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法国作家缪塞尔,命如玄机,1、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 2、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为甚。 3、身为一国之君,没有成就一生霸业,成为一代明主,反而沦为阶下之囚。却因词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人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4、有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也有人说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5、在一个弦月盈盈的夜晚,他没能踏碎一地清辉,却要饮下一杯名为“牵机”的毒酒。 6、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他生命的绝响。,李煜(937978),五代
2、十国时南唐国君 ,史称南唐后主 。原名从嘉,字重光。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精绘画,通音律,诗词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以降宋为界,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柔靡。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知人论世,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974年11月,宋兵南下攻金陵,南唐灭亡,李后主投降,被俘到汴京,辱封 “违命侯”,过着“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978年7月初7,在他41岁生日之夜,令
3、歌伎演唱虞美人词,声传于外。宋太宗命秦王赵廷美赐毒酒将他毒死,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作品背景,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虞美人,虞美人 1、在四面楚歌时,虞姬在垓下拔剑自刎。 2、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3、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题 解,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以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1.把握节奏: 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 2.找出
4、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 3.读出感情:感情基调:低沉、凄凉,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 往 事 知 多 少 。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 只 是 朱 颜 改 。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因声求气,愁,整体感知: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 何 而 愁 ?,愁,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作者是如何来写“愁”的?,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
5、人不爱,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可见绝望悲苦之极。,春花秋月何时了,以乐景写哀情,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改变的
6、只是“朱颜”吗?朱颜: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风采 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二字,如果换成“可惜”行不行?,不行: 一、诗歌贵在含蓄,“可惜”太过直露。 二、他遥望南国感叹,“雕栏”“玉砌” 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那里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 ,“是”含有即成事实无法改变之说,含蓄表达出这两个字的叹惋口气,传达出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1、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 2、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
7、绪形象化了。 3、境界阔大,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4、结句以设问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引人深省,又形象概括。,李煜是被宋太祖赐毒酒毒死,这首词到底是哪些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何以见得?,这是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一个“故国”,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小结本词,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
8、心脾的美感效应。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正如王国维所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2、以月寄情,思乡怀国,3、春水喻愁,形象可感,4、多处对比,巧用设问。,赏析手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春花秋月 实 小楼 “物是”东风 (自然永恒)明月景,往事 虚 故国 “人非”雕栏玉砌 (人生无常)朱颜一江春水 情,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联系学过的诗歌,谈谈“月”这个意象有何特定含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怀念故乡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怀念亲友,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
9、怀人之感和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以月寄情,思乡怀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用春水来比喻愁,把抽象的愁绪化成形象的东流水。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春水喻愁,形象可感,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永恒不变,短暂无常,一度对比,实(现实),虚(过去),往事之叹,感慨万千,景,情,多处对比,巧用设问。,小楼东风,故国不堪回首,二度对比,实(现实),虚(过去),亡国之痛,悲愁满胸,永恒不变,短暂无常,景,情,多处对比,巧用设问。,雕栏玉砌,朱颜,在,改,三度对比,物是,人非,物是人非,欲语泪流,多处对比,巧用
10、设问。,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朱颜改,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宇宙永恒不变(景),人生短暂无常 (情),物是 人非,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景交融,愁,实,虚,虚实结合,悲凉哀婉,多处对比,巧用设问。,小结: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君有几多愁,你还知道哪些含“愁”名句?,词外觅“愁”,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花自飘零
11、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愁,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我从来都不清楚历史会抹去多少东西,但是在如今,世人大都忘却了五代十国那政权纷起的峥嵘乱世,忘记了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铁血逐雄,忘记了那杯酒释兵权亦或是烛光斧影间的智谋虑略。甚至人们已然忘记了后主的朝代,后主的身份,乃至于后主的性别。但是,依然有太多的人,在心弦偶然被触动故作风雅之时,吟诵的是李煜的词句。在这一瞬间,豪权夺霸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只有他,他那寥寥几阕小令中调,依然傲立在淘尽风华的历史长河中,犹若一具丰碑,像他一般的,毅然,稳健而儒雅的端立着。此刻,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感动,夹杂着隐隐的酸涩。若无李重光,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试联系作者的身世,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