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共管理学_黎民_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9235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_黎民_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_黎民_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_黎民_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_黎民_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_黎民_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黎民课程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在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公共管理学科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要求: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历史、趋势;掌握公共管理的运行机理。二、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

2、学时分配表内 容 学 时公共管理学绪论 6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6公共管理的主体 3公共管理职能 3公共管理的绩效 3课堂讨论 3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3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6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3公共物品管理 6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3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6第一讲 绪论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第三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二、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三、公共管理学

3、的研究内容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第四节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二、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重点讲授: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公共管理学的涵义及特点;公共管理学与中国市场经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讲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一、管理理论二、当代经济学理论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一、公共行政时期二、公共管理时期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实践二、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重点讲授:公共管理的管理学、经济学思想渊源,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意义;政府失败论对我国政府管理

4、的启迪;对新公共管理思潮和实践模式的评析。第三讲 公共管理的主体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一、公共组织的概念二、公共组织的性质三、公共组织的结构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一、政府二、非营利组织三、公共组织的作用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2):个人一、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二、公共组织中的一般管理者三、被管理者第四节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一、科层制的基本特征二、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困境三、公共组织的变革重点讲授:公共管理的各种主体;公共组织的结构与特征;传统科层制公共组织的困境,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与途径。第四讲 公共管理职能第一节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公共管理职能

5、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二 、公共管理的程序性功能三、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一、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二、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及其变迁 三、建国后我国公共管理职能的嬗变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一、市场机制的缺陷二、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三、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重点讲授:公共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构成、历史沿革;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现实基础、结构与限度;我国传统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第五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二、公共政策的性质 三、公共政策的设计四、公共政策的执行五、公共政策的评估第二节

6、公共管理中的领导一、权力与领导二、领导的内容三、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 四、公共管理的领导者第三节 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一、公共管理的激励与控制二、公共管理的控制目标与过程重点讲授:公共政策的涵义与基本性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公共政策设计、执行与评估;公共管理中的权力与领导及其相互关系;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第六讲 公共管理的绩效第一节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一、绩效管理概述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四、公共管理绩效的改进第二节 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涵义二、目标管理的过程三、目标管理的实施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和在公共部门应用的局限重点讲授:绩效与公共

7、部门绩效管理的涵义;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的作用;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4E”尺度,以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方法和指标;影响公共部门绩效诸因素;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及其在公共部门运用的局限。第七讲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一节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一、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二、公共责任的性质与落实第二节 公共权力的监控一、对公共权力监控的含义二、公共权力监控的机制重点讲授:公共权力的概念与性质;公共责任的性质;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统一;如何处理监控成本与监控目标之间的矛盾。第八讲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一节 政府的性质与作用一、政府的含义与性质二、政府的职能与职权三、政府职能的有限性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

8、、政府与市场的区二、政府与市场的联系三、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四、 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措施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政府与企业的差别二、政府与企业的联系 三、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四、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措施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政府与社会的联系二、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三、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措施第五节 政府再造一、政府再造的含义二、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模式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 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四、我国政府的再造模式重点讲授:政府的性质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的利弊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第九讲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第一

9、节 非营利组织概述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二、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三、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差异五、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联系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局限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社会作用二、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政治作用三、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转型时期所拥有的独特功能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局限性第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与管理一、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制度及其法律地位二、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制度三、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制度四、非营利组织的设计与分工制度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一、世界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第五节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一、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

10、 二、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展望重点讲授: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征;非营利组织的作用;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机制;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第十讲 公共物品管理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一、公共物品的涵义二、公共物品的特性三、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四、公共物品的类型五、私人部门供给的无效率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及供给方式一、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二、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三、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四、混合物品五、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第三节 公共物品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一、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二、改革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重点讲授:公共物品的涵义、特性、类型;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林达尔均衡;.

11、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两种基本方式。第十一讲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一节 战略管理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一、战略管理概述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一、战略规划二、战略实施三、战略控制第三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改进重点讲授: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征,描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步骤,剖析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第十二讲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第一节 企业型政府一、企业型政府的涵义二、企业型政府的原则三、企业型政府的设计策略四、企业型政府的局限与问题五、企业型政府对我国的借

12、鉴意义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一、民营化的涵义二、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三、民营化的类型四、民营化的过程及其管理五、民营化的局限六、各国的民营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一、公共管理中的顾客涵义二、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内涵三、顾客导向对公共管理的积极意义四、如何贯彻“顾客导向”五、“顾客导向 ”的若干问题重点讲授:现代公共管理中的 3 个新策略:企业型政府、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和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它们的内涵,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对我国当前的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三、 教材与参考书教 材:黎民,公共管理学(第 1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参考书: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澳欧文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四、 作业和考核方式作业:每章讲授之后留给学生思考题,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抽查;课堂讨论,要求上交发言提纲。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 4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其中,平时考核分三次进行,一次为期中考核,两次为一般考核;期末考核按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