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点和论证方法,重庆市巫山县大昌中学夏国树,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什么是论点?,论点通常是一个陈述性判断语句。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论点在书面上采用什么样的句式?,1、观点必须正确。,论点有哪些要求?,2、论点必须鲜明,3、论点要有新意。,*论点应集中,还应有较强的针对性。,1、看标题,如何找文章的中心论点?,2、看议论文的段,3、找表述论点的标志性词语,、关注论据。看论据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来证明的,如果两个论据是对立着的,那就找对立中的相同点,也能准确地把论点找到。,论点出现前,大多有诸如“启示我们”“告诉我们”“我明白了”“我懂得了”“由此可见”“总
2、之”“综上所述”“所以”因此“等词语,这些就是论点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后面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论点。,论点提出的形式论点提出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通过解释题目来揭示论点。有位同学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样揭示论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言。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吃苦在别人前头,享乐在别人后头。作为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应该具有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有的通过对举出的两种相反的观点比较,揭示论点。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是这样来揭示论点的:“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
3、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有的通过引用与论点密切相关的名言,放在文章开头,进而揭示论点。如顾颉刚怀疑与学问,文章开头用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的话来揭示做学问需要有怀疑精神这个中心论点。有的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来揭示文章的论点。如学问是苦根长出的甜果就是这样提出论点的:每当我们看到累累的硕果,心里就会无比喜悦,但人们要记住一句谚语:“春不种,夏不长,秋不收,冬不尝。”这就是说,累累硕果是靠辛勤劳动得来的。求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奥地利的莫
4、扎特七岁在巴黎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巴西球王贝利十七岁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一举成名;三国时代,十八岁的周瑜当上了东吴都督;初唐的王勃,六岁能文,十八岁就应举及第,开唐初诗歌新风,是勇于革新的闯将。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 。,有志不在年高。 自古英雄出少年。对,我们也可借助于一些现成语言作为我们的论点。通过哪些关键词看出来的?(七岁、十七岁、十八岁、六岁。),班氏父子两代人笔耕不辍,完成了汉书,巴尔扎克以付出一生辛劳为代价创造出了人间喜剧,秦大河穿行南极,杰克汉森靠了一把轮椅周游了全世界。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 。,1、材料中提到了哪些人? (班氏父子、巴尔扎克、秦大河、杰克汉森。)2、都强调了什么? (坚
5、持不懈。)3、从哪些词看出来他们都具有这个特点? (笔耕不辍、付出一生、徒步、一把轮椅。)4、都是坚持不懈。那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什么样的论点呢? (要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 ) 5、还能从其它方面提炼吗? 要成功不但要坚持不懈,还要不计代价,不计付出。/要成功还要自信。6、分析材料时要抓住关键词,若材料中有几件事、几个人还要抓共性内容(板书),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遗楚士。逾时,其父拟
6、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从人、从事多个角度提炼论点。,论点:从学生的角度:浅尝辄止必将导致失败。 学无止境; 学习要有耐心。 学习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 学习中不可盲目自信。扎下根去学习,才能有成果; 浅尝辄止最终会自尝苦果学习应当注意积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学习的规律简单的类推必然导致失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应当尊重老师,重视老师的作用。,从家长的角度:家长对孩子不要听之任之。 家长要关心重视孩子的学习。凡事须先考察研究,不可随便轻信他人家长应信任老师,尊重老师。从教师的角度:教师要讲
7、究教学方法。 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要教会学生知识,但更要教会学习规律。 教育学生,须先端正其态度,墙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1)从正面的角度提出论点。 (2)从反面的角度提出论点。,正面: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不管有多少困难。 失败乃成功之母。 要坦然面对困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怕没有结果,就怕没有过程。也可以用:“只有好过程才有好结果。”成功的奥秘在于坚持不懈的奔向目标。 害怕失败比面对失败更可怕。也可以说“面对失败比面对成功更可贵”。放弃才是最可怕的。 反面:放弃也是一种美。失败后
8、要换个角度思考,不要钻牛角尖。,当我们漫步花园,随处可见小蜜蜂飞来飞去忙着采花。你可知道蜜蜂酿一公斤蜜,需采花百万朵,如花丛距蜂房1.5公里,那蜜蜂就得飞45万公里,几乎等于绕地球12圈。蜜蜂各尽所能,分工合作,终日忙碌,可索取于人类的极少,贡献给人类的极多。根据材料从多个角度提出论点。,(1)从蜜蜂采花酿蜜的行程看,可提出论点 (2)从蜜蜂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的角度,可提出论点 (3)从蜜蜂索取于人类的极少,而贡献给人类的极多的角度,可提出论点 (4)从蜜蜂分工合作,各尽所能的角度,可提出论点,(1)勤劳才有收获; (2)多积累才能多运用; (3)不在乎收获多少都要努力付出。每个人应发挥个人
9、优势,才能得到一己之地。 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集体中要团结一致、目标一致。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通往成功的道路是艰难、遥远的;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论点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也可以用经典的句子来表达。提炼论点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议论文怎样讲道理1、举事例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例是用来议论说理的最为普遍的一种论证方法。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不过,选择论据材料时应注意这几点:第一,论据要真实;第二,论据要典型;第三,论据要
10、充分;第四,论据要新鲜。,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留给明天我们要为明天留下希望的种子。人生中不可能事事如愿,而
11、我们面对苦难,不幸之时只是默默地承受吗?看看林肯的回答吧:他幼年丧母,一生中10次竞选8次失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但他没有丧失希望,仍然乐观地面对每一天,在最后一次竞选中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他留给明天的不仅是黑人的自由,国家的统一,更是他那在任何情况下都充满希望,竭力创造的高贵的人格。我们要为明天留下幸福的源泉。科学界一代泰斗霍金的人生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病魔让他只有手指可以活动,但他从不抱怨命运,而是让幸福的源泉永驻心间。他用感恩的态度面对生活,他留给明天的永远都是幸福的快乐的泉水。,我们要为明天留下精神的财富。屈原为明天留下了爱国豪情,司马迁为明天留下了忍辱负重的勇敢;爱因斯坦为明天留下了自
12、信与乐观的态度,伽利略为明天留下了“地球仍然在转动”的坚持。这些不朽的功勋人物之所以能为历史所铭记,就是因为他们留给明天,留给后人的永世不朽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为明天留下奉献的火种。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奉献了生命,却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火种;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奉献了生命,却留下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火种;共产党人陈然也奉献了生活,却留下了“留得子胥豪情在”的火种。一位位英雄留给明天的不是财富,不是名誉,不是地位,而是他们不朽的奉献精神,这精神犹如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明天的路途。从有限追求无限,从瞬间追求永恒,是人的天性,人们总是希望留给明天很多的东西(天津一考生留给明天),赏析:作者“留
13、给明天”的是:“希望的种子”、“幸福的源泉”、“精神的财富”和“奉献的火种”。在论述这4个方面的内容时,主要采用举例的方法来加以阐述,文中的例子大都高度概括,并且在举例的同时蕴含着说理,这样无形中增强了论证的力量。,排比说理,指用一连串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来一层层地阐释或强调某个问题。议论文中使用排比句式进行议论说理,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增添论证的逻辑力量;能够使内容更集中,说理更深入。,请您不要忘记,南京的30万冤魂;请您不要忘记,东条英机、松井石根,这些杀人的魔鬼,那个叫做靖国神社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被日本首相小泉参拜;同时,我也请您不要忘记,一大批日本律师,为中国的慰安妇幸
14、存者提供法律援助;一个日本老兵,腰间挂着每隔4小时就必须进行处理的人工膀胱,来到卢沟桥,长长跪下。记住日本人的坏,是为了提高警惕;记住日本人的好,是为了时刻冷静。对日本人,牢记历史,面向未来,是我们的出路。( 陕西一考生请您不要忘记)赏析:本文论述的话题是“忘记与铭记”,作者以历史的和现实的素材作为叙事的内容,连用三个“请您不要忘记”,构成排比,在这组排比句中,犹如一个个特写镜头呈现在读者面前,并通过分析,告诉人们应该牢记历史。,2、我奔跑在人生的旅途中,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乐观,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人生的旅途荆棘丛生,但我不怕,因
15、此,我能读懂范仲淹对岳阳楼所赋予的理想,我能了解欧阳修对醉翁亭所寄予的渴望,我更能独自立在史铁生的地坛前高声唱响自己的生命宣言。随后,我依然保鲜梦想,在人生的旅途中一路狂奔。(湖南一考生一路狂奔)赏析:本文论述的话题是“跑的体验”,片段中作者运用排比,通过分项列举,写出了作者“奔跑在人生的旅途中”,一路战胜艰难的曲折心路历程。,分析说理精彩片段赏析导引:分析,就是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议论文中阐述道理,常常离不开分析。使用分析法,能够把作者提出的观点剖析得深入、透彻,令人信服,避免“以叙代议”。,流行文化的声色感受,流行文
16、化的直观刺激,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在当代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它们巧妙地、不失时机地迎合了身心未定的、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它们制造着一种如泡泡糖一般的快乐,我们这一代人从未经历风雨,尚未步出教室,哪里领悟社会的繁杂?尚未经历困苦,哪里体味人世的辛酸?尚未健全自己的文化取向,哪里能知所归趋,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完全束手无策,只得任其摆布。老师讲课,往往拿出一摞书,大谈特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一股脑地灌输给我们经典文化,其实我回到家却去看大话西游,去看日剧韩流,去听后街男孩、孙燕姿。我们欣赏并且喜爱这样的文化,觉得它给我提供快乐,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它们构造了我的情感方式、我的价
17、值观念、我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上海一考生浅析流行文化)赏析:作者把全文的重点放在对流行文化作深层次的剖析上,既分析了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的原因:即流行文化具有“声色感受、直观刺激、绚丽形式”,还能“制造着一种如泡泡糖一般的快乐”,又分析了“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接受流行文化,是因为自身存在着某些弱点,还分析了流行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包括对作者自身)产生的影响。分析得深入、客观。,辩证说理精彩片段赏析导引: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全面审视事物、辨别真伪、判断是非的锐利思想武器,掌握唯物辩证法,能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化。高中生有必要掌握一些辩证说理的基本方法。
18、1、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 (福建一考生张扬与内敛),赏析:作者对“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这个问题的评说,并未偏执一端,而是用辩证的观点去审视事物,指出它们二者之间是“谁也离不开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同时指出了“过于张扬”和“过于内敛”的后果,提倡“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要学会在内敛中
19、张扬自己”。可见作者的唯物辩证法掌握得十分娴熟。,2、入乎其内,才能看清,才能透彻懂得,才能在心中铭刻。出乎其外,才能把握,才能透彻地了解,才能在心中铭刻。我们需要“进去”,也需要“出来”,我们需要在进退间反复构建、描绘,我们也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我们需要“出来”。“出来”不是逃避,不是摆脱,而是宏观上的构建,是遥望,是鸟瞰,是将双眼固定在更高层次上的超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怎样的气度?我们仍需要站在风雨中去挑战,站在潮头去搏击,我们需要“进去”,“进去”不是羁绊,不是桎梏,而是身与心的历练,是智与志的洗礼。这又是怎样的决心!,我们需要“进去”,
20、如同曹雪芹反复揣摩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态;我们需要“出来”,也如同他清楚地知道大观园百态蕴含了封建大家庭的兴衰。我们需要“进去”,如同李大钊同胡适激烈地唇枪舌剑,而要“出来”,也如同他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的曙光。浮云之上,我们需要有大鹏扶摇九天的气概;尘土之间,我们需要有精卫鸟永不放弃的精神。浮云之上,我们看得更远;尘土之中,我们看得更真切。浮云之上,尘土之中是人生是社会,是无穷尽的宇宙,可是,只要掌握“进退”的技巧、“上下”的奥妙,天再高,又怎样?(湖北一考生浮云之上,尘土之中),赏析:本文论述的话题是“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作者准确理解和很好地把握了作文材料,将现实社会芸芸众生的尘世生活理解为“
21、尘土之中”,将远离市嚣的隐逸生活喻之为“浮云之上”,可谓理解深刻、定位准确。段中以辩证的思维,并辅之以曹雪芹、李大钊的事例进一步阐述了自己既主张“入乎其内”又提倡“出乎其外”的认识和见解。,2、对比式: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议论文中常常运用对比法阐述道理。运用此法进行议论说理,能够把事物的优劣、是非、正反等方面区别得清清楚楚,能够使作者把自己的立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观点、情感(爱憎褒贬)等鲜明地表达出来。,这些无愧于党员称号的老革命家的耿耿丹心,可与日月齐辉。那些饱食终日,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所用心,却汲汲于各种不正之风,甚至贪赃
22、枉法,出卖人格,丧尽国格,干出种种令人不齿的勾当的人,在这些襟怀坦荡、鞠躬尽瘁的革命者面前,能不愧死?,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也受到异域的礼赞和膜拜,同时也学习了异域文化。他用的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的是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人民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
23、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山东一考生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赏析:本文论述的话题是“双赢的智慧”。作者将双赢的智慧上升到人伦的高度充分论证,立意是深远的。郑和与哥伦布两个例子形成强烈对比,一个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一个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作者的爱憎褒贬寄寓于强烈的对比之中。,3、类比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 回顾苏联托洛茨基派在一九二三年这一年中反党篡权活动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王张江姚“四人帮”一九七六年在我国
24、进行的篡党夺权活动,在很多方面就是托洛茨基匪帮的故伎重演。在本质上“四人帮”和托洛茨基匪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野心家,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这两个黑帮在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伟大领袖逝世前后,走的是同样的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样的人心丧尽,完全破产的可耻下场。 “四人帮”与托洛茨基派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类比。通过类比,“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得更加清,4、假设式: 看来,所谓“实惠”论,其实是利己主义。如果信奉了这种哲学,就会把革命理想看得一钱不值,一切革命原则都要丧失净尽,一切罪恶都将接踵而至。这种风气蔓延开来,我们
25、的人民事业将是十分危险的。 一些所谓“实惠”者,简言之,钱也。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从钱考虑,有钱的就做,没有钱的就不做,钱多就多做,钱少就少做,那么,一个儿童失足落水,还有谁去救他?我们的祖国一旦遭到侵犯,打一次冲锋,又该给多少钱呢?,5、推论式: 狂风暴雨给航船以磨难,也给了它全新的航向和视野;磨沙坚石给小溪以阻碍,也给了它蜿蜒的身姿和丰富的历程;冰天雪地给梅花以酷寒,却从此炼出它骨子里的一缕奇香。自然折射人,于是人们感悟:孩子经过生活的涤荡才能筑建无限坦途,经过挫折的扶持才会傲然挺立。,6、因果式乐圣贝多芬一生寂寞孤独,可是他却说:“当我最孤独的时候,也就是我最不孤独的时候”。因为他在寂寞
26、孤独之中,才更不得不去把情怀寄托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上,才更有机会去整理他那不平凡的思想和灵感。他的音乐决不是繁华热闹场中的产物。小结:前面说观点,后面说原因。过渡词如:因为,为什么呢。,7、分总、总分式: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8、归谬法 “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上面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其中,除了“归谬法”专用于驳论文章外,其余几种对于立论、驳论文章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