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中关村每到盛夏,八十二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 。因为这个绝活儿,这位在中关村的小摊贩里位列八大怪。 那次大概是 1987 年或者 1988 年,我去买西瓜,骑上车,直奔魏师傅的瓜棚子 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呢。谁呢?王元先生和王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魏师傅的西瓜卖得好,不免有些“作怪”。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 :“买
2、那个大的。”“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小的容积不到大的 30%,当然买大的赚。”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1 练习上下文,解
3、释词语十拿九稳: 绝活儿: 2 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 3 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22 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5 本文围绕 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六) 雕塑一般的姿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
4、从从容容,一如雕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
5、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3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这,你想过吗?1 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猝发( ) 潸然( ) 颓然( ) 昭示( ) 弥留( ) 2.在文中找反义词挺拔如松( ) 重于泰山( )站有站相( )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4. 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5.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 母亲的“姿势”则是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惊心动魄
6、“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4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二退缩由于的精神。C “潸然泪下“ 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七) 沙子和泥土一粒沙子安逸地躺在大地上,骄傲地对泥土说:喂,你没有发现吗?我是一粒多么伟大的金子啊! 你是一粒伟大的金子,这怎么可能呢?泥土说。 你没有听说过“沙里淘金”这句词语吗?那些闪光的金子,都是从我身上淘洗出来的。沙子自高自大地说道。 如果你不能淘洗掉自己身上那些贪图安逸、狂妄自大、只会空想的坏心理,你永远只是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泥土告诫道。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沙子问泥土。 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泥
7、土对沙子说。 生为一粒小小的沙子,落入大地,谁又能发现我呢?沙子感叹道。 孩子,当你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了。泥土说。 一堆沙子,被一阵大风吹得七零八落。 我们这些苦命的沙子,为什么总经不起“风吹雨打”呢?沙子叹息道。 为什么不试着寻求别人的帮助呢?当你与水泥联为一体时,就能成为坚不可摧的混凝土了。泥土说。 1.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找出短文中和它意思相近的一段话。2.“沙里淘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 3.填写近义词安逸( ) 埋没( ) 淘洗( )骄傲( ) 告诫( ) 感叹( )自高自大( ) 沙里淘金( )4.用横线划出表明本文中心的句子5.下面三个疑问句中
8、,与其他两个都不同的一句是( )5A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 B 谁又能埋没你呢 C 谁又能发现我呢6.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 7.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上“”安逸(min y ) 狂(妄 忘)自大 黯(hi n)然无光告(诫 戒) 埋没(m mi) (志 自)高自大(八) 蜗牛与它的大海有一只蜗牛,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然而,它算计了一下,悲观地发现,如果按照每日的爬行速度,它的寿命只可能爬完四分之一的路程。“但是” ,它又换了一个角色,自言自语道, “能否到达大海,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许多到达大海的人来说,大海反而离他们更远了。 ”“因此,大海或许只存在于向着大海的进
9、行之中。 ”这只蜗牛继续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现在向着大海迈开了第一步,那么,我就攫取了大海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如果坚持着向大海行进了四分只一的路程,那么,我就拥有了四分只一的大海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这已经够了。 ”于是,这只蜗牛踏上了大海之程。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乐观( ) 丧失( ) 奔跑( ) 放弃( )2.“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的“见识”在文中的意思是 A 借出事物,扩大见闻 B 见闻,见识。3.“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它的近义词是( )4.蜗牛渴望看见大海,人也渴望看见大海,你认为大海有什么吸引力?下面说法符合你的想法的一句是( )A 大海一望无际,开
10、拓了认得视野。B 大海好玩,可以捡贝壳,可以游泳,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C 大海有气势,大海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5.蜗牛两次“自言自语”,前一次是为了 6后一次是为了 6.有一个和蜗牛有关、形容速度太慢的词语,你知道吗? (九) 小牛和老骡子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 ”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 “没有以前耕种得多, ”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11、”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 “没有。 ”老骡子回答。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 “还不错,我认为。 ”老骡子答道。 “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 ”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 “啥也没有对我说, ”老骡子说, “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2,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老家伙”指 一再询问,表明 3, 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4. 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
12、里?7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解释说明 B 话题突然转换 C 声音延长(十) 你杀死了贝多芬晚上临睡前,女儿给我出了个题目: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 8 个小孩,其中有 3 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能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女儿的问题太过简单了,我当然会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 1.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那么,你杀死了贝多芬!那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女儿摊开双手,遗憾地摇着头。我吃
13、了一惊,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杀死了贝多芬叫屈!我不服气地说:“若是不知道结果,你会怎么选择?”女儿说:“我已经选择过了,而且班上大多数同学跟我选择的一样:建议她生下来!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为什么?”我忽然感觉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忍不住要和女儿探讨一下。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理由非常简单: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我怔住,继而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比如此充满人性、充满希望的答案更正确的呢?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健全: 叫屈: 怔住: 探讨: 2. 为什么称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
14、“”划出有关的句子。8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 的小孩。5.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表示话题转移 B 表示解释说明 (十一) 心底盛开一朵花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
15、。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老大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 ”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大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 ”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
16、。我儿子一家都在这里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1.“待”有三种解释, “迫不及待”的“待”选择第( )种A 等,等候 B 对待,招待 C 将,要2.“我”有那种尴尬和狼狈“是因为 93. 一位外地老太太为什么替我投进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4. 老太太教“我“怎样还她一元钱?用” ”画出有关句子。5
17、. 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三年前 今天 将来 6. 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nin hn)撵下车 (ch z)诧异 尴尬( gn g jin ji )(皱 邹)纹 ( 退 褪)色 捉(摸 摩)不定(十二) 这个人重要不重要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辞职。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那里一天,我便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只能离开。 ”“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一位老师将学生分组,12 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老
18、师给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老师问道:“这个组的其他成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不会啊,都挺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 10 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对立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你愿意吗?1. 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 “他”为什
19、么选择离职?103. 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4. “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5. 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 (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 )(十三) 卖爆米花的少年 有一个少年,他兄弟姊妹七个,父母虽努力工作,但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辛。没办法,父母决定带着他们回老家生活。没想到途中渡船遇险沉没,少年全家获救了,可他们仅有的那一点财产却都化为乌有。回到家乡,少年上了小学。中午,别的同学捧着从家里带
20、来的香喷喷的盒饭吃了起来。少年家穷,准备不起盒饭,他只能咽咽口水,勒勒腰带,悄悄走到水管前喝上一通冷水充饥。少年很自卑,他害怕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秘密,喝完水,他不敢看同学们一眼,低着头走进教室,挨过难熬的中午时光。为了全家的生活,放学后,别的同学都玩耍去了,少年却不得不帮做小生意的母亲去卖爆米花。少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怕碰到熟人,往往把头垂得很低。可爆米花偏偏是小孩子们的最爱,来买爆米花的同学特别多。班上的一位漂亮女生来了,她吃惊地看着少年。少年在女同学的注视下头垂得更低了。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尴尬,少年开始戴顶大大的草帽去卖爆米花。每当有同学过来时,他都把草帽拉得低低的,遮住自己的脸。少年的
21、举动被母亲发觉了,她知道儿子难为情,拉着儿子的手说:“把草帽拿掉,露出脸来,你没偷没抢,靠的是自己的劳动赚钱,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这不丢人!要昂起头,挺直腰板来做生意。少年看着母亲鼓励的目光。迟疑着拿掉了草11帽,开始按母亲说的那样,昂起头、挺起腰板来卖爆米花。同学们又来了,他大着胆子,有点羞涩地笑脸相迎,这时,他猛然发现,同学们的目光不再是对自己的嘲笑,而是对自己的赞许。想着自己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养家,少年变得非常自信自豪。就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少年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要读高中了,可家里实在供养不起他读书,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进入高中夜校学习。这样太辛苦了,他想到了放弃,可他一想起母亲
22、让自己拿掉草帽这件事,他的腰板就不由直了起来,自信也就跟着来了。在整个高中期间,他的成绩不但一直是全校第一,而且还获得了奖学金。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高中毕业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如何支付大学里高额的费用呢?他开始在课余时间捡垃圾。这时真的有人嘲笑他大学生捡垃圾太丢人,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没有必要给自己再戴上草帽。少年大学毕业了,进入了韩国现代建设集团。他凭借出色的业绩一路升至总裁。后又当选国会议员,继而当选了首尔市市长,前不久,这个曾戴着草帽卖爆米花的少年又成为韩国第十七任总统。这个少年就是李明博,韩国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1.“堂堂正正”的近
23、义词是 2.下面的词语不能与“堂堂”搭配使用的是 ( )A 仪表堂堂 B 堂堂大学 C 堂堂教师 D 堂堂数学课3.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少年很自卑,他海派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秘密,喝完水,他不敢看同学们一眼,挨过难熬的中午时光。 少年却不得不帮做小生意的母亲去卖爆米花。少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怕碰到熟人,往往 班上的一位漂亮女生来了,她吃惊地看着少年。少年在女同学的注视下 每当有同学过来时,他都 12遮住自己的脸。1. 李明博把自己成功归于“母亲的教诲” 。母亲的教诲主要是 2. 李明博捡垃圾支付学费,遭遇嘲笑,他却“不在意” ,这是因为 3.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年李明博 (十五) _竹子是平凡的,然
24、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 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
25、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这篇短文的题目:_ (1 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 (2 分)平凡( ) 品格( ) 不畏( ) (2 分)13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1 分)5 “岁寒三友“是指_、_、_(1 分)6文中把竹笋比做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7 “历四时而常茂” , “四时”指_、_、_、_。 (1 分)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2 分)“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呼吸时,进出
26、的气 消息 停止 休息 利息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 的妙用。 (2 分)10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这种精神指的是_。 (2 分)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 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 。13、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1+2 分)14陈述句: 15阅读答案 (四)一块 625 欧元的树皮1 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小汽车当场报废 自己严重脑震荡。16 擦破树皮赔偿 625 欧元。3 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答:因为树也有生
27、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 4 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树皮伤害费 受损树皮清理费 见习费 医药费 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5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五)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4 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十拿九稳: 比喻很有把握 绝活儿: 最拿手的本领 5 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 小西瓜
28、便宜,一块钱一个。 6 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大瓜容量大 大瓜表面积小 5 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 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5 本文围绕 买西瓜 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六) 雕塑一般的姿势2 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猝发( ) 突然发生 潸然( ) 流泪的样子 颓然( ) 形容败兴的样子 17昭示( ) 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弥留( ) 病重快要死了 2.在文中找反义词挺拔如松( 颓然如泥 )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 3.“
29、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答: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4. 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意思是: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5.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 一丝不苟 母亲的“姿势”则是 母爱的象征。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二退缩由于的精神。C “潸然泪下“ 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
30、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七) 沙子和泥土1.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找出短文中和它意思相近的一段话。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2.“沙里淘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 从沙子里淘出黄金。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精华。 3.填写近义词安逸( 悠闲 ) 埋没( 埋藏 ) 淘洗( 清洗 )骄傲( 狂妄 ) 告诫( 劝诫 ) 感叹( 感慨 )自高自大( 自傲自大 ) 沙里淘金( 浪里淘沙 )4.用横线划出表明本文中心的句子孩子,当你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了185.下面三个疑问句中,与其他两个都不同的一句是( A )A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
31、? B 谁又能埋没你呢 C 谁又能发现我呢6.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 一颗闪光的金子7.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上“”安逸(min y ) 狂(妄 忘)自大 黯(hi n)然无光告(诫 戒) 埋没(m mi) (志 自)高自大(八) 蜗牛与它的大海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乐观( 悲观 ) 丧失( 拥有 ) 奔跑(爬行 ) 放弃(坚持 )2.“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的“见识”在文中的意思是 (A ) A 借出事物,扩大见闻 B 见闻,见识。3.“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它的近义词是( 微乎其微 )4.蜗牛渴望看见大海,人也渴望看见大海,你认为大海有什么吸引力
32、?下面说法符合你的想法的一句是( ABC )A 大海一望无际,开拓了认得视野。B 大海好玩,可以捡贝壳,可以游泳,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C 大海有气势,大海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5.蜗牛两次“自言自语”,前一次是为了 自我说服 后一次是为了 自我勉励 6.有一个和蜗牛有关、形容速度太慢的词语,你知道吗? 蜗牛爬行 (九) 小牛和老骡子4. 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 因为耕作相当辛苦,为了得到休息 第二次是 为了偷懒 5. 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老家伙”指 老农夫 一再询问,表明 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布踏实 196. 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
33、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马 4. 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小牛懒惰,装病,说明它太过于精明。 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屠夫是专门宰杀牲畜的。意味着小牛有危险了,不要再偷懒,否则会被害了。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A 解释说明 B 话题突然转换 C 声音延长(十) 你杀死了贝多芬7.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健全: 本文指强健 没有缺陷 叫屈: 诉说收到的冤屈 怔住: 愣住了,呆住了。 探讨: 研究讨论 8. 为什么称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因为她自己有病在身,生了
34、那么多残疾孩子,所以 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划出有关的句子。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 善良 有爱心 的小孩。5.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B )A. 表示话题转移 B 表示解释说明 (十一) 心底盛开一朵花1.“待”有三种解释, “迫不及待”的“待”选择第( A )种A 等,等候 B 对待,招待 C 将,要2.“我”有那种尴尬和狼狈“是因为 乘车
35、没带公交卡,身上没有零钱 9. 一位外地老太太为什么替我投进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20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10. 老太太教“我“怎样还她一元钱?用” ”画出有关句子。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 11. 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三年前 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今天 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将来 “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十二) 这个人重要不重要6. 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所恨(讨厌)的人 7. “他”为什
36、么选择离职?答:因为他与同事交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选择离职。 8. 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离开 9. “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他“与一个人交恶而放弃了很多喜欢的工作(或:因为一个讨厌的同学而离开十个”蛮喜欢“的同学) 10. 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答:会留下来,因为文中所举学生分组的例子有说服力(本题可自由回答,但一定要说服理由)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 ( 水火不容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 芒刺在背 )C 两
37、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 交恶 )(十三) 卖爆米花的少年 1.“堂堂正正”的近义词是 光明正大 2.下面的词语不能与“堂堂”搭配使用的是 ( D )A 仪表堂堂 B 堂堂大学 C 堂堂教师 D 堂堂数学课3.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少年很自卑,他害怕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秘密,喝完水,他不敢看同21学们一眼,低着头走进教室 ,挨过难熬的中午时光。 少年却不得不帮做小生意的母亲去卖爆米花。少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怕碰到熟人,往往 把头垂的很低很低 班上的一位漂亮女生来了,她吃惊地看着少年。少年在女同学的注视下 头垂得更低了 每当有同学过来时,他都 把草帽拉的低低的 遮住自己的脸。7. 李明博把自己
38、成功归于“母亲的教诲” 。母亲的教诲主要是 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丢人;要昂起头挺直腰板来做生意。 8. 李明博捡垃圾支付学费,遭遇嘲笑,他却“不在意” ,这是因为 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 9.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李明博小小年纪帮助母亲干活养家,变得自信自豪。十五 1这篇短文的题目:_竹子赞 (1 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 (2 分)平凡(伟大 ) 品格(品质 ) 不畏(不惧 ) (2 分)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1 分), 、 “ ”5 “岁寒三友“是指_松_、_竹_、_梅_(1 分)6文中把竹笋比做_一把利剑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
39、_顽强不屈的精神。7 “历四时而常茂” , “四时”指_春天_、_夏天_、_秋天_、_冬天_。 (1 分)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2 分)“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呼吸时,进出的气 消息 停止 休息 利息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竹竿_、_竹皮_、竹沥_、_竹笋_的妙用。 (2 分)10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这种精神指的是_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 (2 分)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用途_、_品格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品格。22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