都是明朝的。综上:内三关为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居庸关同时也是十大名关)2、关中(陕西中部)因在群关之中而得名注:“关中”四面的关塞(例如:W 为 west 即关中西面)W 大散关(San-kuan Pass)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中国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三国时,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散关是一个很重要战略位置,以及交通枢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著有书愤其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大散岭上

17、。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 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宝鸡大散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 、兵家必争之地。E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市北 15 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

18、峡市区约 75 公里,地处“长安古道” ,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历史考察有两处遗址: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汉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新安县境,去故关三百里。函谷关最早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 。而且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是古时一重要军事要地,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

19、,万谷惊尘向北空” 、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 “至函谷,皆败走” 。 “刘邦守关拒项羽” , “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 ,1944 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 ,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函谷关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咽喉要道。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有“紫气东来” 、 “老子过关” 、 “鸡鸣狗盗” 、 “公孙白马” 、 “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

20、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 100 余篇。N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秦代萧关遗址位于甘肃庆阳环县城北。 萧关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市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 200 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S 武关位于陕西省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 ,战

21、国时改为“武关” 。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 1.5 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3、关塞拾零(阳关、玉门关、潼关)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 107 年)左右。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 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

22、,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 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 116 一前 105 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 ,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 2

23、 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 ,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 ,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

24、196 年)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 、 “四镇咽喉”、 “百二重关”之誉。潼关历史

25、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潼关云:“时平容易度雄关,拍马河潼自往还。一曲熏黄瓜蔓水,数峰苍翠华阴山。登陴版牌丁男壮,呼酒烹羊守吏闲。最是绿杨斜掩处,红衫青笠画图间。 ”当代文人陈运和的诗是写照:“风陵渡至今已没船,老潼关代替有铁桥”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 12 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 、 “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潼关以水得名。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