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第 100 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 15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2.使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加深对除法笔算法则的理解,培养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升除法计算技能,发展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结果、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1.除法笔算。 2.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引导: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已经完成,从这节课起,我
2、们要把全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首先走进“数的世界” ,大家回顾一下,本学期在“数的世界”里主要学习了哪些计算?在除法计算里又学习了哪个重要的规律?引入:这学期主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包括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这部分内容。 (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更加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能掌握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使计算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前面还不太理解的知识,要在复习中弄清楚、想明白。好吗?二、算法的整理复习 补充与修改(一)复习口算。1.做整理与复习第 1 题。让学生独立口算,直接写出得数。交流得数,
3、结合选择 23 题要求说说算法。提问:这学期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指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可以利用表内除法推算得数,比如 8020 可以用 82 推算;15050 可以用 155 推算。请大家再想一想,这样算实际上应用了什么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提问: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小结: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变得简便,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一个 0,按表内除法口算得数。(接“商不变的规律”板书: 按表内除法口算)2.口算。用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再集体口算得数。(二)笔算复习。1做整理与复习第 2 题。(1)学生独立练习:19230 19
4、234 19238。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计算的结果对不对?(有错的检查时在竖式上订正)这三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三小题从哪里看出要调商的?说明:除数是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当初商偏大或偏小时,就要分别调小或调大。 (板书:四舍五入试商 可能偏大、偏小 调商)(2)学生独立练习:99060 99062 99066。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检查。检查:这一组算式和得数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第一小题怎样算的?(说明计算过程)个位上各是怎样求商的?第三小题为什么也要调商?(余数不比除数小)(3)比较整理。比较:为什么前一组题的商是一位数,后一组题商是两位数?归纳:
5、大家想一想上面计算、比较的过程,能归纳一下除法笔算的方法吗?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先用被除数前两位除,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呈现法则)2.做整理与复习第 3 题。 (1)学生独立计算前两道并验算,指名两人板演。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注意试商处理;说说验算方法。有错的学生订正。(2)学生计算后两题并验算。检查计算是否正确。提问:最后一题商的个位是 0,是怎样想的?说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 1,就商 0。三、全课总结1.对于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体会?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 4、5 题(让学生先说说可以
6、怎样想,再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第 2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第 101 页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第 6 一 11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计算;能由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能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正确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际问题里数量间的联系,加深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其运用过程,积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主动运用数学规则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独立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数学知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
7、力。重点难点: 1.用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2.理解数量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引导:我们已经复习了除法计算。想一想,在“数的世界”里,除了除法计算,这学期还学习过哪些知识? 引人:我们这节课就整理与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结果;要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策略灵活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列式解答,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混合运算顺序1回顾内容。引导:这学期学习了三步计算整数混合运算,大家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内容的三步计算,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说说。交流:说说你掌握的三
8、步计算混合运算内容和它们的运算顺序。指出:在三步计算中有不含括号的、只含小括号的和含有中括号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再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2做整理与复习第 6 题。让学生先看每题按怎样的顺序算,再交流运算顺序。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四人板演。评讲:师生一起先检查计算顺序,再检查每一步的结果;结合提问或说明第一小题怎样脱式简便一些,第二小题先算哪一步,第三小题括号里怎样算。说明:算对混合运算的前提是按运算顺序算,其次是每一步都要认真算对;还要注意计算时,暂时不算的要在递等式里抄下来。补充与修改三、解决实际问题1.回顾解题步骤和策略。提问:我们在解决问
9、题的策略里,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策略。大家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呈现板书: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样想呢?(呈现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要按照一般步骤解决,要弄清条件和问题,必要时可以列表整理;要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或者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确定怎样计算,正确列式解答,并且注意检查、反思,认定结果正确后写出答句。2.做整理与复习第 7 题。让学生自己读题,说说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分析:根据条件、问题,你感觉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策略比较方便?你能从条件想起,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
10、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交流)交流:从条件想起可以怎样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一种思路后,就再指名学生说一说,使学生领会、理解)还可以怎样找有联系的条件,得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提问:都是从条件想起,为什么想到的解答过程不一样呢?(每一步找的有联系的条件不一样,这样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也就不一样)说明:有联系的条件不同,提出的问题就可能不一样。只要是从有联系的条件里求出的新条件是解决问题需要的,都是正确的,关键就是根据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解答:我们已经了解了数量间的联系,找出了不同的思路,请大家自己选择一种思路列式解答。 (巡视学生解答,指名不同解
11、法的两人分别板演)检查:第一种解答方法先求的什么,再怎样算的?第二种解答方法呢?提问:要检验间题的结果对不对,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哪位说一说,怎样把结果代入原题检验?(板书算式)说明:可以把结果代人原题检验,也可以用另一种解答方法检验解题对不对。回顾:回顾解决问题过程,你用了什么策略,怎样想的?指出:这是连除实际问题,一般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就能比较容易找到可以求出的新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做整理与复习第 8 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引导:了解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你想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思路?自己先思考,如果需要可
12、以把你的不同的想法记录下来,等会交流。交流:你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思路,各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选择一种思路独立解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还可以怎样解答?(板书算式)这又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板书算式)能说说这是怎样想的吗?指出:这也是连除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每次找出的有联系的两个条件不同,解题的过程就不一样。4.做整理与复习第 9 题。(1)提问:第(l)题要怎样解答?(板书算式)交流:为什么用一步计算,你是怎样想的?指出: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选择需要的条件。(2)提问:
13、第(2)题你能先列表整理,再列式解答吗?让学生先整理条件、问题,再独立解答。 (指名板演)检查:这里是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列表或对应排列整理)先求的什么,再怎样算的?交流: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怎样想?(让学生联系列出的条件、问题说思路)从问题想起可以怎样想?(根据回答板书:每只河蚌的颗数 X 河蚌只数=一共的颗数) (3)出示:18 张彩纸做了 6 个灯笼。提问: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能提出两个不同的两步计算问题吗?讨论讨论。交流:你能怎样提问题?(板书两个不同的问题,如 24 张同样的彩纸做多少个这种灯笼?做 10 个相同的灯笼要多少张这样的彩纸?)想一想,解决这两个
14、问题,都要先求出哪个数量?说明:像这样的实际问题,一般需要先求出一个单位的数量,再求问题结果。这道题里就是先求出做 1 个灯笼要几张纸,再根据纸的张数求能做多少个灯笼,或根据要做的灯笼个数求要多少张这样的纸。四、总结并完成作业1总结收获。提问:大家回头看一看这节课解决的问题,想想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能和大家说一说吗?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第 10、11 题(先整理再解答) ,以及两次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第 3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 第 102 页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第 12 一 17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
15、,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进一步掌握射线、直线的特点,加深对角的知识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角;能说明直线两种位置关系的特点并能正确判断,更好地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升和毫升的大小,进一步体会观察位置和看到的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能比较和加深认识图形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比较、推理等简单能力,进一步提高量角、画角的技能,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难点: 1.角的认识和垂线、平行线。 2.角的认识和垂线、平行线。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回顾内容。引导:请大家回顾一下这
16、学期学习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互相说说都有哪些内容。如果不太清楚,可以先在课本上找一找,再说一说。交流:这学期你学习过图形与几何的哪些知识?(板书:升和毫升 观察物体 角、垂线和平行线)2.引人课题。谈话:这节课,我们要整理和复习这学期学习的升与毫升、观察物体、角和垂线、平行线这些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了解容量,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能从不同位置正确观察物体并能判断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进一步掌握射线、直线和角的特点,加深认识垂线、平行线,能比较熟练地画垂线和平行线。二、容量和观察物体(一)容量知识。1.回顾和整理内容。提问:你对容量有哪些认识?(板书:升 毫升 1 升
17、=1000 毫升)怎样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 1 升?1 毫升大约有多少?你能举例说说容量大约 1 升的容器吗?常见的容量比 1 升小的容器有哪些?比 1 升大的呢?能举出一些用毫升作单位的容器吗?补充与修改2.做整理与复习第 12 题。让学生独立填空。交流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便给予肯定,如酸奶不可能 250 升等)说明:估计容量,一般根据 1 升和 1 毫升容量有多少确定。3做整理一与复习第 13 题。学生完成后交流,说明理由。 说明:升和毫升换算要按 1 升=1000 毫升推算,几升是几个1000 毫升,就是几千毫升;几千毫升就有几个 1000 毫升,就是几升。(二
18、)观察物体。1.先摆一摆,再看一看、画一画。出示下图,让学生照样子摆出下面的物体,在方格纸(见练习纸)上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交流三个面观察到的图形,说说每个面的图形怎样观察到的,哪两个面的图形是相同的。交流:能说说你观察物体不同面形状的体会吗?说明:观察不同的面,位置要选正确。从不同面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不一定相同。2做整理与复习第 14 题。让学生连一连,交流怎样连的。提问:观察这个物体,前面和右面的形状不同在哪里?右面和上面呢?指出:在一个面观察物体,要注意这个面形状的特点。3.看图形,摆物体。出示:下面是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面看到的图形,同桌合作摆出这个物体。交流摆出的
19、物体,说说摆物体时的想法。三、角和垂线、平行线(一)射线、直线和角。1做整理与复习第 15 题。要求学生看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板书线段特点)让学生把两条线段分别延长成射线和直线。 (指名板演画线段并按要求延长)提问: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板书射线、直线特点)射线、直线和线段比,相同的是什么,不同在哪里?线段和直线有什么联系?(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2.回顾角的知识。引导:想一想,由射线你学习了什么?角是怎样的图形?(教师由一点出发画两条射线,成角)关于角,你认识了哪些知识?(板书:量角分类画角)3.做整理与复习第 16 题。(1)角的分类。提问:下面哪几个角的度数你能直接说出来
20、,各是什么角?(板书:直角=90 度 平角=180 度 周角=360 度)剩下的各是什么角?为什么?(板书:锐角( )39 9.在里填上“” 、 “” 、 “” 。 1001 毫升9 25 升2500 毫升 240422406 208+220(8+2) 10. 一串彩灯,按红、黄、黄、白、白的顺序依次挂,一共挂了 200 个。第 80 个是( )色,一共挂了( )个红色的彩灯。 补充与修改11.小明倒了一杯 100 毫升的橙汁,喝了一半以后,加满水,又喝了一半,加满橙汁,然后全部喝完,共喝了( )毫升的水,喝了( )毫升的橙汁。 12.马虎在计算“20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
21、30。正确的结果是( ) 。 1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 ) A、一位数 B、两位数 C、一位数或者两位数 14.把除数 27 看作 30 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15.9 只羊 8 天一共产奶 216 千克,1 只羊 8 天产奶多少千克?算式是( ) A、 2169 B、 2168 C、21689 16.甲乙两杯水共 300 毫升,甲杯水是乙杯的 5 倍,乙杯水( ) A、60 毫升 B、50 毫升 C、240 毫升 17.水果店赵阿姨打算购买 80 千克苹果,后来发现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就拿出一半的钱买梨,她一共购进苹果和梨( )千克。 A、40 B、80 C、12018.张大爷家养了 64 只鸡,一个星期共生蛋 512 只,平均每只鸡一个星期可生蛋多少只?19.李刚从家到少年宫要用 11 分钟,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直路去学校要走几分钟?(4 分) 20. 某电脑公司运来 738 台电脑,已经卖了 15 天,还剩168 台没有卖,问平均每天卖多少台?(用综合算式来解答) (4分)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