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 1:长度、时间、 机械运动运动和力复习课(一)基础知识、技能双向细目表 内容知识点分 项 细 目 考试水平了解 理解运动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3.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尺度 估测 常见物体的长度 4.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运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米( m)刻度尺秒( s)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 位置的变化停表(秒表)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任意的 (本身不能选) 参照物不同,运动可能不同5知识梳理,基
2、础巩固 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米 /秒( m/s)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快慢变化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意义:定义:概念:公式: V =s/t单位:物体沿 直线、快慢不变 的运动表示物体运动的 快慢运动物体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m/s 米 /秒 、 km/h 千米 /时 1m/s=3.6km/h计算: 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物体要紧贴在有刻度的一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有刻度一边 ,如图甲物体长度为 ,乙物体长度为 ,丙物体长度为 。 甲 乙丙垂直2.65cm2.10cm 3.1cm1.刻度尺的使用:( 09) 24如图 9所示,物体 A的长度是 _cm。1.刻度尺的使用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
3、况找参照物或根据已给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 参照物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东升西落“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车上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后退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跟踪训练 12.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向北行驶,甲车比乙车快。问:( 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练一练( 10) 18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 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 。( 11) 19小英乘坐在行驶的 “和谐号 ”列 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 小英是以 为参照物的。(12
4、)20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选填 “运动”或 “静止 ”)中考链接: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D3.误差练习( 1)单位换算练习: 15 m/s=_km/h 10 m/s=_km/h72 km/h=_m/s 54 m/s=_km/h练一练54 3620 30( 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练一练C1s 1.5s
5、 2s 1.25s 2.25s20m 30m 40m 25m 45m20m/s 20m/s 20m/s 20m/s 20m/sS1 S2 S3 S4 S8S7S6S5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s)或速度( v)与时间( t)关系的象,能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A ( 1)和( 4) B ( 2)和( 3) C ( 2)和( 4) D ( 1)( 2)( 3) O ts(1) tsO(2) tvO(3) tvO(4)C( 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1)所示,图( 2)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
6、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11)( 5)一 辆 汽 车 以 25m/s的速度匀速行 驶 ,该车 在 20s内行 驶 的路程是 m( 6) 2011南京中考五 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 1 5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 10 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 10 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解:( 7)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 96cm长的导火线来引燃炸药,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能不能在爆炸之前跑到离爆炸地点 500m的安全地区?t引 =120s;t人 =10s,t引 t人能( 8)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
7、通过一个长 1800 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 1)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8)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 2)火车全部在山洞内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 2,所用速度之比是 2: 3,则时间之比为( )A.9: 4 B.4: 9C.1: 1 D.3: 2A关于比值的问题( 9)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43 ;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_. 9:10( 11)列车从甲
8、地到乙地,先以 54km/h 的速度行驶了 2.5h,然后停车 0.5h,再以 72km/h 的速度行驶 1h ,到达终点。求:列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1 t1 V2t2 t3V =s1 s2t1 t2 t3+ +s1 s2st =乙甲(12)北京站到上海站之间的铁路距离是 1462km, 则( 1)计算 21次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2)计算 22次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北京站开出时刻表北京站到达时刻表车 次 车 种 开 点 到 站 到 点21 特快 21:55 上海 次日 14:54车 次 车 种 开 点 始发站 到 点22 特快 12:54 上海 次日 19:55( 1)
9、 21次运行时间: t212421:5514:5416时 5917h21次平均速度:( 2) 22次运行时间: t222412:5419:5511:0619:5531:0131h22次平均速度: ( 13)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名称: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停表测量时间;利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挡板实验。1、用长木板和小木块搭成斜面;2、在斜面底端立放一挡板;3、把小车置于斜面顶端,让其下滑,用停 表测出小车从滑下至撞击挡板所用时间 t,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 s,将 s和 t记录在数据表格中;4、仿照步骤 3,重复两次。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次数 路程 s/m 时间 t/s 平均速度 (m/s)123实验结果: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为 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