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三下课件:第15课:《君子之风》.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17396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三下课件:第15课:《君子之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三下课件:第15课:《君子之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三下课件:第15课:《君子之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三下课件:第15课:《君子之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三下课件:第15课:《君子之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君子?,导语,当孔子周游列国拜访老子,问老子何为君子时。老子的回答就是:“你所要寻找的君子早已不再了。”所谓“君子“是中国古人对完美的人类的一种称呼。要做到完美是很难的,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有许多君子曾经留下他们的足迹。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谁称得上是君子,而作为一个君子又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呢?,君子之风,论语,箪食,曲肱,知者,乐水,鞟,dn,gng,zh,yo,ku,孙以出之,恶衣恶食,xn,一、齐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读。思考:文中哪几个语段明确提出孔子认为君子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请概括表述。,整体感知,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

2、之,信以成之。(15.18),3、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28),二、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什么?有何表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问题探究,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面对“利益得失”,君子与小人会有怎样不同的表现?,杀身以成仁,求身以害仁,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耻恶衣恶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患得患失,活在世上的四种人:,损人利己-小人,损己利人-圣人,利己不利人-俗人,利人利己-凡人,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

3、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提倡在生命与仁义不可兼得的时候要能“舍生取义”、“杀生成仁”,但现在很多人主张“生命高于一切”,讨论:,生命与仁义,究竟哪个更重要?,各抒己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念碑。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应作拘泥的理解。至于说“成仁”

4、不一定非要“杀身”,“杀身”也未必尽是 “成仁”。,君子 小人,杀身成仁 求生害仁,喻于义 喻于利,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耻恶衣恶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患得患失,坦荡荡, 长戚戚,作业,背诵语段15.9/4.16/6.11/7.16,孔子认为“君子”要重视个人修养,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做到这一些就可以了吗?,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温而厉,威不猛,恭而安。,君子之道有哪些表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乐水、静、寿,知者乐水、动、乐,君子 小人,杀身成仁 求生害仁,喻于义 喻于利,箪食瓢饮,不

5、改其乐 耻恶衣恶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患得患失,忘食、忘忧、忘老,不忧、不惑、不惧,仁以为己任,文质彬彬,追求精神快乐,追求仁道,追求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修饰的统一。,追求仁智勇,坦荡荡, 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 - -于丹,什么是小人? 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于丹,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有疑问可提出来,1、掌握下列字词在文中的含义游 喻 鄙 奚 乐 文,孙 耻 饭 枕 知,2、理解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叶公问孔子于子路,3、解释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 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发愤忘食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志士仁人 乐在其中,通假1、女奚不曰2、知者乐水3、孙以出之,考考我自己,汝,你,智,智慧,逊,谦逊,指出下列红体字的活用特点1、耻恶衣恶食者2、饭疏食3、曲肱而枕之,考考我自己,意动,以为耻,名作动,吃,使动用法,使弯曲意动,以枕,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3、夫子自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