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能对文章结构有大致的了解。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和采用的手法。能通过查找文中的信息理解“词汇” “文法”和“可译性”等词,并由此提升信息整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重难点:中国建筑的“文法”和“可译性” 。一、导入各位同学,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欣赏两张图片。 (展示图片)相信大家应该能很快分辨哪张是中式建筑,哪张是西式建筑。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快就能分辨呢?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建筑体系:左边是咱们天门陆羽公园的
2、茶经楼,是一座比较典型的中式风格建筑;右边师来自欧洲的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征。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建筑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建筑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 ,跟随中国建筑学创始人梁思成先生来找到其中的答案。2、教学过程1.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大家将课文标上段落并将这些词注上音。一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读两遍。2.本文一共有 20 个自然段。大家能不能将这篇课文分段,并给出段落大意呢?很明显,从第三段到第十三段就是写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其他的部分该怎么分,请大家思考。3.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 ,而作者所描写的九大特征也是课文的主
3、体部分。请大家迅速看一看,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九大特征?又是以一个什么样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4.作者在写完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后,在第十四段的第一句给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话,请大家齐读。这里出现了一个词:文法。到底什么是“文法” ,请大家阅读第三部分,找出相关的句子。有没有同学能根据这几个句子来做一个总结,作者提到的“文法”到底是什么.5.作者在最后还提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那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来理解?3、小结我国的建筑文化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梁思成先生在这里采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的建筑文化传承几千年,属于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只有了解它,我们才能保护并传承,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使其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