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过小孤山大孤山译文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
2、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
3、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
4、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
5、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21、作者行舟的线索: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2、诗文传说的引用、郡县沿革和地形防戍等说明在文中有何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更具有思想深度,充满历史的积淀。 诗文传说增添了神话的氛围,更显空灵雅致 与所描绘的胜景相互映衬,更为引人入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列置 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 迥 异(差别很大)又深秋 潦 缩(积水)碧峰巉然 孤起 (拔地而起)
6、上 干 云霄(冲,直入)信 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 麓 (山脚)尝加 营葺 (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 胜 (胜景)有俊鹘 抟 水禽(持,抓)不与江水 乱 (混淆,混杂)重点虚词(参看绿色通道)自数十里外望 之 (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 之 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 之 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 以 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 然 孤起(的样子)古今异义与江山相 发挥 (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词类活用极 登临之胜 副词作动词,极尽皆以杏仁 澄 之 使动,使变得澄清)晚 泊沙夹 晚:名作状岸土赤而 壁 立 壁:象墙壁一
7、样,名作状掠江 东南 去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上 干云霄 上:向上,名作状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3过小孤山大孤山备课参考一、陆游和入蜀记 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 入蜀记卷一 )。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 。 “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
8、亭有怀) ,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入蜀记 。关于此段行程及交游情形,于北山陆游年谱概述如下:“闰五月十八日离山阴赴夔州通判任。六月二十五日,在镇江神庙中遇义军战士王秀,记其感叹之言二十八日与范成大遇于金山,时成大奉使赴金。行至当涂,以诗吊李白,途中曾函候曾逢。舟抵江州,游庐山。至武昌,遇诗人章甫,别后有诗寄之。在荆州,赋诗吊屈原。经巴东,登秋风亭拜寇准像。入瞿唐,登白帝庙。十月二十七日到夔州。知府事为济南王伯庠。凡旅途经见,均排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 ” 入蜀记以清新隽永的文笔,描述大好河山,寄托忧国情思。
9、 “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沽。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皆足备舆图之考证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政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 ”(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八) 教材所选,虽为八月一日、二日两天日记,却很鲜明地表现出这一特点。 陆游有一颗爱国之心,却长期被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四十六岁的诗人是怀着一种忧患意识和期待心情赴任的。诗人写道:“一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朝廷每哀矜,幕府误辟召。终然敛孤迹,万里游绝徽。 ”( 将赴官夔府书怀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哀郢), “豪杰何必后世名,材高遇事即峥嵘”(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 ) 。陆游入蜀通判夔州后不久,
10、转官至南宋著名抗战派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麾下,于抗金前线南郑( 今四川汉中) 一带度过生平唯一一段军旅生活。此段 “铁马秋风”的经历,日后化作诗人魂牵梦绕的回忆,成为诗作反复吟咏的题材。 二、小孤山和大孤山 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屹立在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 60 公里的长江中。一峰独立。故名孤山,圆形如椎髻,旧亦称髻山。南岸与彭浪矶相对,江流至此,湍激如沸,海潮不得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半山有启秀寺,民称“小姑庙” ,始建于唐,再建于宋,其后有圮有建,寺内供奉小姑像。此山以独特形象吸引无数名人。 小姑为民间传说中一位少女,与彭郎相爱,但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小孤山。彭郎悲小姑之死,化为
11、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陆游人蜀途经小孤山,人寺庙,见寺额题“惠济” ,供奉的神像则为“安济夫人” 。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本朝开宝中,真州有渔者,钓一木刻妇人,背刻丁氏二字。既归,神事之,辄有灵验。立庙江上。舟过其下者,必祠而后济。州为保奏,封安济夫人。 ”此记载与传说中小姑彭郎事无涉,故陆游辨之曰:“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 大孤山又称鞋山。在江西湖口县东南鄱阳湖中,状如鞋。故名。西南系湖水入口的要道婴子口,东南群山起伏,西南匡庐崛起,北扼湖口,南镇鄱湖,为历代战略要地。鞋山四面临水,以清幽著称。匡庐山色,鄱湖水光,尽入眼帘。陆游舟行经过此处,见“四
12、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 三、江山舆地和爱国情思 宋室南渡后,金统治者一直未收敛南侵野心,长江以北是金人常常骚扰的地区,故长江成为南宋最4重要的防线。宋金间多次战争发生于长江。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到了南宋,江北制高点的古代烽火台依然沿用。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江北小孤山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这一江防战略要地驻扎着南宋的军队。陆游通判夔州之际,隆兴和议签订已有 7 年,但宋金间摩擦不断,金人亡南宋之心不死。从陆游似乎不经意的记载中,可以感受南北对峙的临战氛围,不难窥见诗人的忧国情思。 入蜀记特别重视对江山舆地之考证。 “晚抵
13、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地理沿革与江山兴废关系密切,北宋初年南唐之灭,正由大将曹彬于浔阳、当涂一带突破江防狂飙突进攻入金陵。历史教训值得注意,定江军之防务不可松懈。陆游不是从写景角度,而是从军事角度考订历史地理的。这类记州郡沿革的文字,不可视为闲散之笔。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宋孝宗隆兴初年,陆游曾参与枢密使张浚主持的北伐工作,和张浚之子张南轩结为知己。后因战事失利,抗金派失势,乾道二年(1166)“言者言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宋史本传 )。张浚是高宗、孝宗两朝抗金派代表人物。因
14、功封魏国公。当年张浚开府建康,都督江淮,主持北伐,陆游效力麾下,踌躇满志。张浚功败卒后,陆游沉痛悼之。 送王景文:“张公遂如此,海内共悲辛。逆虏犹遗种,皇天夺老臣。深知万言策,不愧九原人。风雨津亭暮,辞君泪满巾。 ”而今,陆游至小孤山祠庙,见故人“尝加营葺”的寺宇已“极为荒残” ,只留下记载张浚营葺之事的石碑。不禁抚碑唏嘘,感喟不已。 陆游的忧国情思。正表露于这些细微之处。细心体察,不难感知。有论者认为, “杰然特起”之山石,为“岿然独立的作者品格之化身” ,而由南江“清澈” “不相乱” 。 “可以想见”陆游“不与媚敌投降派合污的高尚品格” 。(杨怀武读陆游的 (过小孤山大孤山) ,载顾振彪、
15、王连云、张厚感主编高中语文课文析集第五册,第 462 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8) 这种脱离实际的架空分析,貌似有理,实乃皮相之见。 四、景物特点和描写手法 本文写景,善于捕捉景物的特点。写烽火矶,突出其“奇” ;写小孤山,突出其“秀” ;写大孤山,突出其“壮” 。第一段写烽火矶的奇异景色。秋高气爽,水落石出。烽火矶之山石“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一石“杰然特起” ,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第二段写小孤山秀丽景象, “碧峰蠼然孤起,上千云霄” , “烟雨空漾,鸥鹭灭没” 。第三段写大孤山雄壮景观,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这种艺术描写,不是有景皆录,
16、而是抓住江山壮美的特征。或细笔描写,或粗笔勾勒。描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 作者并非孤立地描绘景点。各处景物千姿百态,但又均与长江山水生发辉映。作者舟行观景,将分散景点一线贯穿,绘出了一幅长江山水图卷。 作为一篇写景散文。其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映衬手法。表现祖国河山的妖娆多姿。 八月一日日记描写两山,烽火矶着意写山石,小孤山着意写山峰。两相对照,表现出烽火矶山石之“怪奇万状”和小孤山山峰之“峭拔秀丽” 。 描绘小孤山时,先写“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 ,接着笔锋陡转,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如此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小孤山独特的美感。接着。作者从江中望山
17、和山中望江两方面描绘。江中望山,由远及近,远望碧峰“蝗然孤起” ,近看山中“愈近愈秀” 。山间望江,亦由远而近,远眺江面“烟雨空漾” ,近观寺外“俊鹘” “掠江” ,绘出一幅大江烟雨鸥鹭图。 描绘大孤山时,以小孤山来映衬。 “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把小孤山不及大孤山开阔的“短处”放在这里写,既不破坏小孤山峭拔秀丽的形象,又能凸现出大孤山的壮美,显示了作者的裁剪功夫。又将大孤山与旅途行经之西梁山作比较(因前有日记叙述,点到为止),突出大孤山水势浩大的壮景奇观。 5五、援引诗句和相关诗作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见杜甫次空灵岸 。诗云:“法法逆素浪,
18、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杜诗详注卷二十二) 引杜诗,表达作者因“风静” “潦缩” “舟迟” ,尽见一路风物之趣。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见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此诗教材引,略。引苏诗,考证民间传闻,增添文章趣味。 “开帆人天镜” ,见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诗云:“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开帆人天镜,直向彭湖东。落影转疏雨,晴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此,举目与
19、君同。 ”(李太白全集卷十四 )李白诗写彭蠡景象,与作者所见“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之景完全吻合,引诗突出大孤山周围湖面的壮美景观。 “诗文有别”是本文教学重点,陆游有关小孤山的两首诗作。可与文本作比较。 观小孤山图:“江平风不生,镜面渺千里。轲峨万斛舟,远望一点耳。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小孤特奇丽。丹翠凌云起。重楼邃殿神之家。帐中美人粲如花。游人徙倚栏干处,俊鹘横江东北去。” 这是一首写景诗。对读日记可以看出,写景状物有相同之处。诗云“游人徙倚栏干处,俊鹘横江东北去” ,文日“徙倚久之” , “迅鹘搏水禽,掠江东南去” ;诗云“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 ,文日“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然而
20、诗文章法各异。诗中描写多想象之词。 “轲峨万斛舟” “丹翠凌云起”这类奇特的联想,不太可能出现于日记之中。 “重楼邃殿神之家。帐中美人粲如花” 。这一想象之词更显出陆游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舟过小孤山有感:“小孤山畔峭帆风,又见烟鬟缥缈中。万里客经三峡路,千篇诗费十年功。未尝满箸蒲芽白,先看堆盘便绘缕红。商略人生为何事,一蓑从此人空蒙。 ” 这是一首抒怀诗。诗中议论直写心志,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末句寄寓着被投闲置散的无限感慨。而文中对爱国情思的渲染,则有丰富的内涵和相当的深度。 六、文意理解和注释辨析 作者写到大孤山,有“大孤状类西梁”之评,然文中未作深说。教材亦未详注,令读者对“状类”的内涵
21、难以知晓。东梁、西粱即今安徽之天门山,因二山隔江对峙如门,故名。查入蜀记 ,作者在七月十八日日记中写道:“解舟出姑熟溪,行江中。江溪相接,水清浊各不相乱” 。本文亦称“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又云:“两小山夹江,即东梁、西梁,一名天门山。李太白诗云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文公诗云崔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 ,梅圣俞云东梁如仰蚕,西梁如浮鱼 ,徐师川云南人北人朝莫船,东梁西梁今古山 。皆得句于此也。 ”由上列日记可略见其“大孤状类西梁”情形。 作者描述过烽火矶情景:“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教材“抛江”注:“抛锚停船于江中。 ”这一注释在上世纪末曾引起众多争议。
22、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等杂志曾多次发文诠释“抛江” 。笔者认为, 语文学习1991 年第 4 期江福训“抛江”别议一文所说甚为允当。作者曾在长江航运公司工作多年。亲历“抛江”之举不下百数。其说不可湮没,略引如下: 若船至高耸悬崖绝壁。纤路受阻。(木船) 只得抛弃原有航线。将船横渡江面,另辟纤路。 抛江前,船夫须将船拉至岸边附岸而不靠岸,实际在缓行中待所谓“纤藤”者(拉头纤的人)收纤挽于肩头,纤夫们纷纷飞跃上船,开始抛江,船夫敏捷驾桡,板桨,以巨大的力量求得快速横渡(抛弃此航道) ,抵达江之对面(就彼航道)。 故江文诠释“抛江”:“抛江亦名抛河 ,即船抛弃此航道,冲过江面而就彼航道的惊险过程。6”陆游沿长江上行,时值八月深秋枯水季节,必靠纤夫拉纤行船,船行烽火矶下,纤路受阻,乃有“抛江”之举。陆游是在木船行进中观赏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景象的。 “抛江过其下”之“过”亦可旁证“抛锚停船于江中”之说与事理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