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刘2.ppt

上传人:依依 文档编号:1115371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刘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刘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刘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刘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刘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业中的问题3,1、对于计算题,不需要写出详细的计算步骤,只需设计条理清晰的表格,把计算的过程和计算成果在表格中表达清楚。有特殊说明的地方可在表格中添加备注栏。2、作业中要求划分地面和地下径流,不但要划分径流总量,重点是划分各时段的径流量。即地面和地下径流过程。,第五节 流域汇流分析与计算 降落在流域上的雨水,从流域各处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流域汇流,坡地汇流河网汇流,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直接径流汇流(地面径流),一、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的组成(1)汇流时间:流域各点的地面净雨流达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汇流时间()。(2)等流时面积:将流域上汇流时间相等的点子连成一条曲线

2、,就是等流时线。两条相邻等流时线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F1、F2、F3、.)。,1,2,3,dF1,dF2,dF3,1,2,3,dF1,dF2,dF3,净雨i(t-),设等流时面积dF1上t-时刻形成净雨i(t-)正好在t时刻到达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出口断面流量为:,而流域出口断面t时刻的流量Q(t),是所有等流时面积上在t时刻到达出口断面的流量之和:,dF()对求偏导,有:,流量成因公式,流域汇流曲线,流域净雨过程,流域汇流曲线u(t):等流时线、单位线、瞬时单位线、地貌单位线等。,一个时段净雨,二、等流时线法,F1上一个时段时间内的地面净雨h1会在间汇合成流量,该流量于 时流到流域出口

3、,一个时段 D t()时间内的地面净雨h1在流域出口的径流过程,两个时段净雨,2个时段地面净雨h1 、h2在流域出口的地面径流过程,在流域出口的地面径流过程= h1 、h2各自的流量过程相叠加,三个时段净雨,具体计算方法见下表:,COPY RIGHT 扬大陈平,1、计算公式,j=1,2,n,ri:第i时段净雨强度(h/t),mm/hfi:汇流时间(j-1) t和j t两条等流时线之间的面积,km2qi,i+j-1:在fj上的ri形成的i+j-1时段末出口断面流量,m3/sQk:第k时段末出口断面的流量, m3/s,等流时线法汇流计算算例:,2、净雨历时与流域汇流时间对Q(t),(1)当,时,全

4、部流域面积与部分净雨造峰。,(2)当,=,时,全部流域面上的全部净雨造峰。,(3)当,时,部分面积上的全部净雨造峰。,3、等流时线法缺点,(1)降雨分布不均匀问题未考虑; (2)流速变化问题; (3)河槽调蓄问题。,COPY RIGHT 扬大陈平,三、时段单位线法(一)单位线基本概念 在给定的流域下,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直接)净雨 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接)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 单位净雨量(径流深)一般取为10mm。单位时段t可取1、3、6、12、24h等等,依流域大小而定。,时间h,10mm,流量m3/s,t,(二)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过程,h3q1/10,h3q

5、2/10,h3q3/10,h3q4/10,通用计算公式:,Qii时段末流量值; i=1,2,3,l 流量过程线时段数qi-j+1i-j+1时段末的单位线纵坐标; i-j+1=1,2,3,n 单位线时段数hjj时段末的净雨深; j=1,2,3,m净雨时段数,(三)单位线时段转换 单位线应用时,往往因实际降雨历时和已知单位线的时段长不相符合,不能任意移用; 在对不同流域的单位线进行地区综合时,各流域的单位线也应取相同的时段长才能综合。 例如,降雨记录只有四段制的,即每6小时观测一次,由此可分析得6h单位线,但实际上则需3h的单位线,就要将6小时单位线转换为3小时单位线。最常用的方法是S曲线法。,不

6、同时段单位线的转化换 需要转换的情况:a 应用单位线求流量过程线时,净雨时段与单位线时段不统一。b在对不同流域的单位线进行地区综合时,各流域的单位线也要统一时段。 常采用s曲线进行单位线的时段转换,S曲线的概念,假定流域上净雨持续不断,且每一时段净雨均为一个单位,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 S 曲线。,应用S曲线求不同时段的单位线的实例:,【例】已知:时段t0=6h的单位线,求:时段t=3h的单位线,解: 由t0=6h的单位线,累加求到t0=6h的S(t)曲线将S曲线向右平移t=3h得另一曲线S(t-t), S曲线与S(t-t)曲线各时段末的流量差 S(t)-S(t-t) 组成的流量

7、过程线即为时段t=3h,降雨强度为10/t0的净雨形成的流量过程线。应用倍比假定,有,转换后的单位线为:,t=t0/2=3h,t0,q( t,t )=S(t0)-S( t0 -t) t0/ t时段t=3h,净雨量h=10mm形成的流量过程线,已知时段为t0的单位线,求任意时段t的单位线q(t,t)的通用公式,t0原单位线的时段长S(t)时段长为t0的S曲线纵坐标S(t- t )时段错开t小时的S曲线纵坐标q(t,t)时段为t0的单位线的纵坐标,单位线的应用,已根据多次实测雨洪资料确定出该流域实用的单位线,当流域内降了一场雨后,先采用产流计算方法推求出净雨过程,再用单位线推求出流过程。,(五)单

8、位线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 洪水大小的影响大洪水,流速大,汇流较快,单位线尖瘦,峰高且峰现时间早。小洪水则相反。2. 暴雨中心位置的影响 单位线假定降雨在流域内分布均匀。实际上降雨分布是不均匀的。暴雨中心在上游的洪水,汇流路径长,受流域调蓄作用也大,洪水过程较平缓,单位线也平缓,峰低且峰现时间偏后。若暴雨中心在下游则相反。,三.纳希(瞬时)单位线法:,3,(1),(2),(3),(3),(1),将(1)式代入(3)式得,课堂作业:,某流域的流域面积F=412.2km2,已分析得1997年6月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径流过程及地面流量过程见下表:(1)分析该流域3h10mm净雨单位线;(2)将3h10mm单位线转换为6h10mm单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