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自主赏析3 登岳阳楼.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20932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自主赏析3 登岳阳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自主赏析3 登岳阳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自主赏析3 登岳阳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自主赏析3 登岳阳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2单元 自主赏析3 登岳阳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才之路 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二单元,自主赏析登岳阳楼,(2014年高考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奉陪郑附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禁:消受。,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

2、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王象巽游曲江),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解析】

3、“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意思是石角钩破了“我”的衣服,似乎是想要“我”住下,藤梢的绿色使“我”眼目一新。钩衣、刺眼,本可憎而转觉可喜,表示观此美景,希望隐居于此。所以,选项中“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有误。B项中“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意思是当年栖息在朱门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飞向何处。往日风景幽胜的去处,只见处处长满苔藓,荒草掩浸了亭台曲栏。此句化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E项中“文物尽”和“可儿坟”传达出了时移世迁、物是人非之慨。,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抓住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中

4、的意象。联系诗中前三联表达了对韦曲的喜爱之情,再联系题干对“小乌巾”的解释,可知最后两句“何时”“小乌巾”传达出了归隐之意。【答案】CBE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和作者的生平际遇,分析把握作者的心情,不可无根据地猜测。,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

5、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3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3走近作者杜甫见第一单元蜀相作者介绍。4了解背景登岳阳楼作于大历三年(768),这年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此诗就是此时诗人的登楼抒怀之作。作者由登楼写起,进而写登楼之所见,然后笔锋转处,带出自己乃至国家的种种艰辛,情与景相与为一,抒发了诗人饱含家国之思的哀痛之情。,(一)自主思悟1如何品味“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_,答:一般认为,诗的开头两句表现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宿愿的愉快。如清人仇兆鳌认为:“

6、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萧涤非也说,“昔闻其名,今临其境,言外见得这也是一件快事”(杜甫诗选注)。傅庚生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杜甫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许多多感触,才写下这开头两句:过去只听说有洞庭水,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楼。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如果是喜悦之情,与结尾“凭轩涕泗流”也连不到一起了。,2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浮”二字。_答:“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湖的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7、,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3诗歌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_答:诗歌写的景物有: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关山。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壮阔而悲凉。,4赏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答: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诗人用字精当,一“无”一“有”,“一”“孤”映衬,既“老”且“病”,感情色彩浓厚,极力表现出诗人晚景的凄凉。而面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这种身世之悲愈加沉痛。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突变和对照中寄寓了无限情意。,(二)深入探究1眺望浩瀚的洞庭湖,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自悲身世。诗人在战

8、乱中流落西南,与亲友失去联系,晚年贫病交困,栖身孤舟,四处漂泊,境况极为凄苦。“无一字”和“有孤舟”表现了作者的孤苦无助,凄凉愁苦。2和自身的境况相比,诗人更关心什么?诗人更关心的是尚处在战乱中的“关山北”,想到战乱,诗人靠着楼窗不禁涕泪纵横。自己的凄苦境况并未使诗人伤心落泪,可想到国家诗人却“涕泗流”。到这里诗人的情感已由自悲身世上升到为国事而忧心,诗境深远。,2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义。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答案】A(为其晚年作

9、品),阅读下诗,回答问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下列各项内容与本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阅读本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初登岳阳楼时的喜悦之情。B阅读本诗,可以清晰地想见洞庭湖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C阅读本诗,可以感受到诗人胸怀大志而又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的情绪。D阅读本诗,我们仿佛看到晚年的杜甫居无定所、以舟为家的穷困潦倒的生活。【答案】A(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4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二句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说洞庭湖这一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

10、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B在平直的叙述中,寄寓着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壮志蒿莱等许多感触。C前句中的“昔”和后句中的“今”的运用,看似平淡,实则具有深刻含义。D这两句诗意象简单,只是交代了登临之地。【答案】D,5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二句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B这两句诗逼真地描绘了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C“乾坤日夜浮”用写实手法再现了洞庭湖可包容日月星辰和大地般的巨大。D这两句诗写景,意境开阔宏大。【答案】C(“写实手法”不对。),6对后四句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1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真实地描写了诗人晚年漂泊不定的孤苦生活。B“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栏杆,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二句中,作者把身世之感和家园之悲融为一体,意蕴深沉。D“凭轩涕泗流”一句抒写了诗人孤独悲伤的情怀,格调低沉。【答案】D(“格调低沉”不对。),7下列思想情绪在诗中未有表现的一种是()A怀才不遇B忧国忧民C喜悦乐观D失意苦闷【答案】C,8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C,9填空。(1)登岳阳楼选自_,作者是_(朝代)的_(诗人姓名)。(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描写出_,显示_。【答案】(1)杜诗详注唐代杜甫(2)洞庭湖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洞庭湖的磅礴气势,10用原诗语句填空。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_,_。叙述自己身世的句子是:_,_。把家国之痛和个人悲哀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答案】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